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4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4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是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4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4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约29580字。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4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

  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等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和合思想,滋生于远古的先贤们对天地自然的初始认识、接触、对话过程,成熟于人们长期的渔樵耕读的实践。当今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全国各地乡村正积极地投身于美丽乡村的建设之中。生态、宜居、富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乡村景观在全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透视这些充满诗意的美丽乡村,发现和合思想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和合”是乡村渔樵之美的精髓。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耕读渔樵自古以来就被众多文人雅士视为涤除玄鉴、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庄子??让王》中就有“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的句子,逍遥而安泰,这是乡村聚落空间中最常见的和合状态,我们将这种审美意象形态叫做渔樵之美,而究其根源,渔樵之美乃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合。

  和合思想源自阴阳说和《易经》学说。《易经》被称作“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主张天、地、人三才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冲融、相互圆通,共同维系着整个系统。中国先贤们的哲学逻辑起点是“一阴一阳”所昭示的自然恒常。一天一地、一上一下、一热一冷,构成最朴素的阴阳观,所以人们早期的思索还是基于天地阴阳二气的相互渗透和推衍的过程的。

  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对和合渔樵美学观贡献非常大。道家在肯定天、地、人三才相和合的基础上,主张人要主动与自然相调和,最为典型的思想是老子的“无为”观。老子告诫人们“以辅万物之自然而弗敢为”,是提醒人们无为而求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这一顺其自然的和合渔樵美学观至今仍在治国、齐家、修身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人们在长期渔樵耕读的劳作过程中,逐渐认识到人与天调的规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语出《道德经》)。老子的道之说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西方柏拉图的《理想国》勾画出了西方人的理想国度。老子也构想了一个理想的世界:“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陶渊明的笔下也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幸福之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王维的田园诗中也有“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的经典诗句。这种美好的小国寡民的境界与柏拉图的“理想国”截然相反,“理想国”追求的是一个理想的规制国度,老子追求的是一种和合的渔樵世界。

  乡村渔樵世界蕴含着丰厚的中国传统思想,彰显了祥和、质朴、诚明、向善的渔樵之美,也解蔽了天、地、人相和合,人与天调、天人合一等先贤哲理。乡村文旅设计要注重可持续性发展,彰显乡村的和合本色,笃守其向善的本质。若真正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是很难的,但当今乡村渔樵世界中所呈现出的那种祥和、恬静的境界是可期的。

  (摘编自朱力、冯越峰《和合:乡村渔樵之美的精髓》)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和合思想滋生于远古先贤对天地自然的认识、接触、对话过程及人们渔樵耕读的实践。

  B.渔樵之美乃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和合,是众多文人雅士涤除玄鉴、陶冶性情的重要手段。

  C.《易经》因主张天、地、人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冲融、相互圆通,所以被称为“群经之首”。

  D.如今虽很难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世界,但乡村渔樵世界中的祥和恬静的境界足可期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在全国各地乡村积极投身美丽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之下提出中心论点。

  B.文章引用《庄子》“日出而作”等句子意在论证这种审美意象形态就叫做渔樵之美。

  C.文章运用引用论证和对比论证论述小国寡民境界与西方人的理想国度是截然相反的。

  D.文章收尾总结前文,且与开头遥相呼应,结构严谨;并为当今乡村建设提出建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在确的一项是(3分)(    )

  A.中国先贤们的哲学逻辑起点是“一阴一阳”所昭示的自然恒常和最朴素的阴阳观。

  B.道家主张人要主动与自然相调和,讲究顺其自然的老子的“无为”观最为典型。

  C.陶渊明的“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从内容到思想都承续了老子的理想世界构想。

  D.渔樵之美祥和、质朴、诚明、向善,乡村文旅设计要彰显坚守乡村的和合本色、向善本质。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科技,或将改变一个城市的感观。在人性化的智能型的信息服务的支撑下,城市不必再冰冷如初。而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建设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智慧城市建设就是统筹城市发展的物质资源、信息资源和智力资源,推动物联网、云计算、大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四川省天府名校2021届高三4月诊断性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