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河南省巩义四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河南省巩义四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以下是河南省巩义四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河南省巩义四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共22题,约18960字。

  巩义四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阅读和表达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诗意理解世界,是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

  陈鹏举

  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什么总是离不开诗呢?那是因为诗和我们的文化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这个民族把诗意看作自己民族文化的本质。说到底,西方人是用科学的方式来理解世界,而我们中国人则是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这是我们特有的思维方式。

  苏东坡的策论《刑赏忠厚之至论》提到了一个典故:尧统治天下时,手下的法官皋陶要杀犯人,但尧反对了三次,主张不杀。主考官欧阳修特地问苏东坡这个典故的出处苏东坡坦然回答:“何需出处!”他是根据策论的需要,自己编造出来的。还有个例子是《史记》。《史记》是司马迁写的史书,但鲁迅对它有这样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里鲁迅非常含蓄地指出,《史记》其实不是真实的史书,它是散文、是诗。譬如“鸿门宴”,写得如此精彩,所有的细节都栩栩如生,但鸿门宴在历史上有没有如此真切地出现过呢?其实司马迁只是非常合理地写了一段可能是真实的历史。这就是我们中国人,那么重要的一位史学家,也是用一种诗意的方式,在为我们民族留下那样一段可能存在的历史。

  我们中国文化史的核心就是诗意,或者说诗意是中国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为什么诗像梦一样一直缠绕着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我们民族的每个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从小能够读几首诗、背几首诗,因为诗可以说是我们中华民族血脉里的东西。

  纵观我们民族的文学史,应该说它也是一部诗的历史。大家可能很熟悉胡适先生关于文学史的观点,那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这样发展的。但你要知道,当时胡适提倡白话文,他的意思是说文学是发展的、是进化的,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完全是有理由的。为此,他需要寻找一个根据、一个史实,所以提出了关于文学史的这个观点。然而事实上,他的这个观点把中国文学史中诗的重要地位给抹杀了。诗在我们中国文学里,实际上从来都是主导文学的,唐诗不谈,宋也是以诗为主。称苏东坡为诗人他很开心,叫他词人就未必,因为词是诗之余。元明也是如此。到了清代,晚清出现了一批非常优秀的诗人,在文字狱的背景下,这批文人实际上保存了汉文化的经典,清诗用了很多的文学典故,他们把诗写得非常含蓄、非常精彩。即便是小说《红楼梦》它之所以精彩,也是因为它的诗意。整部《红楼梦》,写了许许多多的诗,但曹雪芹是根据小说中每个人的身份在写诗,因此小说中的这些诗并不能代表曹雪芹本人的最高水准。曹雪芹真正以自己的身份写的诗,流传下来的只有两句:“白傅诗灵应喜甚,定教蛮素鬼排场。”这两句诗很明显有“诗鬼”李贺的味道,这也说明曹雪芹本人其实是一个诗人,而且是个非常好的诗人。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鲁迅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可以看出,鲁迅认为《史记》其实是散文,甚至可以说是诗,而不是真正的史书。

  B.根据文章的需要可以編造一些历史事件这属于用诗意的方式理解世界的一种形式,是我们特有的思维方式。

  C.史学家可以通过一种诗意的方式,即合理的想象描写一些历史的细节来完成史书,为我们留下那段可能存在的历史。

  D.诗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诗意或可称为中国文化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这就是前人为我们留下大量诗歌的原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采用先总后分的论证结构,提出中心论点后,再分别从不同角度对论点进行了论证。

  B.文章首段将西方人与中国人理解世界时的不同思维方式进行比较,强调了我们思维的特别。

  C.第二段运用例证法,举鲁迅评价《史记》的例子论证中国史书中都只是可能存在的历史。

  D.文章反驳胡适的观点时,把重点放在清代.有力论证了中国文学史也是一部诗的历史。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从思维方式看,西方人理解世界偏于理性,而中国人理解世界则偏于感性。

  B.《红楼梦》之所以精彩,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说里写了许多诗,很有诗意。

  C.用“唐诗末词元曲明清小说”来概括中国唐以来的文学史,是值得商椎的。

  D.晚清诗人在诗歌理论上已经有了自觉的选择,即诗歌要含蓄,要多用典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一:

  “一座天台山,半部全唐诗。”自钱塘江入绍兴古镜湖,向南经曹娥江至剡溪,最终溯源石梁而登天台山,全长约200公里的“浙东唐诗之路”,留下诗篇无数,天台就是诗路的目的地。《全唐诗》及《全唐诗续拾》收载的诗人2200余人中,先后有近300多人吟诵天台山,留下1300多首诗歌。

  特色小镇建设加快了唐诗“物化”的步伐。天台以北,在琼台仙谷光怪陆离的崖壁上,一首首描绘天台山风光的诗句将人拉回千年前的盛世大唐,以石梁景区为核心,天台“云端•唐诗小镇”呼之欲出;天台以西,唐代诗僧寒山子曾隐居70余年,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河南省巩义四中2020-2021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