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河北省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河北省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一)语文试卷(解析版),以下是河北省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一)语文试卷(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河北省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共22题,约27410字。含原卷版。

  河北冀州中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 分钟  考试分数:150 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请按照题号对应涂卡,主观题在规定答题区域内书写,答错位置不得分。

  2.必须按照规定方式涂改,否则每处扣2分。主观题注意分条作答,否则零分。

  一、现代文阅读(23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化在近代落后了,是否意味着它只能被淘汰呢?换句话说,中国文化本身还有没有革新的内在契机呢?中国文化作为世界文化的一种重要典型,独立发展,源远流长,不仅在历史上有独特的贡献,在今天乃至未来仍将有它深厚的民族性基础和坚韧的生命力。

  中国文化发展,已有数千年历史,延续不绝,虽有时衰微但很快又转为昌盛。这种经久不绝的文化奇观使我们坚信,中华文化内部必有维系其发展的内在精神支柱。这种精神支柱就是中国文化发展革新的内在契机。

  中国文化发展革新的内在契机的集中表达是《易传》中的两句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思是:天体、日月、星辰,昼夜运行。人应该像自然界的天体运行那样,自强不息,永远前进。“厚德载物”是说大地包容万物,兼收并蓄,什么东西都可以生长,人也应该胸怀广阔,无所不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观点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延续发展的思想基础,也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虽数经劫难而终能“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伟大生命所在。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华文化精神,表现在民族关系上非常明显。一方面,中华民族坚强不屈,不向任何外来势力屈服,坚决保卫民族的独立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中华民族自古主张国与国之间的和平往来、共同进步,反对外来扩张,进而“协和万邦”。前者表现为炽烈的爱国主义,后者表现为和平的大同主义。这两种主义如果说在古代是崇高的、令人仰止的,那么,在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扩大的现代世界,不更值得继续继承和发扬吗?

  中国文化不会被历史淘汰,不仅在于中国文化有其内在的发展革新的契机,而且还在于各具特色、各有所长的中西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相辅相成的“互补”作用。

  中西文化的区别是相对的,互补是明显的。比如在天人关系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对立,主张以人力征服自然。其实,人与自然的关系既包含着矛盾对立的一面,又有统一和谐的一面。西方文化以征服自然为已任,因而科学和技术得到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也随之出现过工业污染、生态失衡、能源危机等工业病。中华文化由于缺乏征服自然和戡天的思想,科学技术不够发达,然而天人和谐的思想对于保护自然、爱护自然,从而保护人类自身有着十分有益的启迪。今天,人们日益深刻地认识到,人类离不开自然,自然也更需要人类的保护。因此人们应该自觉地利用中西文化的“互补性”,创造更加美好和谐的生活。

  另外,在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中国人社会意识、社会整体观念比较发达,把为他人尽义务、为社会作贡献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西方人则不同,他们个体意识、个体观念比较发达,把个人自由、个人独立、个人主权的实现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其实,每一个人都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因此,要建立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在文化取向上就不应该在中西文化中作“非此即彼”的单向思考,而应该作“亦中亦西”的“互补”思考。

  (摘编自张岱年《中国文化与现代化》)

  1. 下列关于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国文化独立发展,源远流长,经五千年历史而仍然延续,这在世界文化中独树一帜,堪称文化奇观。

  B. 中国文化表现为衰微期与昌盛期循环交替,虽历经劫难而经久不绝,近代相对落后,但很快又将昌盛。

  C. 中国文化有深厚的民族性基础和坚韧的生命力,有维系其内在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就不会被历史淘汰。

  D. 中国文化有自己的特色与长处,它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其社会意识、社会整体观念较发达。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提出问题,然后从两个方面展开论述,层次清晰。

  B. 文章所引《易传》中的两句话,是中国文化不会被淘汰的重要理论依据。

  C. 文章通过对比中西方文化,论证了中国文化在新时代会更加昌盛的观点。

  D. 第5段揭示了中国文化不会被淘汰 原因,结构上承上启下,衔接巧妙。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要建立高度文明的现代社会,创造更美好的和谐生活,在文化取向上应该用“亦中亦西”的“互补”思考取代“非此即彼”的单向思考。

  B. 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源于自然万物的运行规律与特点,强调人应该自强不息、勤勉向上,永远前进又决不停止,胸怀广阔而无所不容。

  C. 西方文化以人与自然的对立和征服自然为核心内容,因而科学和技术得到长足进步,但这也带来了工业污染、生态失衡等工业病。

  D. 西方人注重个体意识,个体观念比较发达,把个人自由、独立与主权的实现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这导致他们缺乏国家民族意识。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是”,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

  B 项,“衰微期与昌盛期循环交替”错。原文说“中国文化发展,已有数千年历史,延续不绝,虽有时衰微但很快又转为昌盛”,据此可知“昌盛”是长期的现象,“衰微”只是偶尔而已。

  故选B。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玉

  陆涛声

  晚饭后,老作家舒启正与老伴儿散步,看到一家古玩店,下意识地摸了摸腰上系的古玉佩,便进店请老板鉴定鉴定。

  古玩店老板接过去,先双手合着捻摸,又拿出放大镜,细细观察了一会儿,把玉佩托在手心里,以意外的口气说:“老先生,恭喜你,这是真玉,春秋时的。”老板还请求给玉佩拍照,一再叮嘱说:“这可要好好保管呀!”

  其实舒启正也早知道它是古货……

  早在十年前,他还在职时,比他小六岁的好友赵自安第一本随笔集出版,是他作的序。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河北省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一)语文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