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内测模考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内测模考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是202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内测模考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202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内测模考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

共22题,约25080字。

  202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内测模考

  语  文

  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 准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现实题材戏剧创作难,究竟难在哪里?简单来说,就是故事不好编。我们传统戏曲曾经名为“传奇”,看看那些经典名作,几乎都是表现人物命运的重大变故,如忠奸斗争、爱恨情仇、生离死别等。而现实题材面对的却多是和平岁月、日常工作,又要立足于歌颂,又不能太多暴露生活中的阴暗面,甚至还有真人真事的局限,要出好戏谈何容易?

  究其实质,这就是从“宣传品”到“艺术品”的跨越之难,转化之难。这里既有领导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更有创作者自己的观念、功力和创作态度方面的问题。我们各级领导感兴趣、下力气抓的现实题材戏,基本就是以崇高精神、英雄风采、道德楷模、时代号角、民族脊梁、社会良心等为题材的主旋律戏剧,因为这些戏有明确的宣传教育功能。“宣传教育”与“艺术审美”两者虽有相互融通的一面,但更多的却是矛盾。即使是相互融通的一面,其实也是殊途同归,在实现途径和呈现样貌上是大相径庭的两个范畴。这个问题在理论上本来不是个问题,但在实践中却是个绕不过去的大问题。

  这首先是对作者观念、眼光和功力的考验:你如何以自己独特的思考和发现,超越真人真事,在这类题材中挖掘出富有时代特质、人性魅力的矛盾冲突,编织出具有戏剧张力的人物命运故事?在现实的采访中,往往很难发现真正有价值的戏剧冲突,都是非常琐碎平常的工作,让采访对象谈也谈不出来多少“料”。这就需要我们基于对时代生活的把握和理解,调动我们相关的生活感受和积累,把散碎的素材串联、熔铸、升华,进行典型性的提炼、联想和概括,化为舞台上扣人心弦的故事和人物的命运交响。

  为什么我们很多主旋律戏剧中的英雄形象不受人待见?就是因为不真实、不可信、不可爱,这是最要命的问题。我们往往不能从人性的基点出发来感受人物、刻画人物,而是从一些政治正确的概念出发,英雄人物开口就是脱离普通人性的激情和高调。这怎么能让人入心、感动?

  困境是激发人物精神升华的必需条件和催化剂。田汉、洪深谈到写戏的诀窍时说:“写戏等于挖个陷坑,然后看人物怎么往上爬,爬得上来是喜剧,爬不上来是悲剧。”施勒格尔说:“人性中的精神力量只有在困苦和斗争中才能充分证明自己的存在。”心灵的伟大随痛苦而增长,行动的伟大被困境所激发。这个困境可能是外在的对立力量,也可能是感情上的、道德选择上的困境。没有命运困境,就没有戏剧张力,就无法吸引人,也激发不出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为走出困境的顽强意志和奋力一搏的戏剧动作。

  往往是人的弱点才使人物显得真实可爱,才使戏跌宕起伏。没有缺点的人,有一个最大的、最要命的缺点就是缺乏人性温度,不真实。过分鲜明单一的英雄主题往往成为一览无余的简单乏味。好的文学或者戏剧作品在审美效果上往往要追求某种混沌感。感慨万千而又一言难尽,是一种高品位的审美感受,表现的是人生人性的真味。《重渡沟》中写主人公马海明在过去曾因盲目推广种烟叶给乡亲们造成了损失,让他“把终生的愧悔背负”。他的这种经历,在农村基层干部中有一定的代表性,这一笔虽然着墨不多,却使马海明的形象更真实、更可信,有了一种似乎可以触摸的质感。

  作为一个剧作者,你的思想认识、人道情怀,你对时代生活和艺术的独立思考与发现,是一部剧作能否成功、出新突破的关键。越是任务戏,越需要你的独立思考与发现,这样才可能在创作中坚守艺术的维度,超越“任务”之上,实现思想和艺术上的突破,创作出吸引人、感动人、启迪人的好戏来。

  (摘编自姚金成《现实题材创作的难点与突破》)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国传统戏曲之所以流传于世,就在于它们在创作过程中集中表现了人物命运的重大变故。

  B. 现实题材作品能否从“宣传品”变为“艺术品”,最关键的是领导是否具有高超的管理艺术。

  C. 作者需要在平常的工作生活里发现戏剧冲突的动机,感知人性的炽热,聆听时代潮汐的涌动。

  D. 一部剧作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创作者对时代生活和艺术有无独立的思考与发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提出“现实题材戏剧创作难”这一论点后,主要从创作者的角度探讨“难在哪里”。

  B. 文章分析主旋律戏剧中的英雄形象时,正反论证,对比鲜明,使读者深受启发。

  C. 文章第5段引用中外名人经典语句分别从“戏剧创作”和“人性成长”论述了困境的重要性。

  D. 文章第6段通过列举马海明这一形象,有力地论证了对英雄的塑造应该追求复杂及真实。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真正高明的作者有可能凭借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和发现来解决教育和艺术审美之间的矛盾。

  B. 文学作品中的“英雄”需要具备很多普通人的缺点才显得真实和可爱,才会被读者接受。

  C. 现实题材作品的创作中,需要为人物创设困境,利用外在环境来促使人物内在的成长。

  D. 人生人性的真味不能用简单的词语来概括,它往往是复杂的,感慨万千而又一言难尽。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这类题,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准筛选,细心比对,灵活理解。常见问题有:遗漏或添加信息、时空交错、偷换概念、张冠李戴、逻辑出错等。

  A项,“就在于它们在创作过程中集中表现了人物命运的重大变故”分析错误,从原文第1段“看看那些经典名作,几乎都是表现人物命运的重大变故”可知选项扩大了范围。

  B项,“最关键的是领导是否具有高超的管理艺术分析错误,从原文第2段“这里既有领导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更有创作者自己的观念、功力和创作态度方面的问题”可知这里作者强调的“创作者自己的观念、功力和创作态度方面的问题”比“领导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通信技术从1G到4G的代际升级,主要体现在通信速度、传输速率的提升,而通信速度、传输速率也是制定通信标准时最主要的参考评价标准。高代际往往伴随着高速率、大带宽、低延迟和高可靠性。5G时代的到来,则主要是这些具体技术指标的实现。

  业内把2019年称为全球5G元年,同样中国的5G发展也进入了冲刺阶段。随着5G技术的成熟,许多新兴的行业,如智能安防、无人驾驶、智能城市、智能家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2020年辽宁省实验中学内测模考高三语文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