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以下是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

共22题,约20150字。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请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无破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现当代文学史不应无视旧体诗词

  近几年,《中国诗词大会》《诗书中华》等传统诗词类电视节目一度在各类媒体上“刷屏”,其高人气可见一斑。诗词类电视节目的成功绝非偶然,它生动说明传统诗词在今天仍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传统诗词背后所连接着的传统文化在今天仍有着无可比拟的影响力。从人们对诗词类电视节目发自内心的热情来看,旧体诗词的阅读、创作及评论仍然是当代精神文化生活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然而,翻开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却基本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一热一冷,引人深思。

  传统诗词之“冷”,源自近现代以来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中国从来以“诗国”著称,绵延数千年的诗歌传统定义并深刻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格。姑且不论《诗经》《楚辞》的滥觞、唐诗宋词的辉煌,即使是在“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王国维语)逻辑下通常被认为以小说、戏曲为代表文体的明清两代,读书人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然而,这一诗歌传统在近现代出现巨大的断裂。造成断裂的表面原因是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的大潮以及白话文的提倡和推广,小说这一文体取代了诗歌成为中国文学新的“正宗”。其潜在原因是“进化论”逻辑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传统诗词因自身“不可避免”的落后与缺陷,“不可避免”地被“科学”“先进”的新诗所淘汰、取代。近几十年,在市场大潮挟裹而来的浮躁气息冲击下,中国诗歌传统的断裂就愈来愈严重了。

  五四运动以后,随着白话文学的兴起,大部分文体逐渐完成了由“文言”向“白话”的转换。正是在这一进程中,古典诗词不仅失去了文学主流地位,而且逐渐被排斥在“现代文学”之外。

  其实在20世纪的文艺舞台上,旧体诗词的身影一直未曾消失:从1909年成立的南社,到上世纪40年代延安时期的“怀安诗社”,再到1976年的“天安门诗抄”,乃至如今个性鲜明、自成一家的网络诗词创作,旧体诗词都展现着绵长坚韧的生命力。这些旧体诗词的创作者来自于广泛的社会阶层,郭沫若、鲁迅、郁达夫、毛泽东、程千帆、王季思、齐白石、黄宾虹……他们将旧体诗词与自身所长结合起来,开拓了旧体诗词的意境和表现领域。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旧体诗词”作品并非与现代绝缘。比如鲁迅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毛泽东的“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这些“旧体诗词”的用字、意象、意境,无不透露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它们是中国的,更是现代的,理应被视为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形态之一,甚至可以说,它们更直观地体现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承续与再创造。反对“旧体诗词入史”者多从旧体诗词缺少“现代性”这点来立论,可问题在于:倘若用以立论的来自西方的“现代性”本身就是一个暧昧含混、充满歧义的概念,且本身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国近百年复杂的文学生态“水土不服”的话,那么这些反对的声音是否依然有效呢?此外,倘若我们的文学史写作无视旧体诗词创作大量且客观存在着的这一现实的话,我们何谈尊重历史、何谈学术研究的客观中正呢?

  虽然已经有学者开始尝试在现当代文学史书写中加入旧体诗词的章节,如严家炎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但是,正如学科规范的确立一样,学科规范的修改以及学界共识的调整还需要漫长的过程。我们目前距离“旧体诗词”真正“入史”似乎依然遥远。

  (摘编自《人民日报》,作者为四川大学教授)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词类电视节目的大受青睐,可以生动地说明传统诗词在今天仍具有深广的群众基础。

  B.由于种种原因,现在各类现当代文学史论著里已经见不到现当代“旧体诗词”的踪影。

  C.文学发展到了明清两代,人们也仍以“诗歌”为文学的正宗、以“诗人”为最高的褒扬。

  D.诗歌传统断裂,它的根本原因是“进化论”在文学领域的消极影响,被取代无可避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展开,从社会热点现象入手,层层推进,条理清晰。

  B.文章在行文过程中兼顾了道理论证和事实论证,既有理论的分析,也有摆事实举例子。

  C.作者列举鲁迅、郁达夫、毛泽东、黄宾虹等人的例子,可证明20世纪旧体诗词并未消失。

  D.文章末段在上一段的论证基础上对“旧体诗词”目前能否“入史”的问题表达出了担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千年来延续的诗歌传统定义并塑造着我们民族精神生活的整体品格,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根脉之一。

  B.如果没有五四以后,“文言”向“白话”的转换,古典诗词也就不会失去文学主流的地位,而被排斥在文学外。

  C.旧体诗词可以通过意象、意境等来展示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新气象,因此应该被视为现当代文学不可或缺的形态。

  D.反对“旧体诗词入史”的观点无论从“现代性”有无的立论基础看,还是从客观存在的事实看,都很难站得住脚。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大数据交易平台数据宝统计显示,2019年,号称“带货一哥”的李佳琦赚了将近2亿元;网红美食视频博主李子柒也赚了1.6亿元。如果以2018年上市公司净利润指标看,2123家公司净利润不及李子柒。也就是说,全部A股公司有六成以上盈利能力不及一名网红。2019年可以说是网红经济的元年,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5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