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河南省南阳市2019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南阳市2019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是河南省南阳市2019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河南省南阳市2019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解析版)

共22题,约20530字。

  南阳市2019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的整体生活方式和价值系统。无论哪一个民族,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就拥有一些共同的、不同于其它地方的生活方式。文化还有精神价值的层面,比如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艺术和美学等。

  每一种文化都不是单一的,现代文化是多元的、杂陈的、共生的。而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是如此。过去经常说中华文化是黄河文化、黄土地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但近二三十年来,考古新发现让大家逐渐认同,中华文化并非仅有黄河文化一源,长江文化同样是重要一源。二者在兴起的时间上是相同的,但有不同的特征。如果说黄河文化具有内陆文化的特征,那么长江自古以来航运便利,它的文化已带有了海洋文化的特征。

  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风格特征不同。《诗经》作为写实主义文学的典范,产生于黄河流域;而浪漫文学的鼻祖《离骚》,则产生于长江流域。儒家思想的代表孔子和孟子,诞生在黄河之滨;而道家思想的代表老子和庄子,则诞生在长江之畔。自古以来,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就相互交融而又各自存在。

  中华文化除了发生是多元的,学术思想也是多元的。儒家在汉代地位隆起,其后一直占据主流;佛教、道家思想同样对中国文化有重要影响。

  “三教合一”,唐以后就有了。这是说儒、释、道三家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如果不是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佛、道两家不可能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

  儒释道历来是互补的。儒家主张一个人通过读书,积累学问,然后做官,再来治国。若此路不通,道教和佛教思想可以给人以安慰。所以古代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经常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不致走上绝路。

  要了解今天的中国,必须了解历史上的中国。从历史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所谓“一体”,不是单指汉族,而是指整个中华民族——南北朝时期多民族竞争并立;唐朝之所以出现盛世局面,主要就在于它的开放与包容,胡人都可以到长安为官。因此,“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正在于它的包容性。

  因此中华文化还滋生出了另一个特点,就是不排外,对异风异俗,能够采取一种尊重和欣赏的态度。还有一点,就是中华文化不具有侵略性。在最强大的时候,也用和亲的方式与邻居建立敦睦友好的关系。

  今天的世界同样是多元存在的世界,我们需要做的是,承认文化的差别,保护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摘编自刘梦溪的《中华文化的最大特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长期居住在一个地方,就拥有一些共同的、不同于别地的生活方式与信仰。

  B. 中华文化自古以来都不是单一的,而是像现代文化一样是多元的、共生的。

  C. 儒释道三家不是水火不容的而是互补共生的关系,“三教合一”唐代就有。

  D.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是走不上绝路的,因为有道教和佛教思想的给以安慰。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介绍了文化的概念内涵,紧接着阐述中华文化是多元的、共生的。

  B. 文章以《诗经》与《离骚》为例,来论证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风格特征不同。

  C. 孔孟诞生于黄河之滨,老庄诞生于长江之畔,证明了中华文化学术思想是多元的。

  D. 文章大体呈现总分总的结构形式,而尾段强调了保护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黄河文化与长江文化同时兴起但特征不同,长江文化带有海洋文化的特征。

  B. 因为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所以佛教、道家思想能够获得充分发展的空间。

  C. 自古胡人可以到长安为官,可见“中华文化”的最大特点正在于它的包容性。

  D. 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有包容性、不排外性与不具有侵略性的特点。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对词语、关系、论证等进行认真比对,最后进行辨析。

  A项,说法过于绝对,即使拥有共同的生活方式,不一定有共同的信仰;

  C项,“唐代就有”错误,原文为“‘三教合一’,唐以后就有了”;

  D项,“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是走不上绝路的”太绝对,原文是“古代的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经常有较大的回旋余地,不致走上绝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近年来,出现了“传统文化热”“诗词热”“国学热”等现象,反映了人们对传统文化关注的回潮。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成为当下面临的文化新课题。

  只有站在时代高度,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才能让传统文化涌起新时代的浪花,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兴盛注入强大动力。诸如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传统神话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精神,一种永不屈服的抗争精神,值得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河南省南阳市2019年秋期高中二年级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