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高一语文创新班试题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高一语文创新班试题,以下是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高一语文创新班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高一语文创新班试题

共23题,约11700字。

  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高一语文 创新班

  (命题人: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中国美学的问题之一在于,依托现代性知识型的生成而产生的具象而精致的身体审美感

  性如何与逐渐被挖空和风干的中国古典心性传统重新接通。当来自现代性传统的交响乐、芭蕾舞、话剧、油画等不断挤压古典式琵琶、戏曲、水墨画等的生存空间,并迫使其面向现代性而寻求转化时,由此产生的新的身体审美感性又该如何去与业已变得水土不服、气息奄奄的中国古典式心性传统相匹配呢?显然,中国古典式心性传统本身的现代性转化也同样变得 重要而又急迫了。中国人的现代性身体感性文化必须和只能与中国入的现代性心性文化相匹配。蔡元培在“五四”时期倡导“美育代宗教”时的致命疏忽在于,多满足于身体感性的现 代性转化而少关注心性传统的现代性转化,而后者更具重要性。

  今天,在追究这类问题时,不妨重温六朝宗炳《画山水序》的观点:“夫以应目会心为

  理者,类之成巧,则目亦同应,心亦俱会。应会感神,神超理得。”“万趣融其神思。……畅神而已。”宗炳在此倡导的“应目”“会心”和“畅神”三环节的整合相应之说,在清代叶燮的主张“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中获得回应。在宗炳与叶燮两人之间略作比较,“应目”与“感于目”“会心”与“会于心”之间单从字面上看是无甚差别的,只是宗炳的“畅 神”显示了对一种积极的深层心灵至乐的发现和肯定。

  这使我想到,美学在当代要继续处理现代中国悬而未决的问题:中国人的身体感觉与心

  灵鉴赏如何完美融合?在这个意义上,美学在当代可以成为一门身感心赏之学,实现身体感觉与心灵鉴赏的融合。冯友兰指出:“哲学底活动,是对于事物之心观。……艺术底活动, 是对于事物之心赏或赏玩。心观只是观,所以纯是理智底;心赏或赏玩则带有情感。”这里被叠用的“心赏”与“赏玩”,实际上正是指心灵的情感游戏,与康德有关想象力的自由游或之说相通。艺术作为心赏,在这里应是指一种在身体感觉中满足心灵提升需要的自由游戏。这里的身体感觉是说,当前全媒体时代或互联网时代为满足人们的身体感觉提供了越来越充

  分的技术条件,致使人们无节制地冒险持续开发并放纵自己的身体感觉的满足。而这里的心灵鉴赏则是说,正由于此,人们诚然必须依靠身体感觉去证明自己,但更需从身体感觉层面升华到心灵鉴赏层面,直到回归于心灵的宁静。由此可以获得美学存在的当代理由:通

  过关学去探究身体感觉与心灵鉴赏的协调问题,也即透过身体感觉而实现心灵归于宁静 的途径。

  这种身体感觉与心灵鉴赏的协调,在当前具有必要性。张世英发现,现代西方艺术有两

  个特点:一个是重感官美,声色之美;另一个是“为艺术而艺术”,重视声色之美,可是单纯感官娱乐没有深层内涵。这为西方后现代艺术所批判,强调艺术要深入生活里面。但后现代艺术完全丢掉感性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针对这种偏颇,他提出一种主张:艺

  1

  术生活化、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就是艺术、文艺要深入到生活里面去,要和现实相结合。生活艺术化就是要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到艺术水平,生活要超越现实。”他主张讲声色之美,但声色之美也要看它背后有没有精神支撑,有没有背后的意义,有没有它深层含义, “艺术生活化既不能离开感性美,又要讲精神境界的支持,这才是我们应该提倡的艺术生活

  化,生活艺术化。”这就是说,一方面艺术要从现实生活的沃土吸纳生气,另一方面生活要 按艺术的精神境界去提升。这等于就美学中身体感觉与心灵鉴赏之间的协调提供了一个可能

