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以下是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共30题,约29320字。

  平谷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控试卷

  高二语文(解析版)

  2021.1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包括五道大题,25道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考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交回。

  一、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发生火灾。这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大教堂三分之二的屋顶遭到破坏,最具标志性的93米高的哥特式尖塔,在大火中轰然坍塌。此次大火,给全球的文化遗产防火工作敲响了警钟。

  同样是世界文化遗产,且同样含有大量木质建筑材料的紫禁城,拥有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结构古建筑群,含建筑9000余间。这些始建于明朝的古建筑不仅核心受力骨架的材料以易燃的木材为主,而且其内外檐还绘制有大量的易燃性油饰彩画,即便不是人为失火或纵火,遭遇雷击等自然因素,也极易引发火灾,因此建筑防火极其重要。太和殿是紫禁城最为重要的宫殿,其在历史上曾遭受过数次火灾。康熙十八年,御膳房太监用火不慎,诱发大火。大火从御膳房直接向南串,跨过乾清门广场,然后拐了个弯,从保和殿蔓延到太和殿,使得太和殿被烧毁。16年后,太和殿开始复建,为避免再次发生别的建筑物火势蔓延到太和殿的情况,建造者将太和殿原有的两端木质斜廊改成了砖砌的卡墙,这样一来,别的建筑发生火灾时,就很难波及到太和殿。太和殿两端的卡墙也成为我国最早的防火墙。

  紫禁城中还有一种同样作用的墙,即用于硬山屋顶的后檐墙。这种屋顶类型的建筑在紫禁城古建筑群中的地位非常低,为太监、宫女的值守用房。在雍正时期之前,其前后檐均开设门窗,以便采光及通风。然而这些建筑内需要生火照明、做饭取暖,时常引发火灾。雍正五年起,所有的这种用房的后檐墙一律不得开设门窗,以利于防火。这种规定在紫禁城实施后,逐渐形成了中国古建筑后檐墙的一种施工工艺,称为封护檐。

  紫禁城外有方正形状的护城河,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防御外敌入侵。紫禁城内亦有河流,称为内金水河。尽管内金水河围绕紫禁城周圈布置,但其形状弯弯曲曲,尽量接近部分宫殿建筑。文渊阁是乾隆皇帝专贮第一部精抄本《四库全书》的场所,建筑防火意义重大。为彻底切断可能存在的火势蔓延,乾隆下令将文渊阁建在内金水河的北侧,使得南侧建筑一旦着火,则受阻于内金水河,内金水河会切断火源的蔓延路径。紫禁城宫殿建筑众多,而仅有的70多口井不能满足所有建筑的灭火水源需求。因此,内金水河的修建,利于有足够的水源及时进行灭火。明代文献《酌中志》里就有关于内金水河的一段记载:“非为鱼泳在藻以资游赏,亦非故为曲折以耗物料,恐意外回禄之变,此河实可赖。”还举例说:“天启四年六科廊灾,六年武英殿西油漆作灾,皆得此水之力。”

  乾清宫东侧的基化门与龙光门之间、乾清宫西侧的端则门与凤彩门之间,其建筑后檐墙上的梁、柱、枋、斗拱、椽子和望板等木构件全部用石料雕刻而成,且上面亦有彩画,远观建筑表面与其他木质建筑无异。这种宫殿建筑的木质屋架部分被石材取代为阻挡火源贡献了力量。

  这些科学而有效的防火举措,不仅凝结着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也成为当下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参考依据,是几百年来紫禁城基本保持完好至今的重要保障。

  (选自周乾《紫禁城古建筑的防火智慧》,有删改)

  1. 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质结构的太和殿屡遭火灾,却安然无恙。

  B. 砖石砌成的卡墙能防火,普遍运用于紫禁城。

  C. 后檐墙不再开设门窗,是出于保暖的需要。

  D. 文渊阁临内金水河修建,是御用的贮书场所。

  2. 下列对材料一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紫禁城内金水河的修建,为灭火提供了水源。

