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是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约21310字。

  高三语文试题

  2021.1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选择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写在答题卡对应区域。严禁在试卷上答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从形式上来看,自然文学属于非小说的散文体,主要以散文、日记等形式出现。从内容上来看,它主要思索人类与自然的关系。简言之,自然文学最典型的表达方式是以第一人称为主,以写实的方式来描述作者由文明世界走进自然环境那种身体和精神的体验。

  从理念上来说,自然文学放弃了以人类为中心的观念,提出了旨在倡导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土地伦理”。“土地伦理”语源自利奥波德的《沙乡年历》(1949)。利奥波德以一个生态学家的学识,讲述了土地金字塔、食物链等原理,说明人类只是由土壤、河流、植物、动物所组成的整个土地社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社区中,所有成员都有其相应的位置,都是相互依赖的。在生物进化的长途漂泊之旅中,人类只是与其他生物结伴而行的旅者。无论人类有着何种企图,自然永远会自行其道。为了跟自然同步,人类必须把自己与自然合为一体。他要人们“像山一样地思考”,即从生态的角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保持土地健康的角度来思考,培养一种“生态良心”。美国文学教授及评论家谢尔曼??保罗则把旷野里淳朴的自然景色之组合视为当代人类成功的标准,他在《为了热爱这个世界》中写道:“我扶着铁锹,眺望湖面。此时,天色渐暗,飞云急渡,芦苇轻摇,这是一种纯属自然的美丽风景。我领悟到我所成就的必须顺应和属于眼前的这种组合。”在自然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由人间的亲情延伸向对大地的热爱,大自然中的宁静与定力又作为一种心灵的慰藉反馈于人间。我们不妨可以说,自然文学将人类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类之间的亲情浑然一体,将土地伦理转化为社会伦理,将对大地的责任转换为对社会的责任。

  其次,自然文学渗透着强烈的“荒野意识”。在自然文学中,对荒野的看法和认识贯穿始终。爱默生指出:“在丛林中我们重新找回了理智与信仰。”梭罗声称:“只有在荒野中才能保护这个世界。”另一位美国自然文学作家奥尔森认为,我们每个人的心底都蕴藏着一种原始的气质,涌动着一种对荒野的激情。从理性上而言,荒野是人类的根基,是使现代人意识到他与自然界关系的提醒物,只有保持土地的健康,才能保持人类文化的健康。从感性上而言,荒野寄托着一种情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因为心灵格外需要野生自然的滋润。

  正是基于上述理念,自然文学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文学以人类为中心的传统观念以及传统文学中战争、爱情与死亡那些经久不衰的话题,大胆地将目光转向自然,把探索与描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视为文学的领域并作为写作的主题。文学作家访问的对象,如梭罗所说:“不是一些学者,而是某些树木。”在自然文学作品中留下的,不仅仅是作者的笔迹,而且还有他们的足迹。这种与土地接壤的文学有着一种自然清新、别具一格的魅力。

  (摘编自程虹《寻归荒野》之《重述土地的故事》)

  材料二

  何谓自然文学?把自然作为书写对象的文学作品皆可称之为自然文学。自然文学关注的不是自然本身,也不是自然背景中的人,而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在自然文学中,人不一定是主角,但自然一定是主角。这个主角表现在自然的坚韧与野性,自然的爱与美,自然的神秘与传奇上。

  在一定意义上,自然文学与生态文学几乎就是同义词,但还不能说自然文学就是生态文学。生态文学是现代意义的词,在《诗经》与唐诗宋词里找不到。而自然文学是与文学同时产生的。《诗经》开篇就是写一只落在河滩上的鸟,翘着尾巴仰着头,“关关”地叫——这不就是自然文学吗?《诗经》总共305篇,言及动物和植物的就超过两百篇。唐诗宋词里的动物、植物就更多了。自然文学与生态文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作品是否有自觉的生态意识。

  唐代诗僧寒山的诗,得到日本人、韩国人,甚至美国人的推崇,固然有其道理,但还不能称其为生态文学。寒山的诗最初是刻在树干和石头上的。“人问寒山道,寒山路不通。”“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淅淅风吹面,纷纷雪积身。”寒山的诗,多为对山林生活的描写和吟咏,拙语俱巧,俗语俱趣,劝善戒恶,富于哲理。然而,尽管如此,还很难在他的诗中发现那种“自觉的生态意识”。我们对寒山不必苛求,不能用今天的尺子去衡量过去的一切。

  现代生活制造着垃圾,制造着污染,也制造着浮躁、焦虑和惶恐。自然文学提醒我们自然法则不可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年12月23日李青松《自然文学垫高人的精神世界》)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在土地伦理中,人类与大自然的感情可以双向转换,人类应培养一种“生态良心”来顺应与自然的关系。

  B. 自然文学作家把自然万物作为访问对象,他们以自己的双脚感悟荒野、大地、山林鸟虫,人不再是主角。

  C. 寒山的诗多歌咏山林,但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因为没有“自觉的生态意识”,他的诗不能算是自然文学。

  D. 现代生活穷奢极欲,阴阳错乱,自然文学随其弊端而产生,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现代世界的扭曲与堕落。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如果要保持与自然的和谐,那么只有与其他生物结伴而行,与自然相互依赖,因为人类只是整个土地社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B. 相对传统文学中包含的战争、爱情、死亡等这些经久不衰的话题,文学还应涉及人所赖以生存的自然,要探索与描述人走进自然的体验。

  C. 美国作家缪尔陷入人生低谷重见光明后,在美国西部森林和荒野中感悟到自然的美,寻找到心灵的慰藉,因此荒野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D. 自然文学满蕴美感,这种美体现在“关关雎鸠”的美妙叫声中,体现在苏轼的“门前万竿竹”上,还包含爱默生提到的“理智与信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山东省德州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末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