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山西省晋中市2021年3月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山西省晋中市2021年3月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以下是山西省晋中市2021年3月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山西省晋中市2021年3月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共22题,约13910字。

  2021年3月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

  语   文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笔迹签字笔写在答题卡上。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一些偏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对外交流比较闭塞,书面文字使用较少,人们通过口传文学这种口耳相传的语言形式,书写着本族群的历史、风俗和人情,以此保存并传承本族群的集体记忆。

  在一个族群中,过去的活动经验只有通过其遗迹(如实物、图像、文献、仪式)才能加以了解。口传文学正是这样一种反映过去经验遗迹的符号体系,它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碎片,是成员之间日常交往事实所构筑的社会情境的真实再现。作为族群文化的象征,民歌、神话等口传文学作品见证了族群社会的历史与变迁,包含着族群的价值、信仰、观念,是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

  一方面,口传文学对族群历史的情境再现,让人们在族群社会的关系结构中找到自己应有的身份。通

  过一个个神话故事、民间歌谣、民间仪式的传播,一段段共同体验与相似情怀在个人与群体中持续累积,代表本族群鲜明特色的集体记忆被自觉与不自觉地保存,并且借助民间权威的力量在族群内部传播。同时,

  这种记忆将本族群世代相传的习俗和思维模式根植于每个成员的内心,成为族群共同的观念、情感和价值

  追求。

  另一方面,承载着族群文化的口传文学作品,让人们在理解过去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的实践参与,促进集体记忆的储存和重建,以促成历史和现实的延续。族群所共有的思维模式在人们的内心始终保持着稳定性和持续性。集体记忆中所共享的群体认知和价值认同在这一过程中得以阐释,这些阐释又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创新。

  口传文学通过创作者对族群过往的回忆,以历史追溯和现实白描的方式,将共同的集体记忆整合成行

  为规范的叙述序列。口传文学将族群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标准,抽象成为推动族群社会发展的规则与范本,并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语言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将个体记忆有效地同化到集体记忆所包含的特定规则体系中。这种浓缩的过去式规则,对于人们当下的行为具有内在约束作用。

  与此同时,口传文学通过面对面的传播方式,将其所表达的秩序与规则进行双向输出。和书面文本单

  向度的意义输出不同的是,口传文学的讲唱者与全体成员既是传播者,又是创作者。在听和讲的过程中,族群的价值认同、秩序规范得到强化,被人们所遵守。

  口传文学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将人伦秩序、伦理道德根植于人们的内心,沉淀成为一套普遍认可的规则体系,在塑造与人为善、团结和睦、相互协助的民族性格中起到了巨大作用。在国家法律不够完善或者定义模糊的情况下,援引口传文学中的民间规范进行案件审理,有利于回应民众心声,满足人民对公平正义的诉求。在特定情况下,司法裁判关注民间规则及特定场域中行动者的行动逻辑,理顺交往事实与法律规定的内生关系,通过司法解释等方式确立民间规则在特定案件中的规范位序,有利于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摘编自苏洁《符号与意义指向,西南少数民族口传文学中的秩序与规范》)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口传文学是书面文字使用较少地区特有的一种文化现象,很好地传承了本族群的集体记忆。

  B.口传文学在构成族群普遍认可的规则体系的基础上,让人伦秩序、伦理道德根植于族群内心。

  C.面对面传播的口传文学是双向输出,在秩序与规则的宣传遵守上比书面文本单向输出效果要好。

  D.反映族群过去经验遗迹的口传文学是一种符号体系。能让人们了解本族群过去的活动经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第一段总括内容,然后从口传文学建构集体记忆、诠释秩序与规则等方面进行论证。

  B.“言语的习俗构成了集体记忆最基本同时又是最稳定的框架”的观点可作为第二段论据。

  C.三、四段从两个角度讨论了“集体记忆如果不随着时代发展创新观点,就会被时代淘汰”的论点。

  D.末段讨论口传文学的重要作用时,用“在……情況下”在特定情况下”等语言使论述更严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口传文学作品因是建构集体记忆的重要载体而见证了族群的变迁,成为族群的文化象征。

  B.口传文学通过对本族群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描述与追忆,唤醒族群成员的集体记忆。

  C.集体记忆能促进族群成员形成对族群价值和规范的认同,有利于维系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D.在法律不完善时合理运用口传文学中的民间规范,有利于维护公序良俗,彰显公平正义。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0年中国住房租赁市场总结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重点监测的19城数据显示,2020年,一线城市中北京的租房需求量为全国第一,其次为上海、深圳、广州;新一线城市中,西部城市租房需求领先,成都居首位,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西部代表城市重庆在新一线中位列第二。

  《报告》指出,2020年,1~2月为年内租房需求最低谷,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山西省晋中市2021年3月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