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辽宁省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

辽宁省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以下是辽宁省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辽宁省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

共23题,约13790字。

  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辽宁卷)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2.全部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本试卷满分 150 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4. 考试范围∶高考全部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 小题,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自1898年马建忠文言语法著作《马氏文通》的出版,到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吕叔湘开始着眼于”史”的研究,再到八十年代至今,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不断深入,取得可喜成就。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研究的深度、广度须进一步深化拓展。

  代文献浩如烟海,并不是所有的文献都适合拿来做语法史研究,必须加以鉴别,选取能够反映各个时代语言实际的材料。这就要求注意语体,反映口语特征的材料通常更有价值;语料的时代和方言背景要尽量明i可靠,时代不确定的材料只能作为参照,不能以其确定语法发展演变的脉络;选择可靠的版本,避免使用后世改动过的文献。甲骨文、金文、出土简帛等未经后人改动的资料尤其值得重视。

  新发现的材料往往带动一个学科的快速发展,甚至产生新的学科,如甲骨文的发现与甲骨学、敦煌文献的发现与敦煌学等。近年来出土文献、外域汉语文献时有发布,如清华简、安大简等,都是语法史研究中应该加以拓展的材料。

  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电子语料受到追捧,材料的搜集从传统的”研读发现”正在转向”关键词搜索”。这一转向给研究者带来了便利,但弊端也很明显。过分依赖关键词搜索容易导致研究者先入为主、轻视功底。尤其对年轻学者来说,如果不注意文献的研读,关键词检索终将变为无源之水。因此,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还要坚守科学严谨的态度,夯实文献功底,在文献研读上力求句句字字有着落。

  关键词检索还有一个弊端,就是所检索的电子文本未必可靠。因此,急需组织力量建成权威的汉语语法史研究语料库,把历代重要语料包括甲骨文金文、简帛文献、敦煌遗书、宋儒语录、元代白话碑、明清域外教科书等,通过精心校对,按照时代先后、语料性质,分门别类地呈现给全体研究者,以便研读与检索。

  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中,历史演变视角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是考察语法发展的历史,自然要有历史演变的眼光。但是以往的断代研究有的比较侧重于共时的平面描写,有的缺乏时代感和对语法演变的关注。虽然共时描写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最终目标是揭示语法发展变化的过程,找到演变的路径和规律。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虽然着眼于某一具体时段,但必须把这一时段看作一个过程,从历史演变的视角出发,考察具体语法范畴、句法表达方式、语用手段在不同时代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

  历史演变视角是一个纵向的视角,而跨语言视角则是横向的视角。跨语言视角是指在考察描写和解释汉语语法现象的时候,把汉语放在世界语言比较的视野之下进行研究。在汉语语法史研究过程中,一方面,可以通过跨语言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判定汉语语法形式的来源以及发展路径,另一方面,我们所总结的路径和过程也可以印证或丰富学界对跨语言现象和规律的认识。

  与跨语言视角相关的是语言接触视角。语言的演变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语言接触是最重要的外部原因。语言发展过程中总会受到周边语言或方言的影响,从甲骨文算起三千多年来汉语的发展始终伴随着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的接触。那么,汉语语法演变有哪些现象与语言接触有关?其接触过程、演变路径是怎样的?这些都要从语言接触的视角加以考察。

  (摘编自杨永龙《如何推进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

  材料二∶

  语法是具有很大的稳定性的。数千年来,汉语语法是变化不大的。它靠着数千年维持下来的某些语法特点和以后发展出来的一些特点,以自别于其他的语言。

  词序的固定是汉语语法稳定性的最突出的一种表现。主语在谓语前面,修饰语在被修饰语前面,动词在宾语前面,数千年如一日。有人分析过甲骨文的语法,发现它的词序和现代汉语的词序基本上是一致的。在上古的全部典籍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一事实。下面是《论语》里的两个例子∶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雍也》)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述而》)

  这两句话的语音,当然变化很大了。在词汇方面也有一些变化,例如现代不说”说(悦)”,而说”高兴”;不说”闻”,而说”听见”。至于”韶”这个名词,在现代汉语里也根本用不着了。但是从语法上说,可以说没有什么变化,现代还是用同样的词序,同样的结构方式。

  汉语的虚词也有相当大的稳定性。”之、于、与、以、而、则、虽、若、如”等字,直到今天还在书面语言中应用着;有些在口语里还没有替身,例如”三分之一”的”之”,”为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的”而”,这些都是口语和书面语一致的虚词,而它们正是数千年前传下来的。

  但是我们不能在语法的极大稳定性中得出语法是不变化的结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语法逐渐发生变化,它逐渐改进着,改良和改正自己的规则,用新的规则充实起来。

  (摘编自王力《汉语语法史》)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语言材料的不断发现,断代汉语语法史产生了甲骨学、敦煌学等分支学科,这些分支学科拓展了断汉语语法研究的范围。

  B.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关键词搜索”为断代汉语语法研究提供了方便,但是关键词检索的电子文本未必可靠是这种方法的一大弊端。

  C.那种侧重共时的平面描写的研究方法尽管揭示了语法发展变化的过程,但仍缺乏历史演变的眼光,虽然必要,但仍需要完善。

  汉语语言演变的外部原因指的是汉语与周边少数民族语言或方言的接触,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显著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随着新技术、新发现、新观念等的不断出现,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也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推动这一研究不断向前。

  B.要使用数字技术,但不能过于依赖数字技术,一些年轻学者过于依赖”关键词搜索”,久而久之就会丧失文献研读能力。

  C.借鉴吸收其他民族语言的语法研究成果,以求博采众长,丰富完善汉语的语法,这就是跨语言视角研究方法的意义所在。

  D.汉语语法虽具有很大的稳定性,但并非一成不变,它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也发生着变化,进行着改良。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适合做断代汉语语法史研究典范材料的一项是(3 分)

  A. 经清代学者增补的《逸周书》

  B.沈括《梦溪笔谈》的宋代刻本

  C. 周代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D. 商朝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4.请结合材料二,从词序的角度简要分析下面一段文字在古今语法方面的异同。(4 分)

  (邹忌)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忌不自信……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 分)

  (二)现代文阅读 Ⅱ(本题共 4 小题,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 题。

  文本一∶

  冬至的礼物

  奚同发

  今天是冬至,白天上街买馅自己包了饺子,反正一人吃饱全家不饥,于是中午晚饭都吃了饺子。

  他独居多年。在自己尚不知疼痛的年龄便失去了父亲,母亲独自把他带到十岁多也撒手人寰。成年后从农村招工进厂,而后也有过短暂的家庭欢乐。不幸的是妻子在生孩子时没有抢救过来,儿子四岁多也因病折。很长一段时间,他不知自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辽宁省2021届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监测考试新高考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