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末测试卷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末测试卷,以下是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末测试卷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末测试卷

约12600字。

  期末测试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本栏目对应学生用书P269)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习近平指出,“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只要中华民族一代接着一代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我们的民族就永远充满希望”。在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推进社会向上向善力量的形成,是国有德而兴、人有德而立的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性构建与推进是通过善文化在个人—家庭—社会的内化与践行。善是人之为人之本。孟子作为传统善文化的奠基者及推进者,提出了“四端说”,他强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初,性本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体悟并践行“良知”是个体道德修为的基础。

  善是“知行合一”的根本要求。中国传统善文化要求“仁者爱人”,要“泛爱众”;行为上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能做到“民胞物与”,以实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为追求。仁爱主义是集体主义的基础,与邻为善,互利共生,构成了交往的和平主义价值理念。仁爱主义、集体主义、和平主义是善文化谋求人类共同生存、命运一体的道德价值观。

  善的培育、实践的第一场所在家庭。中国传统善文化培育与践行的根本是家国一体,“孝”“忠”合一。儒家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是德之本、教之源。对父母、先祖的爱、养、畏、敬,及对兄长的尊敬、友爱,是孝悌文化的基础。要将感恩、敬畏、奉献、责任等基本道德意识,情感,价值作为家教、家风的内涵培育下一代,谋求个人善行与社会善行在价值观上的一体性,追求与实现家庭之善和国家之善在道德践行上的一致性。

  善是人实现“天人合一”、追求永恒的信念维系。中国在文明的“轴心”时代,已经奠基了天、地、人是同源相生,同道相存,同场相在的共同体的信念。所谓“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天道无亲,常与善人”,其中的“道”“天(理)”往往与人的善心、良心相通相连。儒家认为,良知即天理。在现实生活中,《周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佛教的因果报应论,道教的“承负”果报论等使中国人有了善恶报应的善信念观,致力于在现实社会谋求“立德”、成就“不朽”。千百年来,善成为中国人成长发展的立身之基、修身之要,追求永恒的信念维系。《大学》言:“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修身的根本是觉悟善性、实践善性。

  中国传统善文化的构建与普遍性、持续性传播和承继,促进并形成了中国人向善的自觉性,奠基起中华民族的善文化基因、精神基因、信仰基因,成为民族向上、向善的力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如何营造社会善文化的良好氛围,构筑社会善的规范体系,培育社会善的信念,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是当前中国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从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中汲取有益的成分,将民族善文化基因发展延续,是增强文化自信,提高社会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摘编自王永智《形成向上向善

  的力量》,有删改)

  材料二:

  何谓教育?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中国古人早就指明了教育的基本方式和目的:以身作则,使其向善。到了近代,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这话一方面肯定了人的价值、教育的价值,同时点出了人性与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教育要注重滋养“人性”,抑制其动物性,尤其是“恶”的成分。

  “人之初,性本善”抑或“性本恶”的争论在我国已延续了数千年,但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是:在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难免从各种渠道浸染到“恶”的因子,以校园欺凌为代表的各类发生在青少年学生中的涉暴行为,便是这种“恶”的因子滋长和外溢的结果。鉴于未成年人年幼无知,当其做出恶行后,不少人都会选择去谴责其家长,认为问题孩子背后必然有问题家长。这种推断虽显武断,有的家长也会感到委屈,但家长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孩子犯了错,不首先谴责他们又该谴责谁?

