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2019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2019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以下是黑龙江省大庆一中2019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黑龙江省大庆一中2019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共23题,约14700字。

  大庆一中2019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希腊的柏拉图曾试图给“美”下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美是有用的”“美是恰当的”“美乃视觉和听觉所生的快感”等。一次次对美的概念的界定,乍看恰当,再品又觉片面,经反复推敲又一再推翻,周而复始,最终柏拉图找不出准确的语言定义“美”,只能无奈地概括为:“美是难的”。

  关于美,不应悬置在一个孤立静止的语境中谈其本质、属性及内在关系,更不能机械地认定“美是客观的”或者“审美是主观的”,否则永远跳不出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

  美究竟是什么?美是客观的吗?美乃人类对世界的意象感知。因美在感知中,毕加索曾说:“我是依我所想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美亦在“情景”中,正如庄子所言:“非彼无我,非我无所取。”人与“情景”互生互存,交融亲和,“情景”并非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实在,而人也非独立于宇宙之外的所谓主体。因此,当人与天、地融为一体时,在恰当的“情景”中,美即闪现出来。

  美在感知中,亦在情景中。美属于一种意象,而审美是种境界。所谓“意”,即人的精神维度观照的意象思维,当美在“意”中,人可感知到模糊的、不确定的、稍纵即逝的、瞬息万变的抽象之美,诸如观念艺术、互动艺术、虚拟艺术等艺术样式借助抽象之意与受众发生关系。所谓“象”,即“情景”的物理维度观照的具象思维,当美在“象”中,艺术家可捕捉到可视、可听、可触、可品的形象之美,造型艺术、影像艺术、戏剧艺术等在“象”中与受众产生共鸣。可见,美具有“意”和“象”的双向性,当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闪现,艺术家便进入“物我两忘”的创作之境。

  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而审美价值存在于——人、艺术作品和宇宙——艺术三要素之中,当三者在一个共同的维度,且美在意象之中流动并引发情感共鸣,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郑板桥的“三竹说”反映了艺术创造中人、自然和作品之间的这种审美互动。美的闪现,美的感知,美的捕捉,美的体悟,皆在“物化”的意象中完成,并且通过艺术家之手,以笔墨的形式落实到纸面上。当美在“意”中,美是流动的、不确定的、难以捕捉的,它需要艺术家和宇宙的情感交流和精神感应,将抽象之美在意念中不断强化,通过艺术家个人的审美行为,将无形之“美”落实成“象”,使之成为有形之态。可见,情感性的意象思维贯穿于艺术创造、艺术表现和艺术欣赏的全过程,而艺术作品承载着将意象思维转化成形象思维,将无形之美转化为有形之美的价值属性。

  判断艺术作品审美价值的标准是错综复杂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存在层次上的差异,有高低之分,有雅俗之别。标准难以统一并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说:“审美经验揭示了人类与世界的最深刻和最亲密的关系。”在这个意义上,立足中国文化,以中华美学传统为核心,汲取中西美学精华,让中华美学精神在今天释放其巨大的包容力和生命力,既应和时代的呼唤,也契合国人美好的精神需求。

  (摘编自王可《美在意象》)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柏拉图曾多次给“美”下定义,又都被自己推翻了,最后才找到一个永恒完整的定义。

  B.人、艺术作品和宇宙三者处在一个共同的维度时,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便能真正得以实现。

  C.艺术家创作时的情感越深,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就越大。

  D.抽象之美要通过艺术家的审美活动,转化为有形之态,才有可能成为艺术作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头从柏拉图给“美”下定义谈起,引出后文关于认识“美”应该采用的正确方法的论述。

  B.论述“美属于一种意象”时,分别对“意”和“象”进行诠释,便于读者把握美的含义。

  C.文章第五段用郑板桥“三竹说”的创作理论,论证了艺术作品的价值贵在情感。

  D.与重视中华美学精神的现实意义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对美的本质做了新的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于美,应该用联系、运动的观点去看待,不能用二元对立的逻辑思维定式和理论模式去分析。

  B.在发现美的时候,人不是独立于景之外的,景也不是独立在人之外的,人与景是融为一体的。

  C. 一般人都能感知到模糊的、不确定的、稍纵即逝的、瞬息万变的抽象之美。

  D.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因不同的标准有高低、雅俗之分,但这不会弱化审美的重要性。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补天

  鲁迅

  粉红的天空中,曲曲折折的漂着许多条石绿色的浮云,天边的血红的云彩里有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如流动的金球包在荒古的熔岩中。地上都嫩绿了,便是不很换叶的松柏也显得格外的娇嫩。桃红和青白色的斗大的杂花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黑龙江省大庆一中2019级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