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18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18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以下是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18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18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

约22题,约11960字。

  宜宾市普通高中2018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从考古发现与历史研究来看,“中”与“中和”理念应为中华历史文化基因的核心。长期以来,在哲学史、思想史的研究中,对“中”“中和”的研究大多突出“和”而弱化“中”,更有甚者把“中”与“中和”解释为“中庸”。事实上,考古发现显示,“中”与“中和”理念历史久远,其产生与“文明起源”“国家形成”“国家认同”密切相关,应属于“政治文化”范畴。其理念形成的轨迹是由“中”发展为“中和”。“中”与“中和”是中华五千多年不断裂文明中的文化基因,是国家认同的核心思想。

  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在山西襄汾陶寺城址(距今4300—1900年左右)相继发现的两座墓葬,均出土了与“测中”有关的“槷表”遗物。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襄汾陶寺城址是一处古代都城遗址,即可能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上述二墓考古发现“槷表”说明,“中”的理念早在夏商周三代之前已经出现。就目前而言,有关“求中”最早的出土文献是战国时代的清华简《保训》,其中提及“五帝时代”的虞舜“求中”于“鬲茅”……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嵩山周围发现了可能为夏代都城的遗址。继夏之后,商代早期都城均分布在“大嵩山”地区。1963年,陕西宝鸡发现的西周早期青铜器“何尊”铭文“宅兹中或(国)”则是“中国”于“天下之中”的物证。秦汉至唐宋,继承、发展了夏商以来的“择中建都”原则。金朝徙都燕京,开启了中古时代后期元朝与明、清两朝定都北京之先河。

  “择中建宫”是继“择中建都”发展起来的。夏代晚期二里头都邑之中心区又是其“宫城”地区,这应该是“择中建宫”的佐证。……东汉洛阳城、魏晋与北朝洛阳城与唐长安城,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其宫城一般均在都城北部东西居中之地。宫城作为国家政治中枢,居于坐北朝南的都城东西居中位置,无疑是突出宫城的“中”之核心政治地位。在宫城内“择中建殿”,实际上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时代”与“封邦建国时代”都城布局的重大政治区别,这也是国家从以血缘政治与地缘政治结合的“二元政治”发展为以地缘政治为主、血缘政治为辅的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一元政治”的物证。

  从目前已经发现的古代都城城门与宫城宫门遗址来看,夏商周时代的都城及其宫城城门一般为“单门道”;从中国古代都城发展史来看,都城外郭城的四面城墙十二城门均为“一门三道”的“定制”,从汉长安城一直延续至明清北京城;进入中古时期至明清北京城,部分朝代的都城与皇城、宫城之正门出现了“一门五道”的形制,如唐长安城外郭城“明德门”、大明宫“丹凤门”……明清北京城皇城“天安门”。门道数量通过“奇数”的由少到多,“奇数”的“中位”更为“突出”,而“中”则更为凸显。

  从目前考古发现资料来看,汉长安城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城形成四面营建城门、宫门规制的最早都城。都城与宫城的“四门”,象征国家的东西南北“四方”。“四门”相对都城之内的宫城及大朝正殿的“居中”而言,形成二者的“中和”,这种“空间”的“中和”理念,既体现了“中”对“四方”的“公允”“公正”“不偏不倚”,又强化了“四方”对“中”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这种理念,也见于中华历史文化的早期文献记载,《礼记•中庸》:“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历史发展中,古代都城及宫城布局形制所蕴含的“中和”理念被中华大地的各个民族所认同。考古发现与古代文献记载均佐证这一历史。鲜卑民族建立北魏王朝,最终徙都“天地之中”洛阳,继承汉长安城、汉魏洛阳城布局形制,营建北魏洛阳城,使都城的“中”与“中和”理念更为深化,开创了中国古代都城的“三城制”,完善了都城“中轴线”,弘扬了先秦、汉魏都城的宫门门阙形制。考古发现的北魏洛阳城宫城正门——阊阖门遗址布局形制对后代产生深远影响。北方女真族、蒙古族、满族等民族依次建立的金朝、元朝、清朝,承袭了几千年形成的“中”与“中和”理念,深化了国家认同理念。

  (摘编自刘庆柱《“中”与“中和”理念的考古学阐释》)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哲学史、思想史对“中”与“中和”的研究,突出“和”而弱化“中”,甚至将其等同于“中庸”。

  B.襄汾陶寺城址是一处古代都市遗址,经学术界研究认为,该都城遗址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尧都平阳”。

  C.择中“建都”“建宫”“建殿”的发展,说明政治由“封邦建国时代”发展到“中央集权国家时代”。

  D.汉长安城的意义非凡,因为它是中国古代都城,宫城形成四面营建城门、宫门规制的最早都城。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墓葬出土的“槷表”以及铭有“宅兹中或(国)”的“何尊”,是“中国”于“天下之中”的物证。

  B.在阐释“中”与“中和”的发展演变时,既有考古发现,又引用文献,两者相得益彰,令人信服。

  C.文章行文均紧紧围绕“中”与各民族对“中和”的认同来展开,体现了作者较为开阔的学术视野。

  D.文章在论证结构上,通过对比提出观点,依“都”“宫”“殿”“门”顺序阐述,最后小结,思路清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中提到的弱化“中”甚者把“中”解释为“中庸”的观点,可能与儒家思想长期占主流意识有关。

  B.20世纪中期以来的考古发现——古城遗址、青铜器等物证表明,夏商周三代都城均在“大嵩山”地区。

  C.“单门道、一门三道、一门五道”的发展,不只是数量变化,而是突出“中”,凸显“中”的意蕴。

  D.阅读本文,可以让我们知晓“中”的理念及发展演变,还可以强化我们对中国国家文化的认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今天,中国似乎已经在经济上“崛起”,但在公共争论中,不讲逻辑的非理性情绪四处泛滥。甚至有人认为,中国绝大多数公民与逻辑的距离,就是中国与世界现代化的距离。

  《南风窗》就此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

  《南风窗》:不讲逻辑好像是现在中国人的一种“集体无意识”。公共领域的争论,多自立场开始,以人身攻击结束……还有另一种不讲逻辑的方式。大家习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四川省宜宾市普通高中2018级第二次诊断性测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