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0年秋季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协作体12月份联考高三语文试卷

2020年秋季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协作体12月份联考高三语文试卷,以下是2020年秋季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协作体12月份联考高三语文试卷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2020年秋季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协作体12月份联考高三语文试卷

共23题,约13350字。

  2020年秋季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协作体12月份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0年12月14日下午14:30—17:00 试卷满分:150分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自有人类社会以来,人就开始在自然美的环境下努力追求自身的美,并不断从实践中扩展美的范畴。中国古代自有文字记载以来就已经开始对美进行探讨。殷商之后,社会所倡导的是中和为美,所

  谓“八音克谐”、“神人以和”,是见于记载最早的“和为美”的珍贵资料。到了春秋末期,美的内

  容从“中和”转为“以善为美”。这种对美的认识从形式美转为内容的美。以善为美的内容,与孔子和儒学思想关系至密。孔子将人的行为美和思想美统一起来,强调“先王之道斯为美”、“里仁为美”、

  “君子成人之美”等。对于审美的评价,孔子则主张“中庸原则”。如孔子评《关雎》时所说的“乐 而不淫,哀而不伤”这种以善为美、提倡中庸的思想影响了春秋末期及其后两千余年的历史。需要提

  到的是清代古文家姚鼎的观点,姚鼎根据古代阴阳刚柔对立的观点提出了“阳刚之美”与“阴柔之美” 的概念,其对近代乃至现代的美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西方,最早对美探讨的是古希腊的哲学家

  和艺术家。柏拉图就认为美的本质在于理式,而亚里士多德则把美的一般形式规定为秩序、均称与明

  确。18世纪英国美学家荷迎兹提出蛇形线条是最美的线条的观点,认为在优美的形体上,蛇形线最多, 直线最少,并认为直线只是长度不同而缺乏装饰性。从以上中外人士对美的认识上看,美包涵了民族、

  文化、习惯等众多的社会因素。但从总体上看,都力求使之和谐。因此人类的审美观始终是围绕着和谐

  发挥的。

  审美教育一词源于席勒的《审美教育书简》。在该书中,席勒全面提出了审美教育的学说,他把

  审美教育的概念提高到人性和谐发展的高度,并把审美教育与社会团结、和谐与政治自由联系起来,

  赋予审美教育以深刻的社会内涵。我国审美教育思想源于孔子的仁学观。孔子将人的行为美与思想美

  统一起来,是美育思想的萌芽。近代审美教育理论在中国的确立得力于王国维和蔡元培。他们在美学

  和教育学的双重研究中发现了审美教育的重要意义,把美育放在了一个特殊的地位上,确立了我国审

  美教育的理论基础。审美教育随着历史的发展也有其一定的时代性。总体上讲,审美教育就是向受教育

  者施加审美影响,陶冶其性情和心灵塑造美的人格。现代审美教育结合了时代发展的特色,着重培养个 体进步的审美观。以求达到个体与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因此审美教育的任务可以确定为培养正确的

  审美观、审美鉴赏力以及审美创造力。

  (摘编自郭墨浪《浅谈审美和审美教育》) 材料二:

  互联网给美育带来的变化是多方面的,比如它带来的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充实和革新着美育理念; 它营造的虚拟环境改变着美育氛围和组织形式;它作为一种社交工具和艺术手段,催生出全新的文艺

  作品和文艺现象、文化活动和文化群落,更丰富了美育的手段和资源。简而言之,在互联网时代,整  个美育生态正经历着深刻重构。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进一步让生活空间与美育空间相互渗透融合,这对美育整

  体形态产生重要影响。打开手机,连上网络,千里之外的博物馆、艺术馆乃至名山大川近在咫尺,百

  年之前的图像、声响复现于当下;恢弘巨制的艺术杰作细部之精微一览无余;藏于深宫大院的珍品走

  入寻常百姓“屏”,日常景象之美的内涵得到专业解读;静止的美术、书法、雕塑流动起来,流动的

  戏剧、舞蹈、影视却可定格细赏。这不但突破传统美育的空间隔阂、技术限制和观念束缚,而且提升 人们接受美的陶冶时间、频次和黏性。

  随着美育格局在互联网时代的全新开拓,美育所给予人的,除了情感陶冶、品位塑造外,还有人

  类意识、天下关怀以及对文明多样性的尊重、欣赏与接纳。借助互联网构造的“万有相通”世界,美 育超越个人甚至国家,进入到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体悟与思考,致力于为人类面临的普遍情感冲突和

  心灵危机提供方案。从这个意义上说,互联网时代美育生态的重构,为我们把“大美育”的设想变为 现实提供可能,并将最终导向“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理想之境。

  (摘编自胡一峰《构建互联网时代美育新格局》) 材料三:

