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是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

共22题,约24110字。

  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

  语文

  本试题卷共8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我国生态美学的研究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构建更加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要求的生态美学理论体系,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理论支持。

  生态美学研究要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出发点。20 世纪工业文明持续发展,在为人们带来快速的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日益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重点,生态美学作为一种美学形态也由此产生。可见,生态美学自产生之日起便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目标和发展驱动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要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推进。在理论上,生态美学的理论建构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为基石,建构生态友好型美学;在实践上,要将生态美学的目标落实到美丽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美丽中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断战略,可以从治国理政的角度为生态美学提供发展机遇和实践天地;生态美学话语形态的发展和完善,可以从方法论角度为美丽中国建设提供智慧支持。

  生态美学研究要以推动实现人民的美好生活为落脚点。随着我国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过去的“吃饱穿暖”需求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越来越关注饮用水、大气质量等生态问题。引导绿色变革,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便是对人民诉求的回应和落实,是一项涉及民生的重要工程。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绿色福利,造福子孙后代,实现美好生活,使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我们党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的决心。因此,生态美学的研究要以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为前进方向。在审美观念方面,生态美学应培育人们正确的审美观念,丰富人们对自然事物的审美体验,从而引导人们践行绿色生活方式;要努力从审美方式上消除人类中心主义的影响,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理念深入人心,从而避免某些违背生态平衡的审美偏好。在生态实践方面,生态美学要从理论走向现实,走向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将各种事物包含于“生态”之中,不再局限于对自然事物、人工景观的审美研究;将目光投向城市、郊区、社区、公共基础设施等领域,从而消解人与自然的区分和对立;将生态美学与景观设计、园林规划等学科相融合,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处处感受到生态之美.

  生态美学研究还应大力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无论是“不违农时”“万物齐一”的思想观念,还是“风调雨顺”“瑞雪兆丰年”的民间智慧,都围绕着“生”与“和”展开,体现了我国传统思想中对生命孕育、繁衍的珍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强调。这种原生性的生态智慧绵延至今,深刻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经典诗句,“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治家格言,这些质朴睿智的自然观,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当前生态美学发展应在理论研究过程中不断“回望”经典,从《周易》《老子》等经典著作中寻找理论滋养,积极主动地挖掘散落于传统哲学中的生态美学观,更深层次地发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从而为生态美学的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

  (摘自胡友峰《生态美学的建构路径》,《光明日报》2020年05月25日13版,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工业文明持续发展背景下世界人民对生态危机的关注,催生了生态美学这一美学形态。

  B. 违背生态平衡的审美偏好是工业文明的产物,直接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C. 生态美学理想的实现,需要正确的审美观念,也需要生态美学指导下的城市建设等实践。

  D. 中国传统文化珍视生命孕育、繁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极富生态智慧。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从出发点、落脚点和对传统生态智慧的发掘三个角度,探讨了生态美学的建构路径。

  B. 文章论述推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时,阐释了生态美学和美丽中国建设相互促进的关系。

  C. 文章第三段基于满足人们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诉求,探讨了推动生态美学研究的努力方向。

  D. 文章末段引用的内容,旨在论证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美学观具有理论优越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国家湿地公园等实践活动,体现了人类对自然价值的认同,符合生态美学的理念。

  B. 人类中心主义的审美方式严重压缩了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是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的根本性因素。

  C. 有了生态美学理论的指导,就能消除人与自然的区分和对立,建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

  D.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藏着体系化的生态智慧,其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生动注脚。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和归纳概括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不要死抠字眼。

  B项,“直接导致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说法错误。原文中说的是“20 世纪工业文明持续发展,在为人们带来快速的物质财富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危机日益成为世界人民关注的重点”,并没有说“直接导致”生态环境问题,选项的说法于文无据。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包括以氮化镓(GaN)为代表的宽禁带1II族氮化物、以碳化硅(SiC)为代表的宽禁带IV族化合物以及宽禁带氧化物,是固态光源和电力电子、微波射频器件的“核芯”,在半导体照明、新一代移动通信、新能源并网、智能电网、高速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消费类电子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正在成为全球半导体产业新的战略高地。

  我国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第三代半导体产业。2015年5月,中国建立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及应用联合创新基地,抢占第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语文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