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广东省广实高中2021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语文试题

广东省广实高中2021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语文试题,以下是广东省广实高中2021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广东省广实高中2021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语文试题

共23题,约9660字。

  试卷类型:A

  2021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

  语 文

  本试题共 23 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2021 年 5 月 27 日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相应的位置。

  2. 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用黑色笔迹签字笔写   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社会认同的发生所依赖的都是特定的事实基础,这类事实基础有当下的,也有过往的,过往   的即社会记忆。那些来自过往的社会记忆对社会认同能够产生更为根本和深远的影响。从这个意   义上说,社会记忆构成了社会认同得以形成的重要事实基础。

  共同的经历、相似的遭遇、特定的历史时期等,奠定了群体中每一个个体记忆的底色或基调。   但是,记忆首先是个体的,是基于个体感知、受个人情感支配的。个体记忆在形成的过程中会有意或无意地向群体和社会层面展开,通过记忆的选择和加工,区分出“我群”和“他群”,促成“群体”意义的形成即社会分类,进而实现社会认同。而社会认同感的获得,一方面为个体认同增强了合法性,同时也使群体得以巩固。

  在微观层面,从社会记忆的个体性出发,我们看到了一条从个体记忆到社会认同的形成路径。   相对于宏大统一而又抽象的社会记忆而言,个体记忆的鲜活性、事件性、直观性往往更具冲击力,   对认同的形成有着更为直接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在每年 12 月 13 日国家公祭日,新闻媒体再现

  的宏观历史叙事以及 30 万死亡人数的数字,是我们对那一段历史共有的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成为民族和国家认同的事实基础。但是当我们看到描述这其中个人经历的文字,或通过口述历史直面主人公的经历和遭遇时,那种冲击力往往更为强烈。相对于宏大的社会记忆,个体记忆是微小的,   但正是每一个微不足道的个体记忆最终汇成了整个社会的记忆。需要强调的是,所谓个体记忆, 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单纯的脑部记忆,实质上是社会记忆的个体性表现。之所以选择用“个体” 这个词,只是为了区别国家或政治意义上权力所建构而生成的社会记忆。

  对于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而言,建构社会认同往往和权力联系在一起。哈布瓦赫认为过去不   是被保留而是被重建,即记忆展现的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对过去的重现,而是一种满足于当前社会   利益的对过去的重建。当下的利益关系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对社会记忆进行着选择和建构。建   构社会记忆不是最终目的,社会记忆只是一个中介、一个桥梁。无论是哪方面的“利益关系”,   都希望借助对社会记忆的建构来实现对社会中人们思想的某种引导,形成社会认同。

  (摘编自胡洁《基础、生成与建构:从社会记忆到社会认同》)

  材料二:

  回顾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程,我们发现,“中

  华民族”事实上就是一个在无数革命先驱为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主权的斗争中显现并逐渐清晰起来的集体身份,是一种为积聚所有社会力量以谋取革命胜利而建构的中国人的“集体的自我身份”,一种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构建过程与结果。从实际效果来看,抗击外侮和共克时艰,促进了中国不同群体之间原发的亲近和认同,凝聚了空前的社会力量,实现了一个伟大的政治目标和社会理想。   对这种亲近和认同的记忆,最为集中、最为形象地体现在文艺作品及其所保存、发展和精炼化的语言文字当中。不可否认,这种记忆与叙述延续和强化了“我们”之间的认同,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差异。正因如此,我们才会有《血战台儿庄》的悲壮、“北京奥运”开幕式和新中国成立 70 周年天安门演出的雄美。

  对于多民族现代中国来说,“中华民族”这一多族裔交融而成的集体身份,通过国家权力对   价值观、象征符号、记忆等诸多东西的创造、培育、更新和保存得以牢固建构;国家则从这一建   构过程中获得国民的认同,增强了社会凝聚力。

  (摘编自闫国疆《社会记忆、民族身份与国家认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与来自过往的社会记忆相比,当下社会发生的特定事实基础对社会认同的形成并不能产生   更重要的影响。

  B. 个体记忆基于个体的感知,受个人情感支配,社会记忆的底色或基调决定了个体记忆可以   向社会层面展开。

  C. 每年国家公祭日的事例启示人们,形成社会认同,不但要重视宣传社会记忆,而且要重视   再现个人记忆。

  D. 材料一中,“‘我群’和‘他群’”的概念,与材料二中“‘我们’与‘他们’”的说法,   两者含义完全相同。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如果没有个体记忆促成社会分类,也就不会有社会认同感的获得,也就更谈不上没有实现   群体巩固的可能性。

  B. 知青生活虽苦,但知青群体出于肯定自我的利益诉求构建“无悔青春”的群体记忆,这一   选择与哈布瓦赫观点相通。

  C. 宏观叙事的社会记忆是统一而抽象的,虽然这并不一定会产生某些蓄谋已久的权力对其操   控,但仍然值得人们警惕。

  D. 阅读体现中华民族亲近和认同的记忆的相关文艺作品,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中华民族”的   集体身份认同感。

  3. 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材料一第 4 自然段核心观点的一项是(3 分)

  A. 学者王珂表示:“一个利益群体的领导者选择、组织、重述‘过去’,以创造一个群体的   共同传统,来诠释该群体的本质及维系群体的凝聚。”

  B.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说:“稳定社会关系的力量,不是感情,而是了解。所谓了解,是   指接受着同一的意义体系,同样的刺激会引起同样的反映。”

  C. 德国学者乌尔夫说过:“机构、组织只有不断改变自身,才能实现他们的任务。它们倾向   于根据变化的条件调整自己的内容与形式。”

  D. 法国社会学家哈布瓦赫认为,“人们通常在社会之中才获得他们的记忆。也正是在社会中,他们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并对记忆加以定位”。

  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了社会认同,但侧重点并不一样,请简要说明。(4 分)

  5.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有关社会记忆和社会认同之间关系的观点,分析下列社会现象。(6 分)

  为表达对抗击疫情而牺牲的烈士和逝世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家在 2020 年清明节举行全国性哀

  悼活动。全国下半旗志哀,上午十时,全国人民默哀 3 分钟,汽车、火车、舰船鸣笛,一位武汉网友驻足解放大道,面对“重启”的家园泪奔,视频被大量转发,引发广泛共鸣。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新湘行记①

  沈从文

  ——张八寨二十分钟

  汽车停到张八寨,约有二十分钟耽搁,来去车辆渡河完毕。溪水流到这里后,被四围群山约束成个小潭,一眼估去大小直径约半里样子。汽车得从一个青石砌成的新渡口用一只方舟渡过, 码头如一个畚箕形,显然是后来人设计,因此和自然环境不十分谐和。潭上游一点,还有个老渡口,有只老式小渡船,由一个掌渡船的拉动横贯潭中水面竹缆索,从容来回渡人。这种摆渡画面,   保留在我记忆中不下百十种。如照风景习惯,必然作成“野渡无人舟自横”的姿势,搁在靠西一边白石滩头,才像符合自然本色。因为不知多少年来,经常都是那么搁下,无事可为,镇日长闲,   和万重群山一道在冬日阳光下沉睡!但是这个沉睡时代已经过去了。

  小船渡ロ东边,是一道长长的青苍崖壁,西边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广东省广实高中2021届高三考前热身训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