  教育焦虑是当下众多中国家长的共通情绪,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状是,不少家长焦虑的重点是孩子的学业成绩:考了多少分,报了多少个培训班,如何一步步跻身名校……为此,他们不惜花费巨资、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给孩子争取各种机会。

  我们会发现,一些家长张口闭口“为了孩子好”,但他们所谓的“好”,更多的是希望孩子在学校考个好成绩、一步步考上好大学,毕业后找个好工作、好对象,却忽略了“好”字最基本的内涵:让孩子成为一个好人,成为一个拥有善良、正直、勇敢等优良品质的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固然是培养各类人才,但成为人才的前提是首先要成为“人”。我们常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不难发现,“树人”的基本前提就是“立德”。一个人在某方面拥有非凡的特长或技能可以称其为“人才”,但假如其不具备基本的德行,对他人的生命和健康权缺乏起码的敬畏,抑或为了金钱、权势而不惜出卖灵魂,更有甚者丧失了最基本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认同,那么这样的“人才”越“优秀”,对社会造成的破坏可能越大。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这是我国古代先贤眼中的三大人生祸患,而“德薄”被排在首位。几千年过去,如今这话依然堪称警世名言,而其中包含的教育智慧,更值得当下的家长们认真体味。

  (摘编自余平《时刻不忘激发

  孩子向善的力量》,有删改)

  材料三:

  道德模范是时代的精神脊梁。这些道德模范虽然来自不同行业,有着不同经历,但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召着社会,用自己的所为诠释着道德的真谛,用自己的“凡人善举”践行着社会的道德价值,谱写了一曲曲充满社会正能量、人间真善美的正气之歌。

  让崇德向善的力量蓬勃生长,需从每个人身边的事情做起。中国古话讲,“人皆可以为尧舜”。道德模范们的事迹足以说明,美德并非高不可攀,每一位杰出的道德模范代表都是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绎着感人至深的故事。只要我们每个人像那些道德模范一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同样也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让崇德向善的力量蓬勃生长,要关爱道德模范。一个道德模范就是一面道德的旗帜。对道德模范关爱,就是在厚植社会的道德土壤,擦亮引领社会风尚的先锋旗帜,是对社会文明道德行为的一种宣示和引导,在全社会能够起到良好的示范效应。因此,要关心关爱道德模范,落实好各类政策,切实帮助道德模范解决实际困难,让道德模范受尊重、有地位,绝不能让道德模范吃亏、让道德模范寒心。

  哲人有言,道德模范是看得见的哲理。道德模范越是呈现涌流之势,我们的社会就越能集聚正能量。让我们向道德模范学习,从他们的品格中汲取力量,让崇德向善的力量蓬勃生长。

  (摘编自林虎《让崇德向善的

  力量蓬勃生长》,有删改)

  1.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材料一将中国传统善文化基因发展延续,具有增强文化自信与助力中华民族复兴的双重意义。

  B.材料一认为孟子之所以提出了四端说,是因为其认为善是中国人启蒙教育及习成做人的基本认知。

  C.材料二认为教育注重滋养“人性”,抑制其中“恶”的成分,因此如何避免教育出问题孩子就成为如今家长教育焦虑的重点。

  D.材料三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只要把良好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去,每个人就都能成为道德模范代表。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培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善文化,推进社会向上向善力量的形成,是个人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

  B.由“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可以看出,当时的人们都有善恶报应的善信念观,都积极实践善性。

  C.一个人假如不具备基本的德行,即使在某方面拥有非凡的特长或技能,也不能被称为“人才”。

  D.全社会都关爱道德模范,就是厚植社会的道德土壤,是集聚正能量,能够让崇德向善的力量蓬勃生长。

  3.下列说法中,可以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教育是爱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爱,哪怕进行教育惩戒,也是基于爱的需要。

  B.家长充满教育焦虑,总希望孩子成为“人上人”,于是不尊重孩子意愿,规划孩子的发展。

  C.人的野性无异于橡树林中的各种野兽。——本•琼森。

  D.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东汉•王符《潜夫论•忠贵》。

  4.材料一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向善的力量”?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未 遂

  赖海石

  一辆破破烂烂、没有车牌的小中巴,缓缓启动,晃晃悠悠地跟在老太太后面。

  文化广场上,一群大妈随着音乐起舞。老太太远远地站在她们后面,跟着做动作:甩手、抬腿、扭头、弯腰……突然,老太太身体一歪,瘫软在地。

  从停在广场边的破中巴上,跑下来两个中年汉子,抱起老太太,手忙脚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2020-2021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期末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