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甘肃省2020年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甘肃省2020年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以下是甘肃省2020年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甘肃省2020年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约22070字。

  甘肃省2020年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社会走向现代的路途中,先进的青年知识者大都经历过从乡村到都市或从中国向西方的迁移。这种迁移既是空间意义上的背井离乡,也是生存方式的重大变异。当个体的生命经验常常与生存环境相分离时,当自己的言说方式常常与意欲言说的内容相背离时,这些青年知识者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文化之根,并产生强烈的寻根冲动。可以说,正是这种寻根冲动,催生了鲁迅对乡土书写的兴趣。

  鲁迅乡土书写的独特之处,首先体现在对乡村信仰的关注和重视。他从立人的目标出发,高度评价了宗教信仰对于民众精神生活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乡村宗教与农人赛会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前者是后者的根基,后者是前者的形式。鲁迅小说中对乡村赛会的肯定、赞美和亲切感,无疑来自童年和少年时代的生命经验,是对自我文化之根的自觉体认。在他看来,那些依傍土地生活的农民,虽然没有受过教育但由于有信仰,哪怕其信仰是迷信,也有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做祭祀,演社戏,办赛会,都是农人生活中的乐事,是精神向上的体现。所以,鲁迅写祥林嫂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工钱拿去捐门槛,之后就像脱去久久缠身的枷锁一样,满心的轻松,“神气很舒畅,眼光也分外有神”。正是有了这份真正的敬畏,那些辗转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农人才能在黑暗的日子里看到一丝光明,得到一些慰安。

  其次,鲁迅把乡土风景的发现与自己心中的人文理念融合在一起。鲁迅关于风景的思考不是停留在一般意义上的风景,而是特别关注地方色彩——不仅能够生动逼真地传达出故乡风物的特征,而且能够让读者在这种风物特征中感知其具有的独特的文化意味。譬如小说《风波》中对故乡傍晚土场上风景的精细描写,不仅在于再现乡村生活的细节,更是为了生动地显示中国小农经济生产模式下农人日常的生活状态及其与国民根性之间的密切关系。尤其应该指出的是,鲁迅对当下或记忆中的故乡风景的描写,有一个聚焦点,即从通常被人认为柔美的江南风景中发现力的美。这正是鲁迅以“惯于北方的眼睛”对于儿时故乡风景的充满激情且具有创造力的凝视,也是鲁迅精神中的寻根冲动在创作中的显现。

  第三,鲁迅通过对乡土颓败的生命感知,写20世纪初期中国乡村农民破产颓败、农民生活“朝着无产的路上恶化”的历史趋势。乡村的凋敝破败,不仅刺激着鲁迅对农民命运的强烈关注,而且对作家的乡心也构成沉重的压迫。因为故乡的风物不再,人事日非,导致作家对故乡印象的日渐模糊,而由此产生的焦虑在本质上乃是作家对自我生命之根日渐萎缩的恐惧。

  鲁迅的乡土书写,既有自我之根的触摸,也有民族之根的探寻。自我之根的探寻是个体性的,浸透着个人的生命秘密;民族之根的探寻是公共性的,体现着一个时代精神反思的使命。鲁迅的贡献在于,他天才般地将一个文学家的自我之根与民族之根融合在一起,使其乡土书写充满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喜的发现,既为认识20世纪上半叶中国乡村现状提供了重要的参照,同时也为“乡土”这一文学母题的发展做出了属于自己同时也属于民族的独特贡献。

  (摘编自谭桂林《乡土与寻根——论鲁迅对乡村的发现》)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走出乡村的中国的青年知识者,在迁移中可能遇到背井离乡和生存方式变异的问题。

  B.做祭祀、演社戏、办赛会这些看似迷信的活动,在鲁迅看来是农人信仰寄托所在处。

  C.鲁迅认为对风景的描写,不但要突出风景的地方色彩还要体现独特的地方文化意味。

  D.鲁迅的乡土书写中,既有对个人生命秘密的探寻,也有对一个时代精神的探寻与反思。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论证寻根冲动下鲁迅在乡土书写中的一些独特的发现。

  B.文章从乡村信仰、乡土风景、乡村现状等方面,讨论了鲁迅在乡土书写中的独特之处。

  C.文章以《风波》中故乡傍晚土场风景的描写为例,论证鲁迅对于乡土风景书写的思考。

  D.文章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青年知识者迁移为前提论述了寻根冲动与乡土书写的关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个体的生命经验与生存环境的分离所带来的精神困境,使得先进的青年知识者产生了寻根的冲动和行动。

  B.鲁迅描写江南故乡风景的柔美时,总能从中发现力之美,可见他迁移北方后不再喜欢江南的柔弱之美。

  C.鲁迅小说《故乡》中乡村颓败、风物不再的描写,透露出作者因儿时故乡记忆不再而产生的焦虑悲观情绪。

  D.鲁迅对于现代文学的贡献,部分来自于他将自我之根与民族之根融合在一起,创作的乡土题材的作品。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词语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据。

  【解答】(1)A.“走出乡村的”范围缩小,第一段为“从乡村到都市或从中国向西方的迁移”。

  (2)A.“先提出问题,后分析问题”错误,应该是“先提出中心论点,后加以论证”。

  (3)A.“个体的生命经验与生存环境的分离所带来的精神困境”理解错误,第一段为“当个体的生命经验常常与生存环境相分离时,当自己的言说方式常常与意欲言说的内容相背离时,这些青年知识者

  【点评】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方法,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气候问题作为新安全议题进入全球治理的视野,各国开启了多轮谈判议程,从“京都时代”(1991-2012年)、“哥本哈根时代”(2012-2020年)到“巴黎时代”(2020年以后),已经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京都议定书》(1997年)“巴厘路线图决议”(2007年)和《巴黎气候协定》(2015年)等多个国际机制。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目前全球政治经济及温室气体排放形势已发生显著变化,全球气候治理内部体系也正经历着持续演化,中国治理身份也在逐渐发生转变,从《京都议定书》时期的“被动参与的发展中国家”,到“巴厘岛路线图”时期的“谨慎负责的发展中国家”,再到巴黎时期“积极贡献的新兴大国”,表现出越来越积极地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姿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甘肃省2020年第一次高考诊断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