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以下是山西省晋中市太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山西省晋中市太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

共22题,约12940字,部分答案扫描。

  山西省太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近代以降,国人反思中华民族落后挨打的原因,有人归咎于儒家文化,以为其缺乏或限制了勇武精神,难于造就阳刚的国民性格、坚定的国家意志。其实,这种认知主要是由于对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缺乏全面了解。在当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应该而且必须矫正这些认识的偏失,理解和发扬中国儒学中的勇武精神。

  第一,仁者必有勇,“文”“武”相反相成。文武双全、文成武德、“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一张一弛,文武之道”,这些习语无不昭示着中国传统文化中“文”“武”两大范畴之间相反相成的密切关系,显示了文武并举对于修齐治平、公共治理的重要意义。诚如《礼记》所言:“文王以文治,武王以武功,去民之灾,此皆有功烈于民者也。”后世意蕴丰富的“文”“武”两大概念,其含义的源头便脱胎自孔子所尊崇与追慕的古圣先贤——周文王与周武王。而孔子及儒家作为周代文明的自觉传承者,我们对其认识却明显地偏重于“文”的一端。

  第二,“文”优于“武”、先“文”后“武”。相比于具体的政治功业,孔子所开辟的儒家学说,更为久长而深刻地塑造了中华文化。自“武”在整个社会文化中的定位而言,儒家强调在道德理性统摄下的“文”优于“武”、先“文”后“武”,这正是中华勇武精神的基调。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仁”为精神核心,始终对人性的后天可塑性抱有乐观的期待,对人世的温情和道德充满信心。因此在“修仁德”与“修甲兵”的抉择中,儒家天然即持反战的立场而首择乎前者。

  第三,“武”之德要求智仁、勇的统一。智、仁、勇是早期儒家最为着力提倡的君子所应具备的三种德目。“仁”作为儒家的精神核心,也应当统摄暴力活动的始终。以“仁”为根柢的规定性力量,既为行武的前捉,又是行武的目的与归宿,唯其如此,“武”的使用才有意义。“智”与“勇”是扩张暴力效能的重要方式。在烽火连天的东周之世,对战争规律的认识愈发深入,人们谋求以最少物质投入取得最大效果,“智”与“勇”之德便愈发受到世人的推崇。孔子则超脱出当时实用主义的时代风气,指出“智”与“勇”本身并不具备单独构成美德的条件。

  孔子身后的儒家学者中,孟子更加强调“仁”的核心地位,标举“仁者无敌于天下”的王道政治理想。孟子将直接性的暴力置换为王霸之辩、天爵人爵之辩批判与抗议精神、大丈夫人格与浩然之气,面对冲突和矛盾,拒绝苟且或残暴而指出向上一路。学说特质偏重经验与推证的荀子,则更为关注解决现实中具体的暴力问题,将刑罚提高到与文教同等重要的地位,正视武力与战争在国家政治治理中的必要性,进而对其进行细致分梳。

  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政治、经济、宗教、文化诸方面的矛盾冲突同时加剧。中华武德精神强调以“文”为先而不忘战、智、仁、勇统一的特质,根本上起到了划定边界、协调冲突、规训具有破坏性力量的暴力为人类文明发展所用的导向性作用。重新重视与传承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武德精神,以其智慧化解矛盾冲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不仅必要,而且正逢其时。

  (摘编自杨甜、杨传召《儒学中的“武”》)

  1.下列对于“文”和“武”关系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武”相反相成,文武双全、文成武德等词语便是印证,也显示了文武并举对于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意义。

  B.“文”先于“武”指的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主张修仁德而反对修甲兵,长期以来便形成了中华勇武精神的基调。

  C.仁、智、勇的统一是“文”的基本条件,也显示了“武”之仁德,唯其如此,对“武”的使用才显得更加具有意义。

  D.孔子身后的儒家学者,不再重视“文”的核心地位,他们提高对“武”的认识,正视武力与战争在国家政治治理中的必要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先驳后立,先指出近代以来对儒学中勇武精神的偏颇看法,然后亮明自己的观点:要理解和发扬。

  B.文章主体部分采用三个小分论点并列的结构,论述了儒家学说中的勇武精神,构思极为严谨。

  C.在论述过程中,作者引用《礼记》原文的目的是说明“文”和“武”含义的源头,显得真实而具有说服力。

  D.文章结尾再次总结观点,呼吁人们在当代社会,更要重视和传承中华勇武精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有人认为中华民族落后挨打是几千年来所尊崇的儒家思想造成的,主要原因是他们对孔子思想与儒家学说缺乏全面了解。

  B.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儒家学者始终认为人性具有可塑性,施行“仁”既是行武的前提,又是行武的目的和归宿。

  C.孔子认为,“智”与“勇”本身并不具备单独构成美德的条件,只有和“仁”一起,才能成为“武”之德。

  D.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种矛盾日益加剧,崇尚中华武德精神,可化解冲突,阻止妨碍人类文明发展的破坏性力量。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典之所以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必然含有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经典通过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语言修辞等,容纳了深刻流动的心灵世界和鲜活丰满的本真生命,包含了历史、文化、人性的内涵,具有思想的穿透力、审美的洞察力、形式的创造力,因此才能成为不会过时的作品。这是对经典作品特色与价值的高度凝练,也为新时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山西省晋中市太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年级第二次检测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