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模块素养检测试题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模块素养检测试题,以下是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模块素养检测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模块素养检测试题

约14420字。

  模块素养检测

  (150分钟•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今中国正大踏步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上演着一个个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世界为之惊叹喝彩。讲故事是进行国际传播的最佳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关乎国家形象,关乎国际话语权,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要讲好中国故事,应该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发掘中国之美。“欲扬其美,必知美之所在。”五千年薪火相传的中华文明孕育了取之不尽的故事宝藏,不忘初心、砥砺奋进的当代中国喷涌着数不尽的故事源泉。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中国梦征途的蹄疾步稳、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凝结成中国故事的丰富内涵。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立体的中国,就要善用生动精彩的故事,讲清楚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好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创新中国表达。“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创新表达方式至关重要。好的表达,是真实与艺术、内容与形式、“陈情”与“说理”的有机结合。创新我们的表达,赢得世界的倾听,就要认真研究国外不同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当中国表达不断创新,坚持“国际范儿”与“中国味儿”相结合,中国故事就能跨越种族、文化和地域的藩篱,直抵人心,中国形象就能润物无声地融入国外受众的脑海。

  唱响中国和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合唱比独唱更震撼更有气势,和声比单音更动听更有韵味。中国故事的“大合唱”,需要政府部门打好“拍子”、做好引领,统筹协调。媒体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体,新闻发言人、专家学者、文化交流使者和出境人员等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骨干。“领唱”不力则“合唱”不响,“各声部”无声则“和声”难鸣。唯有人人都是故事员,个个都做传播者,中国故事才能讲得气势磅礴,赢得世界更广泛的欢迎和赞誉。

  (选自宣言《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有删改)

  材料二

  从传播学角度看,讲故事也属于一种传播行为,因此,它需要符合传播心理学规律。

  研究证明,在一个富余的信息场域中,受众的选择性很强。选择的范式,既有选择性重视,也有选择性忽视,还有选择性遗忘。故事如果讲得不好,故事中包含的很多信息,在产生传播效果前就已经被忽视、被遗忘了。

  在故事传播中,“人”应该始终占据中心位置。讲好中国故事,实际上,是讲好中国人的故事。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民群众,是各种故事的主人。故事当然要有情节,但更要聚焦人的心灵,人的甘苦冷暖。好的故事不是硬编出来的,而是真实的人生写照。在一个巨变的时代,最不缺乏的就是人的奋斗、人的成功与失败交织的实践,这些实践都贯穿着人的情感。情感是流动的血脉,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更容易让读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在对外传播的大量实践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政治体制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习惯迥异的受众,在接受心理上却有着共同特征:听故事的人最在意,异国的故事与我的生存状态有什么关联?你讲的故事与我的关系体现在什么地方?你讲的故事对我的成长发展有精神上的帮助吗?生存、关系、成长三个英文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为E、R、G,把ERG组合起来并当作提示语,提醒自己在讲中国故事时要重视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

  新世界出版社印行了一本中英文对照的小册子,书名叫《中国关键词》。这本小书能帮助外国人从关键词的角度,理解中国故事中一些必不可少的概念。小时候听广播中的孙敬修讲故事,发现他很注意在讲的过程中,时时解释一些字词句的含义,照顾到小听众跟不上情节的情况。现在我们给外国人讲中国故事,是不是也要学学孙敬修,从听众的认知基础入手,在细微处多下功夫,进而成就讲故事的大家风范?

