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测试(一)语文试卷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测试(一)语文试卷,以下是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测试(一)语文试卷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测试(一)语文试卷

共24题,约17260字。

  长 春 市 第 五 中 学

  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测试(一) 语     文     试    卷

  命题人: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考古研究中发现,在古代,造成人类非正常死亡的原因有很多,很复杂,主要可分为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自然因素一般是指那些剧烈、不可抗拒的自然运动造成的伤害,这在考古发现中也屡见不鲜。最著名的当属罗马庞贝古城遗址和中国青海民和喇家遗址。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人类非正常死亡也有多种类型,最常见的是社会暴力冲突所造成的死亡和社会文化习俗造成的死亡。这些非正常死亡一般会在人类遗骸上留下可观测的痕迹,例如骨折、创伤、骨骼非正常失踪。

  此外,还有一种非正常死亡现象,与自然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可能都有关系,在考古中也很常见,却难以通过遗骸研究得以确认,这就是瘟疫。

  瘟疫考古线索难以发现。瘟疫类型多种多样,引发的原因也各有不同。有的是天气原因造成的,有的因环境破坏加剧了瘟疫的流行,有的是不合格的医疗卫生造成的,有的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具有社会性和自然因素双重属性。也有一些瘟疫的流行与密切接触动物有关,可分为被动性接触和主动性接触。瘟疫在中国史料中早有记载,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中就有关于瘟疫及其治疗的记载。《周礼•天官•冢宰》记载:“疾医掌养万民之疾病,四时皆有疠疾。”《吕氏春秋•季春纪》记载:“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这说明当时对瘟疫的认识已达到了一定水平,认为瘟疫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原因之一是时令之气的不正常,是由“非时之气”造成的。

  瘟疫除了造成人口的非正常大量死亡,还可能造成社会和文化的大动荡和大变迁。历史上人群的大迁徙和文化的交替背后,都可能有瘟疫的影子。许多朝代的更迭和战争的爆发背后都有瘟疫的影响。尽管瘟疫爆发的记载不断出现,造成的后果严重至极,但在考古发现中却鲜有发现和报道。究其原因,除了考古发掘本身具有的偶然性之外,缺乏对考古发现的准确解读也是重要原因。少量的可能与文献记载的瘟疫有关的考古发现,也很少进行多学科对照研究,较少关注古代人类遗骸上体现的古代疾病甚至瘟疫现象。因此,目前不多的有关瘟疫的考古学研究,一般是建立在考古背景、随葬品、葬式葬俗、埋藏学等间接线索上,通过证据链的方式判断遗址形成的可能,甚至这种可能具有唯一性的解释。考古遗址中出现的大量非正常死亡和埋藏现象,可能是一种对生前病患者的隔离方式,也可能是为避免瘟疫的进一步传播而对病逝者采取的措施。我们据此可推测,史前居民在受到瘟疫威胁时,不排除对病患人群或区域进行了隔离。通过隔离、焚烧、迁徙等措施,可能有效控制了瘟疫,也为我们留下了可能与瘟疫相关的考古遗存。

  21世纪以来,科技考古技术不断提高,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技术引入考古研究后,极大提高了我们认识古代人群和社会的能力。2015年,《细胞》杂志报道了生物考古学者的研究,他们在欧亚大陆5000年前的数个遗址的人骨材料中发现了鼠疫的直接证据。这是最直接、最确凿的对古代人类遗骸进行的有关瘟疫研究。相信这种技术会更多地应用于中国考古学,推进中国古代瘟疫的考古学研究。

  (《摘编自王明辉人类战“疫”的考古学思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骨折、创伤、骨骼非正常失踪等可见痕迹是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人类非正常死亡的主要证据。

  B.瘟疫考古较难,引发瘟疫的原因复杂多样,瘟疫的流行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可能都有关系。

  C.经考古发现,造成人口大量非正常死亡的瘟疫是引起社会和文化大动荡、大变迁的直接原因。

  D.为了提高认识古代人群和社会的能力,21世纪以来,我们不断地将科技引入考古学研究之中。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文章先从考古发现的角度分析古代人类非正常死亡的原因,以此引入瘟疫考古确认之难。

  B.文章以罗马庞贝古城遗址为例证明剧烈的自然运动造成的伤害在考古发现中屡见不鲜。

  C.文章引用《周礼》等相关的史料记载论证当时人们对瘟疫的认识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D.文章据考古遗存推测:史前居民受瘟疫威胁时,曾用隔离、焚烧、迁徙等措施控制瘟疫。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具有社会性和自然因素双重属性的瘟疫也有可能是由《吕氏春秋》中记载的“非时之气”造成的。

  B.文字记载中瘟疫频发,后果严重,但考古发掘的偶然性等因素使其在考古发现中很少被发现报道。

  C.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引入会有助于解决我国在古代瘟疫考古学研究当中各方面材料数量不足的问题。

  D.因对瘟疫的考古学研究目前都建立在间接线索上,所以想办法获取有效的直接证据才是当务之急。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耧  车

  李锐

  孙子牵着黄牛走在前,爷爷扶着耧车跟在后。一个七岁,一个七十岁。脚步起伏,山谷里响起叮当叮当的牛铃声,舒缓,从容,悠远得像一个神话的开头。

  下了整天春雨。一夜醒来,太阳把山野晒出一层淡淡的雾气。转眼,薄雾散尽,树丛里跳出连翘花,黄灿灿的像火炬,东一簇西一簇地燃烧着。布谷鸟叫声远远传来,忽隐忽现,老福田看着孙子稚嫩的后背,圆圆的脑袋,心里一阵发软。

  “牛牛,你累吗?累了就歇歇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吉林省长春市第五中学、长春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阶段测试(一)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