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重庆二十九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一年级语文半期测试题

重庆二十九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一年级语文半期测试题,以下是重庆二十九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一年级语文半期测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重庆二十九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一年级语文半期测试题

共23题,约10870字。

  重庆二十九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一年级语文半期测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7分)

  人与自然的交流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从自然中索取物质,维持生命,同时又从它身上感悟美感,培养审美能力。

  大自然靠什么给人以美感呢?它蕴含有许多美的要素,如: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等等。这些要素我们在人类的精神产品中,如小说、戏剧、绘画、音乐中都可以找到,而在大自然中早就存在,并且更为丰富。这些东西再简化一点就是三样:形状、颜色、声音。形、色、声这三样基本东西经对称、和谐、奇巧等等的变化组合,就出现无穷无尽的美。美的要素在自然中最多,远远多于人为的创造,所以艺术强调师法自然,杜甫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刘海粟十上黄山“搜尽奇峰打草稿”。

  客观的景物和人怎样沟通、交流、融合而共同创造一件艺术品呢?是通过人与自然的交流,通过艺术家的观察,再创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是通过眼睛观察,内心思考,经过一番酝酿吐纳之后才加工出来的。这些要素作用于人,从而激活人的美感。激活人的美感有三个步骤。一是以美形引人,二是以美情感人,三是以美理服人,由形及情及理。我们看到鲜艳的花朵,奇伟的山峰、行云流水,这些美好之物就会被吸引。不论是人还是山水,只要美,人就喜欢。有学者研究动物也有趋美厌丑的本能。不过与动物不同,人能将这种美感上升到感情,并形成一种定式,于是相应于景色的明暗便有心情的好坏,物象之异可转化为精神之别。小石潭的凄清,荷塘月色的宁静,范仲淹所谓物悲物喜。这就是意境。 

  人们还只满足于自然中的形向主观的情的转化,又进而求理。因为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中也能找到相似的形象。它们灵犀一点可相通。如山之沉毅,海之激荡,云之多变等,人们从美的形、色、声中不但可以悟到美好的情感,达到美好的意境,还能悟出一种哲理的美,逻辑的美。周敦颐见莲花就悟出“出淤泥而不染”的做人之理;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讲做学问的理。又像练气功常说的精、气、神,炼精化气,炼气化神。在散文写作上就是美的三个层次:描写美、意境美、哲理美。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山、水、树、木、草、石都有产生美感。大自然如人群一样。美人罕见,好景难求。因为美是一种巧合。不管人,还是自然,是由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组合而成,最佳的组合机会只有那一瞬。在人,便有倾城之美,绝代佳人;在景,便有了奇峰秀水、天下胜境。贵州的黄果树、天星桥就是这样的。自然美景不可多得,不能再造。我们都知道文物古迹很珍贵,就是因为宏观世界不能重复,自然美景也是这样,失去了就永不再来。滕王阁被火烧了,只有到《滕王阁序》里去体验“滕王阁独为第一”的气象了。只有保护才能开发,开发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旅游开发,卖门票挣钱,拉动消费这是物质方面的开发。把山水的美感挖掘来,转化为文、诗、歌、影、画等艺术品,提高人们的审美,这是精神方面的开发。为什么名山名水名人去得多,因为它的审美价值大,便于开发成精神财富。过去讲人战胜自然,现在我们讲人与自然和谐这是一种进步,但这只是一小步,是物质层面的生态平衡,其实下面还有精神层面的交流,审美方面的挖掘利用。一个小康社会,除了物质的充裕,还得精神丰富,精神财富中审美是一大内容。

  大自然就是一个最大最好的美育课堂。山水会像绿树释放氧气一样,不停地为我们释放美感,会像书本润泽我们的心田一样,不停地润泽我们的灵魂。这山水中一树一石都是一个普通的教员,而那些名山名水就是特级教授了。我们要永葆一种崇敬、虔诚之心,向自然汲取美感。这是更高层次的人与自然的和谐。

  (摘编自梁衡《山水为何给人以美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对称、和谐、奇巧、虚实、变化、新鲜都是大自然中美的要素。

  B.不论是人还是山水,观察者都能从中获得美感并能上升到感情。

  C.哲理本身的逻辑美,在自然界中能找到相似的且可相通的形象。

  D.山、水、树、木等物的美是由无数因素随机地排列组合而成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举刘海粟十上黄山的事例,说明艺术强调师法自然的道理。

  B.引用刘勰的话“目既往还,心亦吐纳”,说明美感产生的过程。

  C.举周敦颐见莲花悟得做人之理事例,说明诗歌能蕴含哲理的美。

  D.引用韩愈的话“滕王阁独为第一”,说明当年滕王阁的壮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自然万物给人以无穷无尽美感的原因,就是其包含着对称、和谐、奇巧等美的要素。

  B.在小说、戏剧、绘画、音乐等人的精神产品中存在的所有美的要素都可以在自然中找到。

  C.艺术家强调的“师法自然”,是指进行艺术创作要从自然中获取美的要素及创作的灵感。

  D.自然美景是由各种因素随机排列而成的,它们不可多得,不可再造,失去了就永不再来。

  4.下列选项,最能体现事物的逻辑美的一项是(   )(3分)

  A.朱自清漫步月下荷塘,受用“无边的荷塘月色”,获得了宁静之美。

  B.范仲淹《岳阳楼记》中写人们登岳阳楼观景时产生的或悲或喜之情。

  C.苏轼游庐山西林寺而感悟出“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D.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写出梅花的气质风韵。

  5.人为什么能从自然中获得美的体验?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说明。(5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18分)

  秤 匠

  李笙清

  从我懂事的时候起,老镇上就有一个专门做木杆秤的铺面,招牌上写着四个大字“韦记秤店”,黑漆描金,古色古香。韦家祖籍四川,据说还是19世纪末逃荒来到我们这边的,就此在老镇落地生根,开枝散叶繁衍开来。

  韦家秤店是祖传的手艺,男女都传,但从不传于外姓。

  童年时,我经常到秤铺玩耍,韦老师傅一脸的白胡须。他的一个孙子狗娃跟我同年,关系十分要好,七岁就开始学做秤,屁股上没少挨爷爷的竹板。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重庆二十九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高一年级语文半期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