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2020-2021学年上期19级第三次素质检测语文试题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2020-2021学年上期19级第三次素质检测语文试题,以下是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2020-2021学年上期19级第三次素质检测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2020-2021学年上期19级第三次素质检测语文试题

共23题,约16170字。

  正阳高中2020-2021学年上期19级第三次素质检测

  语  文  试  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

  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诗经》上说:“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雎鸠鸟“关关”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诗经》“靡室靡家, 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

  “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

  可孔子说“诗可以兴”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 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 富而好礼者也。”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

  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美人迟暮”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就作者方面而言,“兴”的作用既包括见物起兴又涵盖因事象而引起感动。

  B.就读者方面而言,“ 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

  C.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无疑当在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之列。

  D.王国维“为学”境界的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的“兴”的重要作用。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的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

  B.文章既援引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例,论证方式灵活。

  C.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并且重点论述后者。

  D.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

  B.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属于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

  C.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

  D.陆游的《钗头凤》和晏殊的《蝶恋花》,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2020年7月23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踏上征程。 早在2300多年前,屈原就用《天问》发出了对宇宙洪荒、天地自然的疑问。这也是我国行星探测任务“天问”的名字来源。截至2020年6月底,人类进行的40多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完全成功的探测任务只有19次,成功率约43%。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总设计师张荣桥表示,尽管人类在月球探测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但火星全新的环境,需要全新的技术,带来全新的考验。

  科幻小说和电影中,火星绝对是大热门元素。“在火星上开荒种土豆”“将火星作为跳板跃至更深宇宙”……一部部作品散发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不光展示着目前相对成熟或能够预见的科学技术,还勾勒出人类对火星的各式幻想,不断加深着人们的好奇和向往。无论从火星身上发掘出何种奥秘,人类都能从探测中获得对自身命运的启示。倘若地球气候巨变、生物受到严重威胁,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河南省驻马店市正阳高中2020-2021学年上期19级第三次素质检测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