  (选自江作苏《探索表达规律,

  讲中国故事如何不事倍功半》,有删改)

  材料三

  对外表达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形象和声誉。如果我们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就将会“被别人表达”。

  20世纪90年代,中国文化作为一股风潮席卷世界,“中国符号”成为世界的“商业利器”。比如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全球总票房高达3.043亿美元,《功夫熊猫》更以5.771亿美元的票房,创造了好莱坞动画电影史上的票房奇迹。

  为什么同样的故事我们很难讲到国外去,别人来讲却可以风靡全球?区别在于我们讲花木兰的故事只突出了忠孝,而迪士尼塑造的花木兰,则是一个追求实现自我和男女平等、具有丰富情感的女人。

  要想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我们要清楚应向世界传递怎样的价值观,悉心研究和调整讲故事的策略,提高再创作故事的能力,采用能引起世界共鸣的方式讲述。

  2016年G20峰会上,《最忆是杭州》就是对中国故事的一次成功讲述。

  《最忆是杭州》共有九个节目,其中《采茶舞曲》是由300名身着中国传统服饰的舞蹈演员集体演绎的,“采茶姑娘们”用优美的身姿尽情展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朴实和美丽。在《美丽的爱情传说》中,导演择取“伟大的爱情”这一视角来赞颂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坚贞爱情,通过戏、曲、舞、歌等多种艺术形式,形象表达了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茉莉花》作为最负盛名的中国民歌,其经典旋律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传,是极具代表性和辨识度的东方音乐符号。此次晚会上的《难忘茉莉花》是基于《茉莉花》的一次再创作。这些表演,都恰当地使用了中华传统文化符号,并提取能与世界人民互通、互感的部分,用情感引起国外观众的共振,这就是“情感共振的故事讲述”。

  《最忆是杭州》中来自外国艺术原型的节目也巧妙融入了中国符号。在世界知名的芭蕾舞《天鹅湖》中,导演将西湖的断桥融入其中;《月光》是法国钢琴家德彪西的传世之作,当承载着钢琴和演奏家的平台缓慢地在水面上移动时,背景仍然是断桥。整台晚会采用中西合璧的叙事视角将中国文化进行讲述、传播,向世界传递着人类共通的情感力量,传达着融合共处的美好愿景和中国文化的自信。

  (选自郑英明等的相关文章,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中国之美。中国之美体现在拥有独特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国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善讲精彩生动的故事。

  B.故事的传播心理学规律包括讲有情感有温度的故事,重视受众的心理特征和心理需求,从听众的认知基础入手等。

  C.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和《功夫熊猫》之所以能够风靡全球,是因为这些电影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讲述了中国文化故事。

  D.只有坚持中西合璧,采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才能取得成功。《最忆是杭州》就是典型的成功事例。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我们只有讲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故事,运用创新的表达方式,万众一心,才能赢得世界的广泛赞誉。

  B.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全体中国人的参与,如果作为主体的媒体和新闻发言人等骨干人员无法做好“领唱”,中国故事就无法讲得磅礴有气势。

  C.没有情感,没有温度的故事,一定不能让读者受到感染、产生共鸣。

  D.如果我们不能调整讲故事的策略,就无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3.下列名著中的人物形象,最能直接体现材料二中画线句观点的一项是(3分) (  )

  A.狂人(《呐喊•狂人日记》)

  B.翠翠(《边城》)

  C.桑地亚哥(《老人与海》)

  D.孙少安(《平凡的世界》)

  4.作为中国人,我们为什么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4分)

  5.下面文字选自我国领导人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讲,该演讲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请根据上面三则材料,并结合下面文字,分析该演讲为什么能取得成功。(6分)

  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和法兰西民族的共有禀赋。中国和法国都是有着独特文明的古老国度。以黄河长江和卢瓦尔—罗讷水系为母亲河的两个伟大民族,都曾经长期引领各自所在地区的文明发展进程。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声名远扬的法国思想家们为全人类提供了宝贵精神财富。进入近现代,两国都经历了民族苦难、战火洗礼和对发展模式的艰辛探索,走出了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法都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随波逐流,不随风起舞,积极倡导和致力于多边主义、世界多极化、国际关系民主化。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2020•曲靖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平凡的世界(节选)

  路 遥

  20世纪80年代的第一个春天,中国社会生活开始大面积解冻。广大的国土之上,到处都能听见冰层的断裂声。冬天总不会是永远的。严寒一旦开始消退,万物就会破土而出。

  好啊,春天来了!大地将再一次焕发出活力和生机。但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模块素养检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