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是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共18题,约23640字。

  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

  高二语文

  2020.7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1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疫之为病,历史悠久。据《中国疫病史鉴》载,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其中不乏十分严重的情况。中医人与各种瘟疫展开了一次又一次的生死对决,在疫情的控制和疾病的治疗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古代中医是如何认识疫病的呢?

  受传统文化与认知条件的限制,古人在很长时期为其发病的怪异所迷惑,认为疫病是由鬼神所为。随着中医学的发展,这种蒙昧的观点逐渐发生了改变,进而出现疫病是由自然界“疠气”所为、与鬼神毫不相干的认识。如《礼记》有“孟春行秋令,则民大疫”“季春行夏令,则民多疾疫”的记述,古人已认识到疫与气候异常有关。《素问•本病论》认为因天地气交异变,破坏了四时节序,影响万物生化规律,进而致疫病发生。明末清初的吴又可在《温疫论》中明确指出:“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此外,还有一种能致疫病的瘴气,又称山岚瘴气、瘴毒、瘴病等,主要指南方山林中因动植物腐烂、温热蕴蒸致病的毒气。上述疫病之源往往自口鼻而入,因而疫之致病多犯肺系与脾胃。

  古代医家认为疠气大都毒烈,但并非染之皆病。普通人是否感染疫病与毒性强度及染毒程度相关,更与人体正气有密切关系。同样环境条件下,正气亏虚的人更容易感染。

  那么古人又是如何防治疫病的呢?

  《内经》中确立的防疫基本思想主要有两点:一是避毒,因疫性大都毒烈,在疫已至而未感时,“避其毒气”就成为简单实用的明智之举;二是养正,即顾护正气。后世医家还根据疫之种类与特点。摸索出许多避疫的方法,如选用芳香辟秽的苍术、木香,以毒攻毒的雄黄,清热解毒的贯众、升麻,补气之人参等药物或制剂加以防护。

  在治疗疫病时,中医多采取扶正祛邪、整体调理,顺势而为的方针,其辨证论治的举措蕴含着谋略与智慧。一是引邪外出,因势利导。即给邪找出路,邪祛正自安。二是改变环境,毁其所依。自然界存在着“同气相求”的规律,因而疠气加身,每有内应。若改变体内环境,消除其立身之基,同样可使疫毒之邪无法容身。就临床所见,许多疫毒无论寒温,都与体内的湿邪有关,每以内湿作为其生存土壤。通过化湿、燥湿或利湿等方法以清除湿邪,进而使毒无所依而难为害。

  (取材于朱光的文章)

  材料二

  中医养生是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延年益寿的一种活动。《黄帝内经》中的养生之道可以总结为四个方面:饮食、起居、运动、精神。

  饮食:食饮有节

  饮食是人从外界环境吸取赖以生存的营养与能量的主要途径,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

  所谓“食饮有节”,第一,要根据节气、季节的变化饮食。也就是顺应自然,吃应季、应节的食物。第二,饮食要有节奏。也就是饮食有规律,且要细嚼慢咽,不宜狼吞虎咽。第三,饮食要有节制。就“食”而言。早晨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即便吃饱,也只吃到七八分饱。就“饮”而言,不论是饮酒、饮茶、饮水,都不宜过多。

  起居:起居有常

  “起居”主要指子午卯酉的起居,也就是半夜11点到1点的子时、中午11点到1点的午时、早上5点到7点的卯时、下午5点到7点的酉时的生活作息。

  子时是一天中最黑暗、阴气最盛、阳气初生的时候。此时如果劳作不息,就会干扰阴阳交合,使元气的生发受到损伤。此外,依据子午流注,子时是胆经当令。“当令”就是当班。只有胆气生发起来,全身气血才能随之而起。如果此时不休息,胆气则不行。所以子时必须深度睡眠。即晚上11点前要入睡,才能保证子时进入深度睡眠状态。

