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陕西省安康中学高新分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周测(6)语文试题

陕西省安康中学高新分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周测(6)语文试题,以下是陕西省安康中学高新分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周测(6)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陕西省安康中学高新分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周测(6)语文试题

共24题,约10370字。

  第18周周练(六)试题

  试卷总分:90   考试时间:9分钟  

  注意: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翻译古文正如同翻译外文,都是在人与人之间架设理解的桥梁。如果说翻译外文是缩短一国人与他国人的空间距离,让不同国度的人不出国门便可见面晤谈,那么翻译古文则是填平现代人和古代人的时间沟堑,让现代读者通过译文与相隔千百年的古代作者进行对话。当年苏曼殊曾为他的汉译英诗集取了个名字叫“文学因缘”,不禁让人想到一句俗话“千里姻缘一线牵”,翻译充当的角色就仿佛文学因缘的月下老人罢?

  古文今译也并不是现在才有的事情。据说,汉代司马迁写《史记》时,就曾把殷周时代古奥的档案文册改写成明白流畅的汉代语言;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也曾有人开始用白话文改写文言文。时光流逝,语言变易,阅读中的语言障碍造成理解的困难,这在中外都一样。《尚书》到了唐代,人们已觉得“佶屈聱牙”;就是十六七世纪的莎翁剧作在三四百年之后的观众看来,也有些古怪拗口。所以,如果不加注释或翻译,大概会有不少读者被语言障碍拒之门外,不能进入古代人的心灵世界,就好像面对粮仓却没有钥匙的人一样,空守着粮食却饿肚皮。

  毫无疑问翻译是必要的,可是,翻译并不容易。译文很难达到逼肖原作的水平,虽然翻译者都很想使译文成为原文的镜子,“象忧亦忧,象喜亦喜”,除了左右相反之外纤毫不差,但翻译者打造的这面镜子总不可能没有一点走形,更不消说在拙劣的匠人手里还有成为“哈哈镜”的危险。唐代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一诗里曾好心地替翻译者抱不平,他说:“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不过翻译毕竟不是自由写作,原文对于译者总是一重束缚又是一把验尺,所以即使是最好的翻译者面对原文,也不敢拍胸口打包票,保证译文完全传达了原文的精神,恢复了原文的旧貌;更不消说面对的是一篇古今传诵的名篇佳作,译者就更不能保证译文如同原文一样有神韵妙味了。这里原因很多,撇开翻译者水平的差异不说,大概首先是古今文化的时代差异。古人生活在业已消逝的历史之中,时间已经带走了他们的精神、情感、习俗。虽然翻译者可以通过阅读去体验这种历史氛围,通过译文来重现这种历史风貌,但毕竟逝者如斯夫,再好的译者也不能重构历史的真实,而只能部分地还原与逼近真实的历史。即使加上说明,加上注释,也难以完全凸现原文中属于那个时代的精神与情趣。其次是古今语言的时代差异。古人用那个时代的语言创造了不可复制的文学范本,而我们却用这个时代的语言去追踪和复述它的用意与内容。仅仅是语言构成的差异就使我们为难,因为精密严整的白话和自由灵动的文言毕竟不大一样;更何况还有一些原文中典章、器物、习俗、礼仪的术语早已消失,翻译者不得不花很多话语去解释;还有文言特有的节奏、韵律、气脉、风味在白话中无法复现,翻译者不得不另辟蹊径去模仿。所以,在原文和译文的“转运”过程中,难免颠簸磕碰得失真或走样。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翻译者在原文面前总是一事无成,好的翻译有可能使原作“投胎转世”到译文中来,尽管同样有些“失真”或“走样”,但臻于化境的译文可以“补偿”这些损失。不过,这需要翻译者对古文有透辟的理解,对白话有娴熟的技巧。

  (选自《作壁上观——葛兆光书话》,有删改)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翻译如同月下老人,它帮助读者和作者进行对话,在两者之间搭建起一座理解的桥梁。

  B.面对前代的文学作品,如果缺少了翻译的牵线搭桥,后代读者必然会感到难以理解。

  C.对译者而言,原文一方面制约并限定翻译的行为,另一方面也是检验翻译优劣的标准。

  D.只有对文言有精深的理解且能熟练地运用白话文,才有可能较好地传达原文的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将古文翻译与外文翻译相联系,进行对比论证,突出其不同的特点,强调古文翻译可以穿越时间,拉近古人今人距离。

  B.文章第二段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以司马迁改写殷周档案和20世纪前期用白话文改写文言文等例,说明古文今译的现象早已有之。

  C.文章第三段使用比喻论证,将翻译者的译文喻为镜子,说明翻译没法达到和原文严丝合缝的效果,拙劣的翻译甚至可能发生变形。

  D.文章第三段引用刘禹锡《送僧方及南谒柳员外》“勿谓翻译徒,不为文雅雄”两句,为翻译工作者辩护,译经之僧也可兼为文章高手。

  3.下列有关古文今译的表述与文章不符的一项是(   )

  A.翻译者掌握运用古文与今文的水平有差异,个人能力有局限,这会影响到翻译的水平。

  B.古今文化具有时代差异性,翻译者可以间接地体验历史,却没法完全重构历史的真实。

  C.古今语言的时代差异,使我们不易去追踪和复述古人创造的文学范本的用意与内容。

  D.文言文特有的节奏、韵律、气脉、风味,这在白话文中只能通过模仿的手段加以复现。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4~6题。

  珠光宝气

  聂鑫森

  北阙云从公家的文物商店退休十年了。只可惜老伴五年前过世。而儿子早去了太平洋彼岸,找了个洋媳妇,他的日子自然过得有些落寞。

  他试着去美国探过亲。可听不懂洋话,看不懂电视,真比坐牢还难受。他赶忙回到了这座江南的古城。儿子儿媳很通情达埋。劝他就地解决找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陕西省安康中学高新分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周测(6)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