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19-2020学年秋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2020学年秋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是2019-2020学年秋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2019-2020学年秋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共22题,约22470字。

  2019-2020学年秋四川省泸县一中高三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客观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主观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 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献里的“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固定的词组,其中科学位于技术前头。但是,很多人却把它们看成是同样的东西,在实践中往往还把它们的位置颠倒过来。

  科学,更明确地说,自然科学,指的是通过观察、实验、仿真和分析去研究大自然中各种事物和现象并探求其原理的学科总类,目的是认知世界;技术,则是解决各种问题的手段、形式、方法及过程的集成,它在现有事物基础上产生新事物,或者改变现有事物的性能和功用,目的是为人类社会服务。两者之间,科学为技术的发展提供基础和支撑,而技术进步则不断地向科学研究提出新的课题,反过来激励科学发展。

  科学的进步一直是由人类试图认知世界内在基本原理的好奇心所推动,而不是出于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之前不曾预测过或者从来都未有计划去实现的偶发事件,而且短期内往往看不出有什么用处。这样的例子俯首可拾。数学中的数论有3000多年历史,但它在成为现代信息保密手段之前一直被认为是个最无用处的。

  显而易见,我们对科学发展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不应该采取同样的做法;特别是,不应该简单地把发展技术的思路和措施直接搬过来为发展科学铺路,也不应该简单地套用管理技术发展的政策和方式来经营科学发展。但是,今天学术部门中常见的却是决策者们以“技术管理思维”去指引和管治科学发展,以为通过集中筹划、巨额资助、快捷升职等手段便可以刺激基础科学迅速发展并立即开花结果。这样一来,许多基础科学研究都被贴上“无用”的标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支持。

  在这里回顾一下科学与技术发展的管理经验是有益的,亚历山大•洪堡基金会主席HelmutSchwarz最近刊文指出:“科学研究中大多数颠覆性的发现都不是事前就计划好的。相反,它们都像淘气的小妖精那样突然出现在墙角,因为它们都是科学家们满腔热忱地探讨未知事物所导致的发现和发明。因此,挑选优秀的研究人员并给予他们学术自由及充足的经费是一个学术机构成功的关键。”

  值得指出的是,中文里的常用词“科技”是“科学与技术”的简写,但它往往导致一种错误的理解,即把科学与技术看成是同一回事,让许多人对它们作同等的分析演绎。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上,这一直是一个被不恰当地解释和处置的问题。无数的事件和事实表明,这种错误的观念很可能还是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主要原因。事实上,中国古代的进步着眼于具有实用价值的各种技术,但它们并没有演化出现代科学知识和基本理论。例如,熟知的火药发明并没有建立起现代化学,指南针的应用并没有建立物理学的电磁理论,数学中著名的中国剩余定理并没有建立起现代数论,等等。

  中国在古代曾经有过诸多先进技术发明和改进,但却没有让自己成为一个创立现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国家,这一事实长期以来让中国科学家和技术人员感到迷茫困惑。不言而喻,只有问题的根本原因得到真正的理解和解决,中国才有希望能够很快地进入世界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选自陈关荣《“科学与技术”,不完全是“科技”》,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献里“科学与技术”是一个固定词组,现实中很多人往往对两者不加区分,混为一谈。

  B. 科学以认知世界为目的,人类试图认知世界内在基本原理的好奇心推动科学的进步。

  C. 技术以为人类社会服务为目的,人类自身生存的需要不断地推动着技术的进步。

  D. 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人对科学与技术作同等的分析演绎。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通过分析科学与技术的不同点,把论证推向了对如何推动技术发展的论述。

  B. 文章通过数论的例子,论证了许多科学发现不仅是偶发事件,有时短期内还看不出有什么用处。

  C. 文章引用Helmutschwarz的话批评了以“技术管理思维”去指引和管治科学发展的做法。

  D. 文章在论述中提到了我国对科学与技术认识的现状及历史上存在的问题,有其现实的意义。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许多基础科学研究被贴上“无用”的标签是因为学术部门中决策者们没有分清科学与技术的不同。

  B. 只要挑选优秀的研究人员并给予他们学术自由及充足的经费,就能有颠覆性的科学发现。

  C. 着眼于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并不能演化出现代科学知识和基本理论,所以技术进步意义不大。

  D. 只有真正地理解和解决了科学与技术的问题,中国才有机会进入世界现代科学技术领域的最前沿。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要求选出的是“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本题中,D项,“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许多人对科学与技术作同等的分析演绎”错误,第六段说的是“这种错误的观念很可能还是现代科学没有在中国产生的主要原因”,由此可知,这只是猜测,而不是肯定。故选D项。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本次调查显示,2017年我国有两成以上的国民有听书习惯。成年国民的听书率较2016年平均水平提高近6个百分点;未成年人的听书率与成年国民基本持平。在成年国民的听书介质中,移动有声APP平台、广播、微信语音推送分别占10.4%、7.4%、5.3%;而2016年时则分别占6.5%、8.4%、3.6%。

  (摘编自人民网《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有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2019-2020学年秋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高三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