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弋阳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入学联考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弋阳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入学联考考试语文试题,以下是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弋阳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入学联考考试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弋阳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入学联考考试语文试题

共22题,约13000字。

  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入学联考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150分钟   总分: 150分   出卷人:   审卷人:

  (请将答案按要求填写至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认识,大概始于夏、商时期。从西周时起,“天”的概念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天命、天神,一种是自然界的天体。以《周易》的经文为例,其中有些对“天”的理解是指自然的天体、天象,但多数是关于天命、天神的记载。至于西周时的重要政治文献《尚书》,其中“天命”一词比比皆是。这种状况到春秋时期才发生变化,出现了重人事而轻天道的观点。思想上的这种变化,首先见于兵家著作。齐国军事家孙武在《孙子兵法》中首次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他说的“天时”,指阴阳、四时等自然现象:“地利”指路途远近、形势险易、环境利弊等方面;“人和”指得民心、上下同心同德。《孙子兵法》认为,军事家运用好这三个方面,才能取得战争胜利。

  战国中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认为,天时、地利与人和这三者缺一不可,而人和最为重要。战国时的兵家著作《尉缭子》也认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末期道家的《十大经》把知人事作为知天时、地利的中心环节。由此可见,我国古代重人事轻天道的理论来源于战争实践,同时又能提升到理论的高度予以总结,因此不是思想家们空想的产物。

  孟子之后的大儒荀子提出的天人之学则认为,在天人合一之前先要有天人相分的观点,这和天命决定论大异其趣,将古代的天人之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荀子本着孔子的思路,寻求“和”而否定“同”。“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建立在事物相互区别的基础上;而“同”是排除矛盾的一致,是没有生命力的单一。荀子探讨天人之学的名篇《天论》,把这个道理阐发得深刻而清晰。荀子在《天论》中写下了一段关于加强农业生产的文字:“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养备而动时,则天不能病。修(循)道而不贰,则天不能祸。”认为抓住农业这个根本,厉行节约,天就不能使人贫困;有充分的养生之资,并按照季节开展农事,天就不会使人困顿;遵循农业生产本身的法则而行动,天也不能使人遭到祸患。可见,人在自然面前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他又说,“错人而思天,则失万物之情”,如果看不到人的作用,只是祈求天的恩赐,就和天人关系的真实情况相背离。基于上述分析,荀子认为:“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意思是说,只有深刻认识了天人之分的内涵,才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色。中华文化以人为核心进行探索,才产生了天人之学、变易之学,构建了内容丰富的理论体系。在这方面,荀子关于天人既相分又相合的理论,在中华思想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东汉的王充、唐代的刘禹锡和柳宗元等都在这个重大课题上作出了贡献。历史上的宋、元、明、清时期,由于本土和外域文化的交流交锋文融,产生了新的思想课题,但天人之学在这个时期并没有失去它的光泽,只是变换了形式。

  (摘编自《从天人之学看中华文化特色》,有删改)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孙子兵法》提出天时、地利、人和的理念,这表明我国对“天”的认识有了新的变化,有思想家开始重人事而轻天道。

  B.“人和”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战国时孟子的论述中,另外,在兵家著作《尉缭子》、道家的《十大经》中也能够得到验证。

  C.荀子探讨天人之学的名篇《天论》,把“在天人合一之前先要有天人相分”道理阐发得深刻清晰,指出人对于自然的作用。

  D.宋、元、明、清时期,荀子天人既相分又相合的理论,仍然占有主导地位,其理论内涵没有什么变化,只是变换了形式。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按照时代发展的顺序,论述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人之学认识的历史。

  B.文章分析了孟子对“人和”的理解,重点论述了荀子的天人之学的理念。

  C.文章列举儒家、兵家、道家的观点,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手法,说理透彻。

  D.文章引用《天论》中相关语句,目的在于论证荀子关于天人相分的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我国古代思想家对“天”的认识,起初是更倾向于“天”的作用;后来,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B.“天时地利人和”的思想不是空想的产物,因此,我国古代重人事轻天道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并且能提升到理论的高度。

  C.只是祈求天的恩赐,但却看不到人的作用,就和天人关系的真实情况相背离,而能认识了天人之分的人,才是了不起的。

  D.中华文化强调人的地位与作用,以人为核心进行探索,产生了天人之学,其中荀子的天人既相分又相合的理论影响深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从2020年春节后至今,“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正成为学生们的“新常态”。由此,线上教育市场也迎来了发展的小高峰,从以前的“配菜”变为疫情期间的“主菜”。

  线上教育因为新冠疫情带来的快速发展势头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疫情终将过去,退潮之后谁在裸泳是关键。能否抓住疫情窗口期巩固流量红利带来的客户数量、培育和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铅山一中、弋阳一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入学联考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