  一般认为,审美活动中接受者所接受的,除了文本本身的符号意义之外,创作者的道德情操、人

  格修养、艺术品味等也会自然而然的借由文本得到隐性传达,所以,艺术家被寄予的文化期望值是高于普通民众的,艺术家的文化身份被认为是精英性的,艺术家的创作目的在于“高雅”和“经典”,

  艺术的本质是“唯审美”的,目的是超越“日常性”,以此传递给人们超验性的精神体验。但是,网

  络时代赋予了每个人表达的权利,人们的表达途径和言说方式日益多元、日益便宜,之于艺术创作活动而言,只要愿意,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艺术家”——至少能成为一个文本意义的建构者,这种转

  变对艺术活动的冲击十分巨大,艺术家精英性的文化身份急速退却,审美活动与日常生活的边界愈发

  模糊,审美活动由“纯审美”和“唯审美”变成了“泛审美”和“日常审美”,与之前艺术创作追求 经典和高雅相比,审美活动变得日趋世俗与庸常。作为一种文化价值规范,美学的精神性和超验性被

  削平,艺术作品模铸思想、规范行为的伦理规约也遭受了失效。艺术家的艺术创作越是追求高雅,越 显得曲高和寡,在“审美泛化”的语境中,越发显得“异常”。

  (摘编自张爱坤《网络艺术的审美伦理问题研究》)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殷商时代的记载的“八音克谐”、“神人以和”,是最早的“和为美”的珍贵资料。

  B. 孔子主张以“中庸原则”来评价审美,并形成了“以善为美”的审美内容,影响了春秋末期及其后两千余年的历史。

  C. 中外美学家对美的认识都包涵了民族、文化、习惯等众多的社会因素,总体上都追求和谐之美。

  D. 现代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审美鉴赏力以及审美创造力,追求个体和社会进步的和谐统一。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的第二段主要阐述了审美教育的概念、意义和作用,并指出审美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审美鉴赏力以及审美创造力。

  B.材料二提到的美育的理想之境包含“创造美、欣赏美、包容美”等能力要求,只有做到这样,才能

  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协作体高三语文试卷(共8页 第 1 页) 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协作体高三语文试卷(共8页 第 2 页)

  实现“大同美”。

  C.材料三指出,网络时代每个人都有表达的权利,表达途径也越来越丰富,每个人都能成为艺术家。

  D.材料二和材料三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互联网对人类美育产生的影响,两则材料的观点是相反相成的。

  3.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村口张妈将她和小孙女的日常生活片段上传至网上,积累了2万多粉丝。

  B.学生们通过老师的电脑“云参观”国外的名胜古迹。

  C.多数短视频平台只要绑定手机号即可注册成功,拥有账号,上传视频。

  D.小美经常以直播的方式展示她的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

  4. 请简要概述材料二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思路。(4分)

  5.材料三指出网络时代的艺术审美存在什么问题?结合生活实际,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核心举措是什么?(6分)

  咚咚咚,的确有人敲门,他答应着却没人进来!

  这是一个新问题,这个问题困扰着他,令他百思不得其解。他突然想,这是否预示着什么?难道自己的身体出了什么问题?他迷迷糊糊地闭上了眼睛。

  下午,他让秘书和司机统统回家休息,自己步行走到了大街上。因为是星期天,大街上人流

  如潮,广场上有人唱歌有人跳舞,其乐融融。从振兴路到光明路……路过大大小小的农贸市场,超市……走到一条小街的拐角处,从“兰州拉面馆”飘出的香味直往他的鼻孔里钻。这时他才感

  觉累了,也饿了,原来转着转着不知不觉太阳下山了。

  “大碗,还是小碗?”拉面师傅热情地招呼他。

  “大碗吧!”他随口应着,随便找了个凳子坐下。

  很长时间没吃拉面了。一番狼吞虎咽,吃完摸出钱夹,才发现没带现金,只有几张各种各样的卡。他当时就有点为难。

  “不好意思啊,没带钱,能刷卡么?”他扬扬几乎空空的钱包。

  “算了!看你穿得忒体面就是兜里没有钱,肯定是个模范丈夫——算我请客了!”拉面师傅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敲 门

  秦兴江

  笑哈哈地说。

  “我回去让人给你送过来,要算上利息。”他也爽朗地笑。

  “嗨,不就是一碗面嘛!”拉面师傅挥挥手。

  外面街灯全亮了,好美的夜景啊。他有多长时间没到街上走一走了?一碗拉面就把肚子撑得

  咚咚咚,办公室的门很清晰地响了三下。

  “请进——”他从思索的专注中回过神,大声应道。可等了好一会,却没人进来。最近,他

  经常在冥思中听见有人敲他的门。有好几次,越是在他精神高度集中思考问题时,这种敲门的声音越是急促。他记得自己没上锁,这是怎么回事呢?起身去拉开门看,门外并没有人。

  “刚才有人找我么?”他打电话问隔壁的李秘书。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2020年秋季湖北省黄冈市部分普通高中协作体12月份联考高三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