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本部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本部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以下是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本部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本部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22题,约14110字。

  黄陵中学2020-202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本部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150分钟,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习总书记指出,“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在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推进社会向上向善力量的形成,是人有德而立、国有德而兴的基础。

  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构建与推进要通过善文化在“个人——家庭——社会”的内化与践行。首先,善是为人之本。孟子作为传统善文化的奠基者及推进者,提出了“四端说”,他强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体悟并践行“良知”是个体道德修为的基础。

  ③其次,善是知行合一的根本要求。中国传统善文化要求“仁者爱人”,要“泛爱众”:行为上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能做到“民胞物与”,以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为追求。仁爱主义是集体主义的基础,与邻为善,互利共生,构成了交往的和平主义价值理念。仁爱主义、集体主义、和平主义是善文化谋求人类共同生存、命运一体的道德价值观。

  ④再次,善的培育、实践的第一场所在家庭。中国传统善文化培育与践行的根本是家国一体,“孝”“忠”合一。儒家认为:“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德之本、教之源。对父母、先祖的爱、养、畏、敬,及对兄长的尊敬、友爱,是孝悌文化的基础。要将感恩、敬畏、奉献、责任等基本道德意识、情感、价值作为家教、家风的内涵培育下一代,谋求个人善行与社会善行在价值观上的一体性,追求与实现家庭之善和国家之善在道德践行上的一致性。

  ⑤最后,善是人实现“天人合一”、追求永恒的信念维系。中国在文明的“轴心”时代,已经奠基了天、地、人是同源相生、同道相存、同场相在的共同体的信念。所谓“黄天元素,唯德是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中的“道”、“天(理)”往往与人的善心、良心相通相连。儒家认为,良知即天理。在现实生活中,《周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佛教的因果报应论,道教的“承负”果报论等使中国人有了善恶报应的善信念观,致力于在现实社会谋求“立德”以成就“不朽”。千百年来,善成为中国人成长发展的立身之基、修身之要,追求永恒的信念维系。《中庸》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亦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根本是觉悟善性、安践善性。

  ⑥中国传统善文化的构建与普遍性、持续性传播、承继。促进并形成了中国人向善的自觉性。奠基起中华民族的善文化基因、精神基因、信仰基因,成为民族向上、向善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营造社会善文化的良好氛围,构筑社会善的规范体系,培育社会善的信念,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是当前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将民族善文化基因发展延续,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摘编自王永智《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1.下列关于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孟子之所以提出了四端说,是因为其认为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

  B.因果报应论与道教的“承负”果报论等使中国人致力于在现实社会中谋求立德以成就不朽。

  C.仁爱主义、集体主义及和平主义呈并列关系,是善文化谋求人类共同生存的道德价值观。

  D.将中国传统善文化基因发展延续,具有增强文化自信与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双意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取总分总的结构,主要论述了中国传统善文化的构建与普遍性、持续性传播与承继。

  B.文章主要采取了道理论证,特别是对文化典籍的引用,使文章既有理论高度,又有文化底蕴。

  C.文章详略得当,详写善文化的当今社会意义,略写其在“个人——家庭——社会”的内化与践行。

  D.文章首尾两段都联系现实,指出善文化对国家发展的积极作用,体现了立足当下的创作意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推进社会向上向善力量的形成,是个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B.家庭是培育与践行善文化的重要场所,家庭教育要注重培育下一代感恩、责任等基本道德意识。

  C.“天道无亲,常与善人”等信念,对于今天我们营造社会善文化的良好氛围仍有重要现实意义。

  D.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可看出,当时的人们都有了善恶报应的善信念观,都积极实践善性。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相比于西方国家广泛流行的分餐制,中国人更习惯聚餐。其实,中国人一开始也采取的是分餐制。

  《史记》所载的“鸿门宴”故事,就是分餐制的形式。刘邦一行登门拜会,项羽留刘邦等人吃饭,席间,项羽、范增、项伯、刘邦、张良等人分坐于不同方位,这正是分餐制的典型场景。如果他们几个人围着一个桌子吃饭,项庄也就不可能通过舞剑的方式去杀刘邦了,因为那样做项羽也会有危险。

  不仅史书记载如此,大量考古发掘出土的实物也证明是这样的。山东诸城出土的前凉“髡刑图”画像砖,体现了汉代人用餐的场景。图中官吏列坐,一人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陕西省延安市黄陵中学2020-2021年学年度第一学期本部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