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文试题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文试题,以下是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文试题

共24题,约11490字。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 文 试 题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从读者与作者的关系看,阅读的状态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情投意合,可谓之“共鸣”;二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隔,情意相违,则谓之“冲突”。传统的阅读教学更推崇前者。在阅读中,尤其在经典名著的阅读中,读者常常处在从属的、被动的位置,作为模仿者、体悟者和练习者而存在,而阅读的最高境界,就是与文本融为一体。相反,隔膜或冲突往往被认为是低效的甚至无益的。相应地,在阅读教学中,我们更强调移情与沉浸,而忽略理性的质疑与探究。

  但事实上,共鸣与冲突只是阅读中的两种状态,本身并无积极与消极之别。共鸣可能是作者的精神缺陷正好迎合了读者的某些不足,而冲突则可能源于读者的偏见妨碍了他与作者的沟通。共鸣与冲突并非阅读的终结,更非阅读的目的,本身并不能带来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认知结构的升级,能达成此结果的,是对共鸣与冲突的反思。在质疑与探究中,我们才能澄清文本,认识自我,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这样作为阅读目的的理解、超越才能达成。

  共鸣容易让人丧失思辨的立场,冲突也不见得就能通向理性的思辨。读者与作者的关系其实是一种泛义上的人际关系,发生冲突是必然的。作者有操控读者的欲望,其实,读者也有“操控”作者的欲念——读者总会本能地将文本纳入自己的认知框架中,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价值与趣味偏好来解释文本。悲哀的是在虚假的共鸣中,读者在不断地重复作者;在先入为主的阅读中,读者则在不断地重复自己。

  关于林冲的理解颇能说明这个问题。与武松一样,林冲也是施耐庵偏爱的角色。在众多好汉中,林冲几乎是唯一一个不滥杀无辜的人。施耐庵似乎在有意成全林冲的名节,不让他沾上无辜者的鲜血,在施耐庵的心中,林冲乃英雄无疑。但很多读者并不买施耐庵的账。他们似乎忽略了林冲身上可贵的底线意识与自制力,而更在乎林冲的窝囊与狼狈。此外,也有读者认为林冲最终还是开戒杀了人,终究逾越了生命的底线,算不得英雄。

  为什么会有这样尖锐的冲突呢?根本原因只有一个,即人们对“英雄”的理解与界定是各个不同的,即每个人对英雄的理解都会带着自我的色彩,这就会有意无意地忽略英雄的另外一些内涵。将武松奉为英雄的,看到了武松的敢作敢当,却可能忽略善恶不分的罪过;将鲁智深奉为英雄的,看到鲁智深的行侠仗义,却可能忽略无法无天的破坏性……正是因为个体的这种局限性,阅读的价值与意义才得以凸显。是的,阅读的价值,正在于让我们发现和正视自己的这些缺陷,促进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而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文本的尊重、理解与批判的基础之上,否则我们只是在辛辛苦苦地重复自己。读再多的书,你还是你自己,因为走不出自己的“信息茧房”,幽闭在自我的“洞穴”中而不自知。

  从思维的角度看,无论是作者对读者的操控,还是读者对作者的挤占,都利用了思维的一个特性:惯性。思维惯性使人类文化传承得以悄无声息地实现,这是惯性的积极意义;但它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和扼杀了思维的活性,于是惯性便成了惰性。作者的心理操控与读者的先入为主,都会转化为特定意义上的思维惯性,稍有不慎,我们便会被这种惯性裹挟而失去了判断力。只有摆脱了思维惯性的支配,我们才能在质疑与探究中实现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质疑与探究的关键是“叫停”。一个成熟的思想者依赖自己的理性为自已的思维叫停,以免滑入惯性的圈套,这样我们才可能带着独立自主的灵魂和理性开放的头脑,走向社会,走向未来,成为我们自己的主人。

  (摘编自余党绪《质疑与探究:文本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双重掘进》)

  材料二:

  质疑,在现代汉语中意思是“提出问题”。在古汉语的语境中,“疑”与“问”“思”是经常并用的,表达与“思”同一类的心理活动,联系最紧密的句子就是孔子所言“疑思问”。 “疑”的古今意义并没有什么差别,其语境的真实状态就是与“信”相对,也就是“不信”。何以“不信”呢?

  大致有三个层次:一是没有充全理解,即不明白;二是个人不能接受,虽理解但不赞同,不认可;三是不认可程度达到极限,意识到严重危害性,转而为“辩”,即在析的基础上全面批判,揭示错误,以示警诫。当然,引进西方哲学思辨语境中的质疑意义来认识,则更能深化我们的思考。也恰恰是因为这一点,所以我们学习古代先贤的质疑思想有着不可代替的现实意义。

  古代先贤的质疑思想主要内涵是什么呢?又有着怎样的共性特征呢?一是注重学习思考中的生疑发问。通常意义上的质疑,就是“提出问题”,是“学”的核心意义与能力成熟标志。

  二是注重政治变迁中的史实批判。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忧患性格传统的民族,而忧患的意义就表现为对天、人、古、今的认识与思考。在认识与思考中,中国早期的独立记史行为又是最可宝贵的传统。

  三是注重文化交流中的视野开放。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开放融合胸襟的民族,而开放融合的标志就是对外来文化的学习与借鉴,比较与吸收。凡是开放融合的历史时期,思想质疑的空间日益拓展,文化批判的力度更加强劲,所取得的文化成果也格外卓著。

  (摘编自陈军《浅论语文学习视域下的中国质疑思想传统》)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追求读者与作者心领神会、情投意合的“共鸣”效果是所有阅读教学所推崇的。

  B.共鸣与冲突是阅读的两种状态,是阅读的最终结果,两者有着积极与消极之分。

  C.读者价值观念的更新与认知结构的升级依靠于对自己阅读中共鸣与冲突的反思。

  D.阅读的价值在于促进自我反思与自我批判,这一切建立在主观理解的基础之上。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读者在阅读时走不出自己的“信息茧房”,阅读的价值与意义将难以得到凸显。

  B.思维惯性的裹挟会影响读者的判断力,部分阅读者不能主动摆脱这种惯性的支配。

  C.从思维角度看,作者的心理操控比读者的先入为主更易产生特定意义上的思维惯性。

  D.利用西方哲学思辨语境中的质疑意义有助于深化我们的思考,拓展思想质疑的空间。

  3. 下列语录中,不符合材料中关于质疑论述的一项是(3分)(     )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韩愈(唐)

  B.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东周)

  C.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陆九渊(宋)

  D.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荀子(先秦)

  4. 请结合两则材料,概括质疑的意义。(4分)

  5.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论述思路。(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爱的牺牲

  欧•亨利

  乔和德丽雅在一个画室里见了面,那儿有许多研究美术和音乐的人经常聚会。乔和德丽雅一见倾心,短期内就结了婚。夫妇租了一层公寓,那是一个寂静的地方,单调得像是钢琴键盘左端的A高半音。可是他们很幸福;因为他们有了各自的艺术,又有了对方。家庭只要幸福,房间小又何妨。乔在伟大的马杰斯脱那儿学画,德丽雅在罗森斯托克那儿学习钢琴。

  可是没多久,艺术动摇了,该付给马杰斯脱和罗森斯托克两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二)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