  B. 紫禁城建筑绘有大量油饰彩画,防火要求极高。

  C. 紫禁城火灾均是人为纵火,必须杜绝明火使用。

  D. 紫禁城保存至今,是历代防火措施科学有效的见证。

  材料二

  600岁的故宫有举世闻名的木质建筑群,火灾就是其面临的最大威胁。但是故宫人居安思危,创造了一个奇迹:从1970年至今,整整50年零火灾。

  新中国成立后,故宫有了自己的特勤消防中队,负责故宫博物院的防火灭火和应急救援任务。特勤中队的年轻人,需要牢记宫里所有宫殿的位置和布局,了解每一条道路,以及所有建筑的结构特点。消防员每天分成四班,轮流巡逻,把整个故宫划为10个区域,挨个检查8728间殿宇宫室、161个消防栓和3000多个灭火器以及所有的用电设施,实现了故宫数十年无火情。消防员日常的训练科目之一就是携带消防水带,沿着宫墙经神武门、西华门、午门返回东华门,跑一圈将近3公里,只需要10分钟。故宫的消防处每年进行1~2次消防演练。每隔4年还会组织一次消防运动会,最有趣的一个项目,是模拟起火后的场面,员工比赛搬动重物,假装是在抢救藏品和文物。

  紫禁城共有铁、铜、鎏金铜大缸308口,分布在多个宫殿建筑前,是明清两代为防火而设置的储水缸,每口缸大约可储水3000多升,时刻保证储水缸满盈,宫中一旦失火,即可就近取水灭火。因此,它们又被称作“吉祥缸”“太平缸”。为了防止大缸里的水冬季结冰,每到十月至翌年二月,都要在缸外套上棉套,缸上加盖,气温特别低时,还要在缸下烧炭加温。现如今,这些水缸仍是储水满满,只是它们的欣赏功能日渐明显。2015年,“平安故宫”工程升级改造,故宫内增加了一个水泵房,共有94个高压消防栓,73个市政消防栓。同时,故宫消防处下设供水科,24小时由专人值班,每天对消防栓进行巡查。

  故宫建筑中拥有完善的预防和报警机制,各种先进的扑灭装备随时可以投入使用。在不改变建筑结构、建筑外观的前提下,合理安置火灾探测器;对藏有经书、文物等重要的区域,采用红外光束感烟探测器,着重警戒;对于文物不多的古建筑,设置自动探测喷淋装置;对于有珍贵脆弱文物的环境,安装卤代烷或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优先使用具有科技含量的阻燃剂和防火涂料,保证在火源下,木质部分不能或更不易被引燃,为将火灾在前期扑灭争取时间。

  在2013年故宫全面禁烟之前,消防员还必须随时检查所有的垃圾桶、草堆和树洞。禁烟是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单霁翔发起的,特勤中队也带头执行了这项措施。在游览区域禁止吸烟的场所,对违规者绝不姑息。严禁在古建筑内安置液化石油气管道,厨房的煤气灶都改成了电热锅。

  除了严禁使用明火,故宫还改进了所有用电设施的线路。木结构建筑群里所有的电线,都是先装在橡胶的绝缘管中,再放进金属管中。并且选用LED冷光源,一方面减少光照对文物的损害,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降低温度。故宫里所有的灯架和线路都脱离古建筑1.5米以上,每一盏灯都有专人值守,定期对建筑内电缆线路进行全面检查,更换老化电线。安装适合此建筑类型的断路器,防止过载。

  (选自于网络相关文章)

  3. 请写出一个与文中“居安思危”意思相近的四字成语。

  4. 下列对材料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防中队重视消防演练,练就消防员过硬本领。

  B. 安全用电,禁用明火,是故宫防火的重要手段。

  C. 高科技防火材料会损坏建筑部件,改变建筑原貌。

  D. 故宫的防火应预防先行,对违规者要坚决查处。

  5.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内容 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世界范围内的木结构古建筑群的防火保护,刻不容缓。

  B. 今日护城河不再具有防御功能,只为故宫防火提供水源。

  C. 高新科技手段的防火灭火,是今后木结构建筑防火的趋势。

  D. 保证木结构古建筑群的安然无恙,是对历史与文化的尊重。

  6.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古代紫禁城防火采取的措施。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太和殿……安然无恙”有误,由原文“使得太和殿被烧毁”可知。

  B.“普遍运用”有误,原文“建造者将太和殿原有的两端木质斜廊改成了砖砌的卡墙”可知,卡墙运用于太和殿。

  C.“出于保暖的需要”错,由原文“所有的这种用房的后檐墙一律不得开设门窗,以利于防火”可知,后檐墙不再开设门窗是防火的需要。

  二、本大题共7小题,共25分。

  (一) ,共20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耿九畴,字禹范,卢氏人。永乐末进士。宣德六年授礼科给事中。议论持大体,有清望。正统初,大臣言两淮盐政久坏,宜得重名检者治之,于是推择为盐运司同知。痛革宿弊,条奏便宜五事,著为令。母丧去官,场民数千人诣阙乞留。十年正月起为都转运使。节俭无他好,公退焚香读书,廉名益振,妇孺皆知其名。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北京市平谷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控高二语文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