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以下是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共23题,约11400字。

  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2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材料一:

  主持人:您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问您,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的呢?

  袁隆平:我们现在 13 亿人口,人均大概一亩三分地;到 2030 年可能达到16 亿人口,人均就只一亩地。我们要修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要扩大,还要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可是人口每年增加1000 多万,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中国人能不能养活自己?所以,我们始终把产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主持人:30 多年前,您还是一个偏僻农村的教师,后来,正是您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想,您的探索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吧?

  袁隆平:唉,几十年了,其间遇到的困难、挫折、失败,真是一言难尽!我的工作地点主要在试验田,常常要到田里去察看,打雷、刮风、下雨时我也去,去观察稻子倒伏不倒伏,观察哪些品种能够经得起几级风,这很重要哩!

  主持人:听说,您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去稻田观察,从 1979 年至今,已经骑坏了八九辆车。除了能吃苦以外,搞科学研究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

  袁隆平:我认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登。              

  (摘编自《袁隆平访谈录》)

  材料二:          

  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

  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他决定选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时,并不知道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但没有成功。这无疑是一道世界难题。况且,他还得顶着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等权威学者的指责和压力。他根据自己的实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他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

  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由此有人嘲笑“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

  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不敢越雷池一步。他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他知道,根据自己直接观察到的一些事实表明水稻具有杂种优势,“无优势论”是没有试验依据的推论,这一推论与自交系的杂交优势现象相矛盾,袁隆平坚信搞杂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从而拉开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幕。

  袁隆平认为,水稻的杂种优势利用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条是进行人工去雄,如果用人工去雄杂交,就得一朵花一朵花进行,产生的种子数量极为有限,不可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再一条路就是培育出一个雄花不育的“母稻”,即雄性不育系,然后用其他品种的花粉去给它授粉杂交,产生出用于生产的杂交种子。然而国内外都没有这一先例,甚至国际上有著名学者断言这“不可能”。还有学者认为,像水稻这样一朵花只结一粒种子的“单颖果作物”,利用杂种优势必然制种困难,无法应用于生产。在独立开展杂交水稻研究很长时间之后,袁隆平才从国外资料中了解到,早在1926年,美国的琼斯就发现了水稻杂种优势现象。最早开展这项研究的是日本的科学家,时为20世纪50年代。此外美国、国际水稻研究所的科学家也相继开始了这项研究。尽管实验手段先进,但都因这项研究难度确实太大,无法在生产中得到应用。

  袁隆平不打算退却,他很清楚他拥有的有利条件是其他国家科学家少有的:进行这项研究,中国有中国的有利条件,中国是古老的农业国,又是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众多的野生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质资源;有辽阔的国土和充足的光温条件,海南岛是理想的天然温室,育种者的乐园;更重要的是我们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可以组织科研协作攻关;有党的正确领导,任何困难都可以组织力量克服。直到今天,袁隆平都对为攻克杂交水稻难关在全国13个省区的18个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大协作感慨不已,认为没有这样的大协作,杂交水稻研究绝不会取得今天这样世界瞩目的成果。

  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花花蕊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两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

  (节选自人教必修一 《喜看稻菽千重浪》)

  材料三: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

  沙漠能长水稻?日前,袁隆平带领技术团队,运用“四维改良”技术,在迪拜热带沙漠种植中国杂交水稻初获成功,让天方夜谭变成现实,作出改善沙漠生态环境、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又一项中国贡献。

  挑战“不可能”,体现的是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近年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我国科技工作者“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从“天眼”探空到复兴号疾驰,从页岩气勘探到“海翼”号深海滑翔,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相继问世。依靠自主创新,不断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中国正走上高质量发展的宽广大道。

  科技创新永无止境。正如袁隆平所说,常常是“跳过一个高度,又有新的高度在等着你”,“要是不继续跳,早晚要落在别人后面”。敢于挑战“不可能”,矢志不移自主创新,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就会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人民日报》社评,2018年06月19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作为一篇人物访谈,主持人详细介绍了袁隆平的成绩,从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因以及探索之路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采访。

  B.三则材料在交代同一人物的探索之路上有许多共同点,如侧重人物的目标明确,人物拼搏过程的艰辛和注重创新及不断突破自己的纪录。

  C.材料一二都反映了袁隆平水稻实验的艰辛与付出,但从材料二中我们也充分感受到袁隆平对杂交水稻研究不断取得成功的信心和自豪感。

  D.袁隆平团队在沙漠里都能成功种植水稻,有着非常非凡的意义,既能为我们解决国内粮食问题带来希望,也能为解决世界粮食危机做出贡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要想走出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就需要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袁隆平就是粮食科技创新的积极践行者,值得我们爱戴尊重。

  B.由于袁隆平已经为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并且我们在粮食生产上注重了走科技创新之路,单就产量而言,我国无粮食之忧。

  C.袁隆平在创新中综合运用已有知识、信息、技能和方法,也提出过新方法、新观点进行科研攻关,说明创新需要有改革意志、勇气和智慧等素养。

  D.抓好农业生产,需要象袁隆平那样主动创新,这为粮食安全提供了保证;因此只有具有创新精神,我们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不断开辟新的天地。

  3.请从文体的角度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如何表现袁隆平的优秀品质的?(4分)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三这则新闻评论的行文脉络。(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6~9题。

  意  外

  铁凝

  ①台儿沟很少有人家挂照片,也很少有人出去照相。镇上没有照相馆,去趟县城,跋山涉水来回五百里。谁家要是挂张照片,顿时满屋生辉,半个村子也不免热闹几天。

  ②山杏的哥哥来了封信,向家里要张“全家福”。信中特别提到,最想念妹妹山杏。他在南方一个小岛上当兵已经两年,走的时候山杏才八岁。

  ③接到哥哥的信,山杏整天催爹妈去县城照相。从春天到秋天。现在,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山东省泰安肥城市2020-2021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