  的解决方案。在当前全媒体时代或互联网时代条件下,中国美学更需要探索出从身感而上升 到心赏之境的途径。

  (摘编自王一川《通向身感心赏之学》) 材料二:

  中国当代美学建构的理论来源或根据大致有四个:第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如实践美学、

  客观美学等;第二,现代西方哲学思潮,如直觉美学、生命美学、超越美学、体验美学等; 第三,现代西方心理学、艺术中心论,如心理美学、艺术美学、否定美学等;第四,中国传统哲学,如意象美学、伦理美学、和谐美学、和合美学等。

  中国当代美学只能或应当是新实践美学,即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出发,以完整的人为

  目的,充分吸纳现当代中外美学的优秀成果和中国古代以“天人合一”为核心的美学观念建构的新实践美学体系。新实践美学也可称为人生美学。这一美学既克服实践美学的唯理性倾向,又克服了后实践美学的非理性的倾向。这一美学将使完整的人和人的本质的全面复归。 在这一美学体系中,审美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又表现为层次的差别。基础层次呈现为感性的形而下的意象状态,最高层次则显现为理性的形而上或超越性的境界状态。这里的“境界” 既有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之意,又有中国传统哲学的“天人合一”之意,更有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本真”之意。

  (摘编自邹其昌《对当代美学问题的思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身体审美感性伴随现代性知识型的生成而产生,它需要与中国古典心性传统相接通,

  才能既有身体感觉的满足,又有心灵的提升。

  B.身感心赏之学在当代仍然有存在的理由,因为当前中国人的身体感觉与心灵鉴赏相脱

  节,人们只追求感官享受而忽视心灵提升。

  C.文章提倡艺术生活化,就是说艺术必须深入生活,要从现实生活的沃土里吸纳生气,

  同时要按照艺术应有的精神境界去提升生活。

  D.邹其吕认为,在新实践美学体系中,审美具有层次的差别,基础层次呈现为理性的形

  而上的意象状态,最高层次体现为超越性的境界状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身体感性和心性传统都需要向现代性转化,蔡元培倡导“美育代宗教”注重身体感性

  的现代性转化而较少关注心性传统的现代性转化。

  B.宗炳所说的“畅神”是欣赏活动中深层的心灵至乐,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愉悦,单纯追

  求声色之乐的身体感觉无法达到这样的审美境界。

  C.王一川强调,当代美学要探究身体感觉与心灵鉴赏的协调问题,目的是鼓励人们要做

  2

  到身心一致,奋发有为积极向上,防止人格分裂。

  D.审美活动中,如果仅仅追求声色之美,那是形而下的意象追求,只有通过声色之美而

  感悟到背后的精神力量,才是形而上的境界追求。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真正属于“心灵鉴赏”的一项是(3分)( )

  A.鉴宝现场,专家当即为群众的每一件文物报价。

  B.看油画《父亲》,仿佛闻到人物身上的烟叶味。

  C.看电影《三打白骨精》,为六龄童的演技叫绝。

  D.看科幻电影,对人说:“全是编的,莫当真。”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身感心赏之学”下一个简要定义。(4分)

  5.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本,完成6~9题。

  父 归 (节选)

  [日本]菊池宽

  (简朴的中等家庭。傍晚时分。母亲阿贵和儿子贤一郎、新二郎、女儿阿胤一起吃饭。

  突然门被人打开了,面容憔悴的宗太郎走进屋。贤一郎和母亲的脸色顿时大变,异常激动。 新二郎和阿胤睁大了眼睛望着来人。)

  母亲:啊,是你!你真是大变了啊!(对孩子)孩子们,他是你们的父亲。

  新二郎:是爸爸吗?我是新二郎。

  父亲:啊,已经长成棒小伙子啦!我走时你还是个站都站不稳的……

  阿胤:爸爸!我是阿胤。

  父亲:我听说过生了个女儿,长得多秀气啊!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运河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学情调研高一语文创新班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