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以下是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共23题,约33120字。

  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试题卷共10页,有四道大题,共23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和该试题卷的封面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室号和座位号;

  3、必须在答题卡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答题时,请考生注意各大题题号后面的答题提示;

  5、请勿折叠答题卡,保持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卡面清洁。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经过几代考古人接续奋斗,我国考古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延伸了历史轴线,增强了历史信度,丰富了历史内涵,活化了历史场景。

  一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实证了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最新考古成果表明,我国是东方人类的故乡,同非洲并列人类起源最早之地;北京猿人在50万年前就发明人工用火术,为全球最早之一。

  二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充分说明,我国在新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铁器时代等各个时代的古代文明发展成就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先民在培育农作物、驯化野生动物、寻医问药、观天文察地理、制造工具、创立文字、发现和发明科技、建设村落、营造都市、建构和治理国家、创造和发展文化艺术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

  三是考古发现展示了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自古延续至今、从未中断的文明。长期以来,中华文明同世界其他文明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向世界贡献了深刻的思想体系、丰富的科技文化艺术成果、独特的制度创造,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

  (摘自习近平《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传播,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认识中华文明取得的灿烂成就,认识中华文明对人类文明的重大贡献,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把脉历史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存在着何种关联?

  “民族的凝聚力首先是文化凝聚力,文化的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韩毓海在采访中告诉记者,一个民族知道自己的来路很重要,考古学恰恰解决了我们中华文明从哪里来的疑问,经过层层“抽丝剥茧”,为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提供了充分证明。正是出于对文化的认同,才进一步塑造出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中华民族得以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进而形成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

  尹韵公表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是文化之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经久不衰,历史文化遗产正是培育文化自信的资源。充分挖掘这一宝贵财富背后的文化价值,将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华文明的精髓,更有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

  中华文明不仅增强民族凝聚力、自豪感,提升了民族自信,也深刻影响着世界。钟君谈到,所有的考古学成就都是全人类的文明成果。中国的考古学本身就有着深深的文化交流印记,中国的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展示和交流也是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窗口。考古学走向世界,也必然能够为缤纷多彩的世界文明书写靓丽的一笔,也能够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提供更深沉持久的动力。

  “从古到今,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虽处于不同空间,但总能在相同的时间轴线上相遇相融,实现互通有无、交流借鉴。”尹韵公表示,当前,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如何在世界舞台上讲好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华民族精神,如何让中华文明在世界面前展示出辉煌灿烂的一面,是摆在历史文化研究工作者面前的现实课题。

  韩毓海认为,中华文明能够以海纳百川的广阔胸襟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同时,中华文明也在不断向世界输出文化精粹。新时代新机遇,当此之时,随着考古工作取得世人瞩目的新成就,更应趁热打铁,做好理论支持,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创造良好条件。

  (选摘自人民网理论频道)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气派的考古学”,引发我们深思:考古学的中国气派究竟是什么?我们认为,考古学的中国气派应该是一种宏大的气魄与气度,更可以理解为一种宽广的胸怀与情怀。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考古学的中国气派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气派。中国考古学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格局与高站位,其气派与胸怀的特点应该是立意高远、博大精深、集成创新、有容乃大。

  中国考古因立足中国推动世界文明历史的探索而立意高远,因探索人类命运共同体形成与发展的规律而博大精深。集成创新,就是集成国内外相关理论,使中国考古学理论不断完善、迭代与创新。有容乃大,就是摒弃门户之见,兼收并蓄国内外优秀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观点甚至视角,将“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与规律的考古探索做大做强。

  (选摘自何驽《中国考古学的特色、风格与气派》)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国考古发现的重大成就充分说明:铁器时代之前的各个时代的文明发展成就走在世界前列,各个领域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

  B.我国考古发现可以得到实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她深刻影响了世界文明进程,她对世界文明有重大贡献。

  C.我国还有很长的考古路要走:研究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和民族精神的方法,探寻在世界面前展示出中华文明辉煌一面的途径。

  D.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主要体现:摒弃门户之见,兼收并蓄国内外优秀的考古学理论、方法与观点甚至视角,其实就是“有容乃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阐述了我国考古工作取得的重大成就,论证结构是严格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的并列式结构。

  B.材料二论述了“把脉历史文化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存在着关联”,从国际到国内具体阐述关联性。

  C.材料二主要采用了引用论证的方法,引用被采访者的话语或观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和权威性。

  D.材料三主要阐述了中国考古学的气派,应有大格局、高站位,积极回应了习总书记提出的观点。

  3.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的观点(   )(3分)

  A.“河洛古国”遗址发现了国宝级的文物——一只用野猪獠牙雕刻的、正在吐丝的家蚕。这实证了5300年前后黄河中游地区的先民们已经养蚕缫丝。

  B.2016年经专家实地考证:杭州良渚古城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中国最早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世界最早的水坝系统,距今有4700至5100年。

  C.2021年6月9日,以色列考古学家发现了一枚保存较为完整的“千年鸡蛋”,如果还有蛋黄并从中提取其DNA,将会对基因考古领域有很大帮助。

  D.三星堆的发现将古蜀国的历史推前到5000年前,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证明了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

  4.请给“考古学的中国气派”下个定义。(4分)

  5.作为当代中学生的你,面对中国考古学的现状和未来,应该怎么做?请结合三则材料具体阐述。(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做好这类题,考生除了要审清题目要求,明确所问,还要具备筛选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筛选信息时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对照时一定要敏感、细致、准确。

  (2)本题考查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找出选项对应的原文,然后比较得出正误。

  (3)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述类文本的论据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相关材料信息,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论述话题是什么,观点是什么,文章使用了哪些论据,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做好选项和文章观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对文中重要概念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返回文本找到关于这一问题的相关语句,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相关概念的内容,用准确简明的语言加以概括归纳。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沙坨里的暖霞(节选)

  郭雪波

  养畜牧村,已非如名可养畜牧了。村子位于科尔沁沙地南端,半农半牧早已徒有其名,养畜牧河两岸不大的草场早已开垦农耕,村北更有茫茫的“地狱之沙”塔敏查干沙带压境,基本上无处可牧而全面农耕。不过,由于血管里流动着祖上游牧基因,已经穿短装的蒙古农民们依然顽固地坚守着牧业习气,散养着些许的牛羊马驼,在田间地头河边沟岸吃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湖南省郴州市2020-2021学年下学期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