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以下是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共23题,约11500字。

  大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

  本试卷共 23 题,共 150 分,共 8 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 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礼与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了现代社会更甚。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很多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

  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在一个变迁很快的社会,传统的效力是无法保证的。所应付的问题如果要由团体合作的时候,就得大家接受个同意的办法,要保证大家在规定的办法下合作应付共同问题,就得有个力量来控制各个人了。这其实就是法律,也就是所谓“法治”。

  法治和礼治是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礼治与以个人好恶维持的所谓的“人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二:

  思想家王夫之曾感叹说: “人死于法犹有人怜,死于礼其谁怜之。”可见礼的内在性力量和社会道德舆论的压力是多么大,违法的不一定违反礼。而礼是更为人们所认同,所不可逾越的规范。

  回到费孝通的礼的概念,我觉得他说的“礼”在某种程度上是道德的仪式化,其实包含了社会习俗和道德规范。在西方文化里,没有“礼治”这个概念,这个概念是费孝通的独创,但不能很好地区别出道德与“礼”,这两者都在演变,符合礼的是否就符合道德?不符合礼的是否就不符合道德?这些显然与一个社群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有关。

  (摘编自陈心想《走出乡土——对话费孝通<乡土中国>》)

  材料三:

  费老在《乡土中国》中对礼治与法治、法治与人治的概念进行区分时,他所谈及的是狭义的礼,即儒家意义上的“礼”,而“礼治社会”也便成了与法治社会相对立的“无法”社会。他提出,以“人治”的概念与“法治”相对应是不妥帖的,因为法治其实也是“人依法而治”。与“法治”相对应的概念应是“礼治”,二者的区别在于维持秩序时所依靠的力量。

  但是,当费老进一步说明乡土社会中“礼治”的自主性和自足性时,他又在礼与传统之间划上了等号,认为“礼是传统”。而所谓传统就是社会所累积起来的经验,它一代一代地进行传承,以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的生活需要。显然,费老这时所言之“礼”已非儒家之“礼”,而是社会人类学意义上的“乡土文化”。由“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到“礼是传统”,费老相应地把礼的含义由狭义的“克己复礼”之“礼”,转变为广义的文化传统意义上的“礼”,“礼治社会”的概念也随之由“无法”社会转为指称人类学意义上的传统社会,即依靠传统有效地应对生活的社会。

  在“安土重迁”的乡土社会中,传统的确构成了乡民几乎全部的生活方式。但是,这并不等于说礼治社会就是“无法”的,因为广义的“礼”作为一种地方性、规范性的知识,不仅包括了乡民对于表现为等级序列和纲常伦理的儒家之“礼”的认识,而且也应该包括他们对于已经衍化为其一般行为准则的“法”的理解。而且,所谓“礼治社会”也不可能是超脱于国家法律之外的存在。费老的本意是想强调乡土社会凭借传统便足以应对生活,但当他同时又在狭义的含义上使用“礼”这一概念时,便把“礼治社会”置于与“法治社会”对立的一面,认为它是“无法”的。这是他的“礼治社会”引起人们误解的症结所在。

  (摘编自董建辉《“礼治”与传统农村社会秩序》)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费孝通认为礼与法的区别在于维持规范时所依靠的力量,法需要依靠国家权力推行,而礼则需要依靠传统来维持。

  B.对于安土重迁的乡土社会而言,由社会累积的经验而形成的传统,足以解决所有生活问题,乡民不必知之,只要照办。

  C.乡土社会的人们迷信思想严重,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创造了普通所谓的“仪式”,也就是礼。

  D.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惩罚是由特定的权力加之于个人,而失德、失礼更多的就是受到内心的谴责。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人们的行为看似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秩序,这只是礼治的表象;孔子一再地强调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非天然形成。

  B.“人死于法犹有人怜,死于礼其谁怜之”,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在乡土社会,礼比法更深入人心,被视为不可逾越的规范。

  C.费孝通认为法治和礼治发生在两种不同的社会情态中,因此礼治社会是“无法”的社会,法治社会也不需要“礼”的存在。

  D.从三则材料来看,不同的人对于“礼”的内涵的认识是不完全一致的,礼与法、礼与道德的分界线向来也不十分清晰。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不属于费孝通关于“礼”的阐述的一项是(3 分)

  A.礼是一种行为规范。 B.礼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C.礼是道德的仪式化。 D.礼是传统。

  4.请结合材料内容,给“法治”下一个定义。(4 分)

  5.陈心想和董建辉都对费孝通定义的“礼”提出质疑,请结合材料阐明他们质疑的焦点各是什么?(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 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月夜的美感 [日本] 高山樗牛

  依我所见,构成月夜美感的要素,似乎有三:一是月光,二是这光所照耀的夜的世界,三是夜的光景在观者心中所引起的联想。

  月光被视为一种色彩的时候,和青最相近。月色的青,虽不如海和空的青,然其根色是不失为青的。我们如果在海或空的色中加入若干的暗或淡,就容易想象月光了。既然认为月光的色是青,我们就有把一般的青的色相和感情来一说的必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