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解析版),以下是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解析版)

共22题,约32770字。

  黄冈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站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号铅笔(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多数八岁到十岁的儿童的主要问题仍然是要被人爱,无条件地被人爱。八岁以下的儿童还不会爱,他对被爱的反应是感谢和高兴。儿童发展到这一阶段就会出现一种新的感情,那就是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他要送给母亲或父亲一样东西——写一首诗、画一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第一次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变成“创造爱”。

  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更能使自己快乐,爱要比被爱更重要。 从爱的最初阶段到爱的成熟阶段会持续许多年,他不再依赖于接受爱以及为了贏得爱必须使自己弱小、生病或者听话。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是“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而成熟的爱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同爱的能力发展紧密有关的是爱的对象的发展。人生下来后的最初几年同母亲的关系最为密切,后来开始学走路、说话和认识世界。同父亲的关系变得重要起来了。

  为了理解这种变化,必须了解母爱和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母亲热爱新生儿,是因为这是她生的孩子。无条件的母爱,不仅是孩于,也是我们每个人最深的渴求。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通过努力换取的爱往往会使人生疑。人们会想:也许我并没有给那个应该爱我的人带来快乐。此外,靠努力换取的爱常常使人痛苦地感到:我之所以被人爱是因为我使对方快乐。而不是出于他自己的意愿——归根结底我不是被人爱,而是被人需要而已。鉴于此,我们所有的人,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是不足为奇的。

  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在最初几年内孩子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在这个阶段: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同母亲相比。父亲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父亲总是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儿子当继承人,也就是与他最相像,因而也是最得他欢心的那个儿子。父爱是有条件的爱,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正如同无条件的母爱一样,有条件的父爱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消极的一面是父爱必须靠努力才能赢得。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就会失去父爱。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父爱的积极一面也同样十分重要。因为父爱是有条件的,所以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赢得这种爱。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的高度。他发展了母亲的良知,又发展了父亲的良知。前者对他说:”你的任何罪孽、任何罪恶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和我对你的生命、你的幸福的祝福。后者却说:“你做错了,你就不得不承担后果;最主要的是你必须改变自己,这样你才能得到我的爱。”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如果一个人只发展父亲的良知,那他会变得严厉和没有人性;如果他只有母亲的良知,那他就有失去自我判断力的危险,就会阻碍自己和他人的发展。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摘编自《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 项是(3分)

  A.母爱就其本质来说是无条件的爱,母亲爱自己的孩子,因为是她赋予了孩子生命。

  B.儿童与成年人都牢牢地保留着对母爱的渴求,因为获取母爱必须努力且让人快乐。

  C.面对这有条件的父爱,顺从者就会获得父爱,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

  D.父亲代表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爱的影响具有两面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从现象入手,通过细致深入地分析儿童的心理需求和表现,来得出观点。

  B.本文在分析母爱与父爱的本质时,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强调了其不同点。

  C.各段按时间顺序安排既从道理上阐明父爱母爱的内涵,又体现了语言的简洁。

  D.全文依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行文,属“总分总”的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八到十岁的儿童会写一首诗,画张画或者做别的东西送给父母,是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从“被人爱”变成“爱别人”。

  B.有些儿童有意表现出“自己弱小、生病或者听话”,是想从父母那里获得更多的爱,表现出的实质心理是“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C.儿童成长的最初几年内,同父亲几乎没有什么联系,父亲的作用几乎无法与母亲比,但随着年龄增长父亲的作用会变得重要起来。

  D.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意味着变得成熟;同时发展父母的良知,才不会变得严厉而没有人性或失去自我判断力。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资料来源:工信部、智研查询整理)

  材料二:

  根据微软加拿大分公司发布的关于人类注意力的研究报告,2000年,普通人的注意力能保持12秒,而到了2013年,人们只能聚焦8秒。人类的注意力正在萎缩,但绝大多数科技产品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用户的注意力。所以,一个成功产品经理的职责,就是在一个又一个8秒内不断地释放新的刺激点,锁住用户的注意力。

  这一切细微设计,从医学角度看,简直就是一出悲剧。在正常状态下。人类的眼睛每分钟要眨15~20下,也就是说,每隔3秒钟左右,眼睛有一次不自主的眨眼,这个过程被称为“瞬目过程”。每一次完全的瞬目过程,上下眼睑完全覆盖眼球表面,让泪液均匀分布在角膜和结膜上,保持它们的湿润,并且让眼球得到至少0.2秒的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湖北省黄冈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