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是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共22题,约25820字。

  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普通常有以“人治”和“法治”相对称,而且认为西洋是法治的社会,我们是“人治”的社会。其实这个对称的说法并不是很清楚的。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统治,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还得靠人来执行。现代论法理的学者中有些极重视人的因素。他们注意到在应用法律于实际情形时,必须经过法官对于法律条文的解释。

  人治和法治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人治是法治的对面,意思应当是“不依法律的统治”了。统治如果是指社会秩序的维持,我们很难想象一个社会的秩序可以不必靠什么力量就可以维持,人和人的关系可以不根据什么规定而自行配合的。如果不根据法律,根据什么呢?望文生义地说来,人治好像是指有权力的人任凭一己之好恶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的意思。我很怀疑这种“人治”是可能发生的。

  所谓人治和法治之别,不在“人”和“法”这两个字上,而是在维持秩序时所用的力量,和所根据的规范的性质。

  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有很多方面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相同的。当然,并不是说乡土社会是“无法无天”,或者说“无需规律”。的确有些人这样想过。返璞回真的老子觉得只要把社区的范围缩小,在鸡犬相闻而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里,社会秩序无需外力来维持,单凭每个人的本能或良知,就能相安无事了。这种想法也并不限于老子。就是现在,全世界的经济已密切相关到成为一体时,美国还有大多数人信奉着古典经济学里的自由竞争的理想,认为在自由竞争下,冥冥之中,自有一双看不见的手,会为人们理出一个合于道德的经济秩序来的。可是乡土社会并不是这种社会,我们可以说这是个“无法”的社会,假如我们把法律限于以国家权力所维持的规则,但是“无法”并不影响这社会的秩序,因为乡土社会是“礼治”的社会。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乡土社会安土重迁,在这种不分秦汉,代代如是的环境里,个人不但可以信任自己的经验,而且同样可以信任前辈的经验。一个在乡土社会里种田的老农所遇着的只是四季的转换,而不是时代变更。愈是经过前代生活中证明有效的,也愈值得保守。于是“言必尧舜”,好古是生活的保障了。

  礼治从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确,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选自费孝通《乡土中国•礼治秩序》,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治是以法律作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力量,因而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自行配合的依据。

  B. 人治是统治者仅以个人的好恶作为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进行统治的一种治理方式。

  C. 礼治是按照历史累积形成的社会公认合适的行为规范来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理方式。

  D. 礼和法律本来没有什么区别,它们都只是一种行为规范,用来规定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三段是文章的引论,通过对“人治”和“法治”概念的辨析,指出了它们的区别所在,为下文分析乡土中国的秩序打下基础。

  B. 第四段以老子小国寡民 社会理想和美国人自由竞争的理想作对比,证明了乡土社会秩序的维持和现代社会秩序的维持是不同的。

  C. 文章后四段作者提出了乡土中国是“礼治”社会的观点,并从维持社会秩序依据的规范和所用的力量两个方面作了具体的阐释。

  D. 全文采用破立结合的论证方法,作者批驳了乡土中国是“人治”社会和乡土社会秩序无需外力维持等现点,进而确立自已的观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和人来执行,可见法治也有人的因素,“法治”和“人治”并不是完全对立的关系。

  B. 不管什么社会都是一个“有法”的社会,只不过“法”并不限于国家权力所维持的法律,而是指人的行为规范。

  C. 社会累积的经验因为有效才值得保守,当维持礼的经验不能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时,礼治也就难以成为可能。

  D. 人们能够主动服从于礼,是因为人的本能和良知让人们对礼产生个人的敬畏感,从而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

  A项,“法治是以法律作为维持社会秩序的力量,因而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自行配合的依据”错,根据第一段“法治的意思并不是说法律本身能维持社会秩序,而是说社会上人和人的关系是根据法律来维持的,法律还得靠权力来支持”,法治用以维持社会秩序的力量应该是国家权力,而不是法律。且人与人的关系依据规范配合,而不是自行配合。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6月25日2时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46颗北斗导航卫星。截至目前,北斗三号已成功发射21颗卫星,包括18颗M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因小巧灵活加之英文简称谐音而被网友称为“萌星”;1颗GEO卫星,这一轨道的卫星被北斗人称为“吉星”;以及两颗IGSO卫星,被北斗人称为“爱星”。

  “萌星”是全球组网的主力,不辞辛劳地绕着地球满场跑,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江苏省启东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性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