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湖北省鄂州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

湖北省鄂州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以下是湖北省鄂州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湖北省鄂州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

共23题,约11760字。

  鄂州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

  高 一 语 文

  注意事项:

  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3.选择题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主观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让文物回归故乡,才能完整地呈现其记录历史和传承文明的价值。70年回溯,流失文物的回归之路,见证的正是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走向强起来的伟大历程。

  2019年9月17日,“回归之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流失文物回归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展。公众熟悉却难得一见的《伯远帖》《中秋帖》《五牛图》、秦公晋侯青铜器、龙门石窟佛像等珍贵文物,以及刚刚追索回归的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铜组器,齐聚国家博物馆,向人们讲述“漫漫回家路”。这是我国首次对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成就进行全景式展览。

  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是珍贵的不可再生资源。包括中国在内,希腊、意大利、埃及等文明古国都曾有过文物被大规模劫掠流失的惨痛经历,也从未停歇追讨文物的脚步。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既有的国际公约在追诉时效和强制性上,存在约束力小、执行力弱等问题。面对文物追索,一些“文物流入国”或坚决拒绝,或含糊其辞,抑或找借口搪塞,总之就是不愿归还,哪怕文物被劫掠的历史记录清晰无疑。文物的回归之路虽然布满荆棘,但这条漫长的回家之路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摘编自《湖北日报》《照亮流失文物的回家之路》)

  材料二:

  文物回家,标志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强大和整个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以什么样的方式归来最相宜,以及回到祖国之后又该被如何对待,同样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青铜“虎鏊”为西周晚期文物,是清皇室的旧藏。1860年,它被一名英国军官从圆明园劫走并被其家族收藏。2018年3月,国家文物局注意到一则“西周青铜器‘虎鎣’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虽然通过多种渠道与拍卖机构协商,然而4月11日,“虎鎣”依旧上拍,并以41万英镑成交。令人惊喜的是,十多天后,事情出现了转机,境外买家希望将文物无条件捐赠给中国。

  “虎鎣”被劫走的1860年,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这是与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1931年至1945年日军侵华等时段并列的中国文物流失海外的高峰期。

  当年流失的大批中国文物,有许多近年来出现在拍卖市场,购买成为流失文物回流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流失日本长达80余年的苏轼罕见画迹《木石图》即拍出4.6亿港币,买家为来自中国的机构藏家,这意味着《木石图》重回中国。2011年在法国某拍卖会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人买下清朝宫廷画《乾隆大阅图》第四卷《行阵》,当时这件作品的成交价2 205万欧元刷新了亚洲艺术品在法国的拍卖纪录。

  对于不惜一切代价狂掷重金购买流失文物的做法,业内并不赞同。一方面,“用中国的钱”回购“中国自己的东西”,不利于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文物;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有人利用同胞的爱国心理,抬高中国艺术品的价格。毕竟,海外回流文物并非件件都是珍品、精品,藏家不应盲目迷信。艺术评论家江因风就曾指出,欧美艺术资本炒高中国文物并天价卖给中国,像是在进行另一种意义上的“掠夺”,“当文化自卑被欧美艺术资本巧妙利用的时候,就变成了可悲的结局”。

  不仅如此,很多时候,文物回家仅仅实现了流失文物在物理空间上的回流,而并未真正实现其价值的回归。“许多机构只注重流失文物的投资价值,而完全或部分忽视了流失文物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的研究。”在深圳市博物馆协会副会长吴强华看来,只有摒弃以保值、升值为目标,摒弃以肤浅的拍卖价格进行简单比对的商业诉求,将回到祖国的流失文物纳入学术研究体系中来,才能重新恢复其应有的文化地位。

  流失文物“回家之路”和“归来之后”又该如何,同样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摘编自《文汇报》《流失文物“回家之路”和“归来之后”都值得思考》)

  材料三:

  文物来源于哪里,最终应该回归哪里,现实中不一定有圆满的答案。在流失文物的追索之上,困难重重、步履维艰。除去捐赠,中国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文物收效甚微,主要是因为国际上缺乏流失文物回归的有效机制。尽管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制定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通过了《公约操作指南》,但该公约没有溯及力,对公约生效前流失的文物并不适用。此外,一些“文物流入国”也以各种理由拒不归还。流失海外文物的回家之路,从国际共识到制度建设都存在巨大缺口。

  日前,习近平主席参观雅典卫城博物馆时,有一个细节令人动容。雅典卫城博物馆二层的少女廊柱,其中一个因遭受掠夺而流落海外。仰望凝视之下,希腊总统帕夫洛普洛斯激动地表示:“这些文物流失在外是文明的耻辱,希望它们能早日回家。”习近平主席坚定地回应:“我不仅支持你们,我们还应共同努力。”跨越山海之远,文化之别,在文物保护、文明传承上加强国际合作,为流失文物回归开辟更通畅、有效的国际路径,不仅是中国、希腊等文明古国的责任,更应该是全世界致以人类文明的高度敬意。

  (摘编自《湖北日报》《不断拓宽流失文物回家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是一道世界性难题,文物的回归之路依然布满荆棘,文物追索之路依然迷雾重重。

  B.购买拍卖文物促成了许多文物回流,是流失文物回流最为常见的一种方式,但业内并不赞同这一做法。

  C.材料二紧承材料一中的论题,指出文物回归方式与回归之后又该如何同样值得深思,并解决了相关问题。

  D.材料三认为文物回归之路依然坎坷,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开辟国际路径,并对文物回归充满了坚定的信心。

  2.根据文中所给的三则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物是无言的百科全书,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只有让文物回家,才能完整地呈现其记录历史和传承文明的价值。

  B.文物追索难,既有制度上的问题,也有人为因素,但是不管追索之路多么艰难,都挡不住文物流失国追索的脚步。

  C.对于流失的文物来说,仅仅实现物理空间上的回流还远远不够,我们必须将其纳入学术研究的体系中来,真正实现其价值的回归。

  D.国际上缺乏流失文物回归的有效机制,导致中国通过法律途径追索文物收效甚微,流失文物追索之路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

  3.下列说法中,不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A.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有超过1 0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近年来,陆续追回海外流失文物共30余批次近4000件套。

  B.爱国企业家何鸿燊在拍卖举行前以6 910万港元将马首铜像购得并捐赠国家。

  C.25日,土耳其归还中国的壁画和陶俑都属于中国法律法规禁止出境的文物。

  D.近年我国成功促成许多文物归国,并在博物馆中展示这些曾经远离故土的“游子”。

  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国文物回归之路存在哪些问题?你认为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探索文物回归之路?(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

  神女峰

  舒  婷

  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

  是谁的手突然收回

  紧紧捂住了自己的眼睛

  当人们四散离去,谁

  还站在船尾

  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

  江涛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湖北省鄂州市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高一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