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是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共22题,约23930字。

  2019-2020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和平”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之一,它内藏于中国人的灵魂深处,外显于中国人的行为之中。古往今来,“和平”文化元素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表现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宗教等方面,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之中。

  古代中国知识阶层的“和平”理念表现在多方面:其一,“为万世开太平”思想。北宋著名理学家张载认为,知识分子应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关于这四句,有关解释较多。后两句的大意是,士人应继承和弘扬先贤创立的中国独特的学问,为开创千秋万代的太平基业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其二,阴阳和谐思想。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均主张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建立太平的社会。道家著作中的“和”,一般指阴阳和谐、阴阳平衡等。在道家看来,自然界阴阳平衡,就会万物并生、禽兽繁盛。人类社会也一样,阴阳平衡则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否则天灾人祸,民不聊生。其三,兼爱非攻思想。兼爱非攻思想是墨家的重要思想之一,战国时期墨家学派创始人墨子认为,兵器是罪恶之物,战争是凶险之事。战乱祸国殃民,涂炭生灵。因此,墨子反对战争,倡导建立太平社会,只能靠兼爱。只有兼爱才能做到非攻,也只有非攻才能保证兼爱,才能真正实现“天下太平”。其四,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中国古代的兵家是以战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者,他们大多是主张和平,反对战争。春秋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武认为,战争不是目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好的战术。战国时期军事家孙膑也反对战争,主张不得已才用兵。唐代兵家李筌的《太白阴经•贵和篇》讲的更明白:“先王之道,以和为贵;贵和重人,不尚战也。”这些说明古代的兵家多非好战之人,不崇尚战争,正如所谓“自古知兵非好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可以说以农耕文化为主的文化。中国的农民长期定居于一方,以土地为生活的根本,以种植农作物为衣食来源。因此,喜欢和平安定、没有战乱的社会。中国文化是“和平”文化,中国人与西方人不同,爱好和平,不喜欢战争,以战争为例外,对外只有防范之意,无扩张掠夺之心。从古至今,崇尚稳定,追求社会的均衡与和谐。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在,都祈求天下太平;而西方文化是海洋文化,崇尚漂泊冒险精神。有的学者则认为,中国文明是静的文明,西洋文明是动的文明。如李大钊认为:“东人之日常生活,以静为本位,以动为例外;西人之日常生活,以动为本位,以静为例外。”

  和平与战争是人类社会的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一对对立结构。中华文明以农立国,崇尚“和平”,厌恶战争。中国现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钱穆先生认为,中国为“举世惟一的农耕和平文化最优秀之代表”。而现如今,复兴中华民族、建设文明大国,一直以来都是中华儿女的梦想和希望。我们应该继承和平主义的优秀传统,通过一带一路的建设与世界各国构建合作共赢、相互依存的新型国家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实现当代世界的“天下太平”做出新的贡献。

  (摘编自何星亮《中国古代崇尚和平,厌恶战争》)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和平是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之一,和平文化元素表现在古往今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B. 由于中国农民长期定居,以土地为生活根本,以种植农作物为衣食来源,所以害怕战争。

  C. 有学者认为对中国人来说战争并非社会发展的常态,中国人对外只有防范之意,无扩张之心。

  D. 与世界各国构建合作共赢、相互依存的新型国家关系,体现了我国爱好和平的优秀传统。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提出和平乃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理念之一,再阐述其表现形式,追述原因,逐层递进。

  B. 文章按照历史发展顺序阐述和平文化理念的表现,列举各派代表人物的主张,很有说服力。

  C. 文章分析原因时将东西方的文化特点、日常生活进行对比,增强了观点的鲜明性与深刻性。

  D. 文章末段联系现实,论证了和平发展理念的当下意义,使文章更具有时代感与现实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战争是凶险之事,只有做到兼爱,才能做到非攻,真正实现和平,这是中外兵家达成的共识。

  B. 中国兵家一致认为战争不是目的,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战术,兵家本质都是爱好和平的。

  C. 中国文明是静的文明,西洋文明是动的文明,人类的日常生活决定了人类文明的走向。

  D. 一带一路的倡议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则一致,将为当今世界实现和平作出新贡献。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分析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对比辨析,判断正误。本题要求选出“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项,“所以害怕战争”说法不符合原文,原文是“喜欢和平安定、没有战乱的社会”。

  。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程度不断加深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我们谋划发展所要面对的时代潮流。深入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逻辑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引领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

  积极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应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河南省2019-2020学年高三6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