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广安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广安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以下是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广安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广安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22题,约12070字。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神思与想象是分属于中西文学理论的两个不同范畴。二者的义理和内涵之隔表现在许多方面,最为典型的是心理特征和思维特征两个方面。神思的心理特征是虚静,想象的心理特征是记忆;神思的思维特征是超越时空,想象的思维特征是化解、综合。

  然而,神思与想象也有融合、融通的地方。无论如何,神思和想象在中西方各自的语境中都是直觉思维,赞美神思或想象,就是赞美直觉,肯定直觉在文学艺术创作和审美中的重大意义。这是神思和想象之融的一个重要体现。

  神思与想象之融的另一个方面是,它们都是虚构。中西文学理论分别肯定了神思或想象的虚构性。陆机说:“虽离方而遁圆,期穷形而尽相。”(《文赋》)神思的开展是“离方遁圆”的,即离开事物本身去描述这个事物。这个物象是方的,作家不要直接说它是方的,应该离开它的方的形状去说它是方的。同样,那个物象是圆的,也不要直接说它是圆的,应该离开它的圆的形状去说它是圆的。这就是离形得似,也就是陆机所说的“穷形尽相”。刘勰也说:“夫神思方运,万途竞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文心雕龙•神思》)所谓“规矩虚位,刻镂无形”,就是虚构,通过作家的虚构,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有形。文学艺术形象和意象的创造都是”刻镂无形”的结果“离方遁圆”“到镂无形”能够创造出无数艺术形象、艺术意象,保证文学艺术创作生生不息。

  西方对想象的认识一直纠缠着幻想的问题。幻想就是虚构。究竟幻想和想象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西方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黑格尔强调,“不要把想象和纯然被动的幻想混为一事”。即幻想和想象可能是一回事,可能不是一回事,不是一回事的是“纯然被动的幻想”,那种幻想不具有创造性,而想象则具有创造性。克罗齐则不同,他似乎认为幻想是高于想象的,“幻想是创造者,而想象则不是”。无论想象是幻想也好,不是幻想也好,但有一点不能否认,它们都是超越现实的加工创造,且不管它们对现实的改造是剪裁现实本身、添油加醋,或依据现实的逻辑凭虚构象,都带有虚构的成分,对文学艺术创作的作用都非同小可。

  神思和想象之融还表现在情感特征方面,这在中西文学理论中的认识是非常明确的。这是因为,无论中西,文学艺术本身都是情感的产物,它们的主要功能就是表达情感。借助于情感展示人类的生存智慧,传播人文精神。无论神思还是想象都有强烈的情感参与,否则,神思和想象都会失去它们的创造价值。因此,中国古代言说神思的发生,强调“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文赋》),“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文心雕龙•神思》)。在神思的状态下,作家、艺术家以情感观照万物,如此一来,万物才灵动感人,最终实现心物交融。想象也大抵如此。想象之中有强烈的情感奔突,为此,才有浪漫主义诗学对想象义理的深化。康德说,想象力通过一个给予的表象而无意中被置于与知性相一致之中,并由此而唤起了愉快的情感。

  由此可见,神思与想象之融在情感上达成一致。这是中西共同的文心。

  (摘编自李健《“神思”与“想象”的隔和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神思能够超越时空界限,离开事物的本身去描述事物,它的心理特征是虚静。

  B.想象一般借助直觉思维作用于文学艺术的创作,它的思维特征是化解、综合。

  C.黑格尔认为不能混淆想象和幻想,因为想象具有创造性,幻想不具有创造性。

  D.中国古代文论家认为做到心物交融,方能以情感观照万物,进入神思的状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指出神思与想象的隔阂,再分析二者合、融通,与文题中的“隔”与“融相应。

  B.全文侧重释神思和想象之融,论证的三个维度分别是直觉思维、虚构和情感特征。

  C.文章运用引证和比较论证阐明,无论想象与幻想是否等同,二者均含有虚构的成分。

  D.全文采用总分结构,论证中西共同的文心在于神思与想象之融在情感上达成一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神思与想象是分属中西文学理论的两个范畴,虽有相融之处,但不能被混为一事。

  B.要创造艺术形象、艺术意象,保证文学艺术创作生生不息,可以利用神思或想象。

  C.神思是通过虚构把无形的东西写得有形,与“积学以储宝,酌理以富才”并无关联。

  D.无论神思还是想象,如要不失去它们的创造价值,就应该有较为强烈的情感参与。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坚持新发展理念”成为新时代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原则和组成部分。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摘编自《光明日报》评论员《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

  材料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四川省北京师范大学广安实验学校2021届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