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是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约29120字。

  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在答题卡和答题卷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位号后两位。

  2.答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作图题可先用铅笔在答题卷规定的位置绘出,确认后再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描清楚。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本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务必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费孝通早年在《乡土中国》一书中针对中国乡村结构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即每一家以自己的地位作为中心,在其周围划出一个圈子,这个圈子的大小要依着中心势力的厚薄而定。差序格局具有大传统和小传统的双重属性:前者以克己主义为内核,表达儒家道德理想;后者以自我主义为内核,践行在绝大多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克己主义的道德理想和自我主义的道德实践,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大小传统。

  费孝通提出差序格局的旨趣,与其说是刻画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毋宁在于以现代西方为他者,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并呈现中国传统与西方现代性之间的深刻紧张。费孝通理性意识到,西力东侵、西学东渐的世界大势决定了中国再也不可能独立于现代化洪流之外,然而中国的社会转型既不是西方社会制度的直接转渡,也不仅是传统的平衡受到了干扰而已。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决定了社会变迁决非一个彻底告别传统、辞旧迎新的过程,而是一个建立在社会自身演化的内在逻辑之上的过程,一个传统与现代相互角力和冲突的过程。中国文化的大传统与小传统在相容相克中蕴育出深刻的张力,这种张力决定了中国社会转型既不可能通过移植西方社会制度来完成,也不可能内生出独立的动力机制。

  费孝通终其一生都在探究和追问一个根本问题,即在中国现代转型过程中怎样找到传统与现代之间的接榫之处和契洽之点,如何在传统与现代之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正是由于这一问题意识,费孝通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既没有沦为激进主义,也没有滑向保守主义,而是在探究中国文化的二重性中表达他对充满曲折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中国社会转型的深切忧思。

  近代以来,无论是戊戌年间的维新主义者,抑或五四时代的自由主又者,均将中国的文化 传统视为“现代化”的最大敌人。在思想上选择了“往而不返”的激进倾向,且一波比一波更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假设,即只有破除一分“传统”,才能获得一分“现代化”。在百余年的反传统和现代化过程中,大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遭到工具理性的解构,而小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在权力与资本的共谋机制中被不断地再生产。小传统意义上的差序格局深深地嵌入到中国现代性之中。并成为中国现代性的萌发、生成和扩展的资源、规则和逻辑。大传统与小传统 间张力的消弭,在为现代性的生成和扩展开拓空间的同时,也很大程度地刺激了社会成员的工具理性和自我主义的扩张。个体道德性处于快速衰退的态势,社会秩序也遭遇极大的危机。

  目睹这一情势。“志在富民”的费孝通到了晚年,谈的最多的不再是“富民”问题,而是“富 了之后怎么办”的问题。在他看来,前者是“生态”问题,而后者则是“心态”问题。说到底,”心态”问题是人与人之间道义关系的问题,是利害关系失去道德约束而衍生出来的问题。费 孝通认为,道义秩序的重建和“心态”问题的解决只能从儒家文化中寻找精神资源。这一认识,既来自费孝通对西方文明弊病的深刻洞察,也源于他近一个世纪的现代性体验。费孝通晚年力倡文化自觉,希望在传统与现代、中学与西学之间保持富有张力的平衡,而不是走向西化或复旧。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思想正是其文化自觉的生动实践。

  (摘编自陈占江《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二重性》)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费孝通认为中国乡村以每个家庭为中心,依其势力划出大小不同的圈子。

  B.差序格局能映照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也有助于解释中国人的行动逻辑。

  C.儒家道德理想和日常道德实践蕴育而生的张力,影响了中国社会的转型。

  D.中国文化大小传统百余年来的不均衡发展,给社会秩序带来巨大的冲击。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紧扣题意,首先诠释差序格局的概念,然后分析其双重属性的具体内涵。

  B.第二段立足世界大势和中国文化特性,指出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然性和复杂性。

  C.第四段以差序格局被解构为依据,批判近现代激进倾向,体现以史为鉴的思想。

  D.末段从费孝通角度指出,要解决“心态”问题,应将儒家文化作为唯一精神资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差序格局概念可用于研究中国乡村结构,也可用于分析传统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

  B.中国现代转型难以找到传统与现化的接榫之处,是因为其过程曲折艰巨和复杂。

  C.中国现代化过程中工具理性和自我主义扩张的积极意义,在于实现了“富民”目标。

  D.费孝通的文化自觉与自身现化性体验有关,《乡土中国》是他力倡文化自觉的体现。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

  依据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地表水可依次划分为五类。其中一至三类为合格饮用水水源;四类为轻度至重度污染水质,人体不能直接接触;五类及以上基本上已无使用功能。2016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1940个国考断面中,一至三类水质点为1316个,占67.8%。但是,全国600多个城市中目前大约一半的城市缺水;90%的城市水域污染严重,水污染的恶化更使城市水短缺雪上加霜。对我国118个大中城市的地下水调查也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重度污染约占40%。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安徽省合肥市2020年高三第三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