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四川省南充高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2019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四川省南充高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2019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以下是四川省南充高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2019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四川省南充高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2019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共22题,约15430字。

  南充高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2019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现在有一种看法,认为鲁迅毕生都在批判传统文化,以他为代表的激进思潮造成了传统文化在五四时期的断裂。这种观点表面上好像是有根据。的确,鲁迅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是非常深刻的,有时候他的批判态度是非常偏激的。

  五四时期,鲁迅一谈到旧制度,旧文化,就深恶痛绝,有时候他把话说得很绝。他曾说:“无论是古是今,是人是鬼,是《三坟》《五典》,百宋千元,天球河图,金人玉佛,祖传丸散,秘制膏丹,全都踏倒他。”不可否认,在对待传统这个问题上,鲁迅的确采取了和惯常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那种叛逆的评判,这让人震惊,又让人清醒。

  在《狂人日记》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从来如此,便对吗?”这是狂人的话,其实也是鲁迅的质疑。对于普通人来说理所当然的事,鲁迅会质疑,他可能有独特的发现。清朝乾隆年间花了13年时间修的《四库全书》,一般人都认为这当然是一个伟大的文化建设工程。但鲁迅却认为,这种编书的行为也是一个文化的“统制”,是以胜利者的看法来批评和征服汉族的文化和人情。因为清朝的文字狱、烧书也是与编《四库全书》同时进行的。当时在《四库全书》之外,被列为禁书的一共有13 600多种,烧掉了15万册。鲁迅得出一个结论:“官修史书往往把历史上的真实给抹去了,这就是所谓篡改历史,强迫遗忘。”

  这样的例子在鲁迅的作品里比比皆是。鲁迅对传统始终是采取一种怀疑的态度,他用另外一种眼光,透过历史的本质重新去思考,去评判。这种逆反式的评判,它给人一种警醒,使人挣脱被传统习惯所捆绑的思维定势,揭示真实,正视传统文化中那些不适合我们时代发展的腐朽成分。

  现在也有些学者在批判鲁迅,认为鲁迅提倡不要读中国书。鲁迅在《青年必读书》里说:“中国书虽有劝人入世的话,也多是僵尸的乐观;外国书即使是颓废和厌世的,但却是活人的颓废和厌世,所以主张少看和不看中国书,多看外国书。”只看这个言论,似乎太绝对了,但问题是,当时正逢五四落潮以后政府主张重新尊孔读经,所以鲁迅提出少看中国书。这是特定语境中的文学表达,其中蕴含着鲁迅的一种整题感悟。

  我们读鲁迅的时候,不要逮住他一句话,就认定这是一个论文式的结论,实际上这是一种批判式的文学表达。他不是写学术论文,他写的是杂文,他是文学家。传统文化中有精华的,也有糟粕,不能笼统地褒或者贬;但当传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严重牵绊着中国社会进步的时候,鲁迅那个时代的人就要冲破这个铁屋子,就要采取一种断然的态度,所以说话比较偏激。他认为在中国如果不大声疾呼,用决绝的,而不是温吞的态度去告别旧的时代,那是做不成事的。在中国做事,用他的话说,是“搬动一个桌子都要流血”。

  这大概就是五四启蒙主义那一代人比较激进的原因,这是文化转型期的一种现象。

  把古代传统文化作为整体来看待,鲁迅是全盘否定的,他不讳言自己是激烈的,这是他的一个策略。但鲁迅不是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他有学者冷静和严谨的一面,他在批判传统的同时,也用大量的精力在整理、研究、分析传统文化,发掘其中有活力的东西,可以借鉴的东西,可以转化的东西。鲁迅一生用了差不多30年的时间,整理了22部古籍。20世纪20年代他在北大上过中国小说史这门课,他写的《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到现在还是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化研究的标杆性著作。

  (节选自温儒敏演讲《怎样读鲁迅的作品?》,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以鲁迅为代表的激进思潮导致了传统文化的断裂,这是文化转型时期的一种现象。

  B.鲁迅的偏激,是因为鲁迅是文学家,不能用论文式的表达而采用了文学式的表达。

  C.和人们惯常的定势思维不同,鲁迅对传统文化的确采用了一种偏激的批判性态度。

  D.虽然鲁迅并不是一个历史虚无主义者,但他对传统文化确实是持全盘否定态度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章就如何看待鲁迅的偏激这一问题从现象、原因到意义层层深入地进行了分析。

  B.文章运用举例与对比论证,证明了鲁迅的质疑与批判态度常常让他有独到的发现。

  C.文章旨在提醒我们,要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理解鲁迅的作品,理解鲁迅的批判性。

  D.文章从文章体裁与历史环境两个角度,分析了鲁迅杂文中的偏激态度产生的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正是因为有怀疑与批判的态度,鲁迅才能透过历史的本质重新去思考和评判,并发现传统文化中的腐朽成分。

  B.我们现在倡导传承并弘扬传统文化,是因为今天传统文化不再是阻碍社会进步的力量,而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C.鲁迅建议青年人少看中国书,是出于对当时社会倒退思潮的愤激,他批判传统文化,是因为渴望中国社会进步。

  D.鲁迅在批判传统文化糟粕的同时,也整理并发掘了其精华,这一点和他在《拿来主义》中所表达的态度是一致的。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劳动教育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但落实到教育教学层面,具体要怎么做,如何见成效?记者近日专访了92岁高龄的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

  文汇报:在五育中,劳动教育被一些老师认为很重要,也最难,但一度不被重视,您觉得这个难题的症结在哪?

  于漪:从事教育的人,秉承正确的理念是最重要的。教育,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四川省南充高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2019级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