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福建省南平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综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南平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综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是福建省南平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综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福建省南平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综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共22题,约24490字。

  南平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综合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题卷共10页,22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理学家张载之志堪称具有崇高的学术担当,然而“尊德性而道问学”的思想方法注定了理学家们没有也不可能“为万世开太平”。

  理学的最大弊端就是虽有学术担当,也不乏人文情怀,却没有科学精神。比如,理学家们将“天地”解释为尊卑等级关系,宇宙万物也都有尊卑等级,如天冠地履、星空列阵、大雁成行、羊羔跪乳等都反映尊卑等级,然后依据“天人合一”论证三纲五常符合“自然之理”。这种缺失科学精神的“人文情怀”会带来很大的负面作用,甚至造成了“以理杀人”的社会现象。宋元之后,理学占据社会思想意识的统治地位,而中国古代文明却从鼎盛走向衰落。在应对民族内争或外敌入侵方面,中原政权的统治者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与时俱进、改革变法、富国强兵的欲望、能力和进程都受到四书之学的严重抑制。当西欧的精英们致力于创新文化、发展科学、变革社会的时候,中国的精英们却把“为往圣继绝学”“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当作“为万世开太平”的灵丹妙药,大大延误了中国的发展。当下,有些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也是人文情怀有余、科学素养不足,研究中不注重证据,一些研究成果在形式逻辑上经不起分析,至于历史逻辑、辩证逻辑就更谈不上了。正是由于缺乏科学素养,一些观点明显简单化,一些观点甚至可以说有害无益。可见,缺失科学素养的人文情怀会带来很多问题。

  近年来,学术界和学校一直强调人文情怀的培养、道德的培育,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只是强调道德教育、国学教育,而没有把培养科学素养摆在重要位置,不注重培养学生的现代精神,那就会出现很多偏差。

  就立人而言,立德无疑是最重要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培养德以及培养什么样的德。科学素养的精髓是实事求是。可以说,实事求是是人类一切优秀素养之本。一个能将实事求是精神融入灵魂、植入骨髓的人,一般而言其道德情操、人文情怀和其他素养也不会差。因此,我们不能将培养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情怀对立起来,二者之间也不是简单的才与德的关系,某些科学素养其实就是德。从某种意义上说,培养科学素养是培养人文情怀的必由之路和重要手段,培养科学素养的过程必然包含人文情怀教育的成分,也是可以立德的。所以,从小学阶段就应重视科学常识教育,使学生养成基本的科学素养;从小培养学生客观全面看问题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如何强化科学教育、培养科学素养,是新形势下我国教育改革发展需要解决好的重大课题。科学教育搞好了、科学素养提升了,人们才能增强科学思维能力,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而正确对待本民族的历史传统。只有正确对待本民族的历史传统,我们的文化自信才是名副其实、根深蒂固的。

  (摘编自张分田《科学素养是立德的基础》)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认为天地万物存在等级关系并以此阐释三纲五常的合理性,是理学弊端的体现。

  B. 理学之弊不仅造成“以理杀人”的社会现象,而且还阻碍了我国古代文明的进步。

  C. 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密切相关,二者之间对立统一,而不是简单的才与德的关系。

  D. 科学素养的提升,有助于我们正确对待本民族的历史传统,进而坚定文化自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的写作目的,主要是解决目前我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忽视科学精神的问题。

  B. 第二段将中西方精英们进行比较,论证了缺失科学素养的“人文情怀”的危害。

  C. 文章从历史到现实展开论述,既有对历史教训的反思,也有对当下治学的分析。

  D. 第四段着重论述培养科学素养对于立德的重要性,分析逐步推进,逻辑性强。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理学家张载未能实现“为万世开太平”的崇高志向,缺乏科学精神是其根本原因。

  B. 一个人有了实事求是的精神,意味着他已具备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综合素养。

  C. 学校应当加强道德、国学教育,同时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现代精神放在首位。

  D. 就中国当下教育而言,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仍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型时,应先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如本题,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文中圈出相关的句子,再进行比对。

  C项,“二者之间对立统一”是错误的。由原文“我们不能将培养科学素养与培养人文情怀对立起来,二者之间也不是简单的才与德的关系,某些科学素养其实就是德”可知,二者之间不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在线教育,顾名思义,是以网络为介质的教络,学员与教师即使相隔万里也可以开展教学活动;此外,借助网络课件,学员还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真正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工作繁忙、学习时间不固定的职场人而言,网络远程教育是最方便不过的学习方式。

  由于近期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各地相继延迟了大专院校、中小学等的开学时间。不过,停课不停学。既要防控疫情,也不能耽误学业,启用在线教育成为各地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福建省南平市2020届高三毕业班第三次综合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