  卯时太阳升起,人体内阳气生发,自然要醒,所以5点醒是正常的。起床晚则不利于阳气生发。另外,此时是大肠经当令,所以起床后要排大便。

  午时阳气最盛,心经当令,所以此时要睡午觉,养心神。如果睡不着或者没有条件睡,闭一会儿眼睛都有好处。

  到了酉时肾经当令。肾主藏精。人的肾精,是生命的本源,就像是水,它可以滋润万物。所以此时需要补充肾精,使肾水不要枯竭、不要静止。

  运动:不妄作劳

  “作劳”就是“劳作”,对养生而言就是运动;“不妄”就是不过分,运动量不宜太大。以现代观念可以理解为少做无氧运动,多做有氧运动。

  无氧运动是指人体肌肉在“缺氧”的状态下高速剧烈的运动。这种运动强度太高,容易让人大汗淋漓、精疲力尽。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运动。这种运动强度低、持续时间较长,可以提升氧气的摄取量,能更好地消耗体内多余的热量、脂肪,增强和改善心肺功能。常见的有氧运动有:走路、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太极拳、八段锦、五禽戏等也属于有氧运动。

  精神:形与神俱

  养生真正的上等药物是体内的精气神。“精”是生命的最精微的物质,“气”是生命的原始能量,“神”是生命的最高主宰。

  养生最根本的要求还是回到神与精、气的和谐交融。内心安定、平和,少欲知足,就能减少情绪变化对精气神的消耗与伤害。生命就能保持一种生生不息、生机活泼的状态。

  (取材于张其成的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中医对疫病发生的认识是逐渐清晰、逐渐深入的。

  B. 中医认为疫气与一般致病因素不同,是一种特殊的气。

  C. 中医认为所有的疫病都是异常气候影响了万物生化所致。

  D. 疫病病源往往从口鼻进人,所以病症多表现在肺部或脾胃。

  2. 根据材料一,下面分析与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中医认为只要人正气足,就不会感染疫病。

  B. 中医防疫思想中的“避毒”,类似现代的“隔离”。

  C. 中医在预防疫病时主要通过口服药物进行防护。

  D. 中医在治疗疫病时采用直接消灭疫毒的方法。

  3.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词语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蒙昧(wèi),朦胧、迷糊之意。

  B. 辟秽(bì huì),指躲避污秽之物。

  C. 祛邪(qū),文中指除去邪恶的病气。

  D. 颐养(yí),指休养、保养。

  4. 居家学习期间,小明同学的日常生活发生了一些变化。下面表格中呈现了他某日的生活片段,请你结合两则材料,从中医角度指出他的哪些行为有可能对健康不利(写清序号即可),并说明理由。

  序号 行为

  ① 上午没有网课,10点起床

  ② 因为起得晚了,没吃早饭

  ③ 吃完午饭,玩电脑游戏,一直到下午网课开始

  ④ 下午课后去公园慢跑

  ⑤ 晚饭后,陪妈妈去超市,嫌戴口罩憋闷,偷偷把口罩摘掉

  ⑥ 写完作业,玩电脑游戏,凌晨1点睡觉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

  C项,“所有的疫病都是异常气候影响了万物生化所致”曲解文意,原文的表述是“古人已认识到疫与气候异常有关……此外,还有一种能致疫病的瘴气,又称山岚瘴气、瘴毒、瘴病等,主要指南方山林中因动植物腐烂、温热蕴蒸致病的毒气”。“疫与气候异常有关”“还有一种能致疫病的瘴气”就说明并不是“所有的疫病都是异常气候影响了万物生化所致”。

  故选C。

  二.、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翰林读书言怀呈集贤诸学士【1】

  李白

  晨趋紫禁中,夕待金门【2】诏。

  观书散遗帙,探古穷至妙。

  片言苟会心,掩卷忽而笑。

  青蝇易相点,白雪难同调。

  本是疏散人,屡贻褊促诮。

  云天属清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北京市东城区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检测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