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安徽省芜湖市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安徽省芜湖市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以下是安徽省芜湖市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安徽省芜湖市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共22题,约19860字。

  安徽省芜湖市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2题,满分150分,共10页。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生态文学是伴随生态问题出现而产生的文学门类,可以说,生态意识催生出生态文学。当然,生态文学不只主题关乎生态,还追求一种“美”的境界。这种境界表现为,在作品中不仅再现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而且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

  生态文学在中国发展的时间不长,仍是一个新兴的文学形态。但它有着自己的特质。

  这种特质首先体现在,报告文学表现突出,多种文学体裁并进。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文学形式以报告文学和散文居多。报告文学如徐刚写沙漠化防治的《穿越风沙线》,岳非丘写长江污染防治的《只有一条长江》等,可谓第一人称表达范例。散文如苇岸写华北大平原上动植物.及农事活动的《大地上的事情》等,影响深远。近年来,小说和儿童文学领域也不乏生态文学佳作,带给我们惊喜。长篇小说如周建新写人与海的《老滩》,中篇小说如老藤写生态变迁的《青山在》,儿童文学如陆梅写海岛的《无尽夏》等,都可圈可点。

  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城进展,是生态文学的又一特质。近年来,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植被保护成效明显,生态文学作家以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关注和思考生态环境问题,热情讴歌和礼赞生态环境保护者。蒋巍《塞罕坝的意义》讲述塞罕坝三代人种树护林的故事,陈启文(字越共和盆地>真实记录与反映新中国治沙咸就,李云峰《汾河行思录》关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等等。这些作品涉及生态文明建设多个领域,呼吁人们提高生态环保意识,以更大力度、更多措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生态文学还以与时俱进的生态文明理念为当代文学增添新质。生态文学一个重要特征,是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或者说,作家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及其体验和感受,这是生态文学的独特之处。生态文学作家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无论记人、叙事、状物、抒情,或是回溯历史、描摹心灵,都能从微现到宏观,从局部到整体,从关注自然生态到走入人类内心,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作家们以人文主义情怀,对人类社会生态问题进行理性深刻的剖析与反省,努力去探寻人类走出生态困境的出路。

  随着以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为代表的生态建设工程的实施,人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发生积极变化,逐渐认识到生态问题关涉深层文化。这就要求生态文学必须进入人的内心:道德对我们的约束、我们对自然的敬長、我们对发展的审视和思考,无不是生态文学着重考量的课题。将生态意识和自然伦理精神深深嵌入民族文化,把生态文明的种子播入读者内心是生态文学的使命和责任。

  生态文学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可以改变人们的思维无观念,乃至有可能改变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学作用巨大。生态文学从生态问题中来,到人的灵魂中去,帮助人们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认识到人应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融入和回归自然。当代中国生态文明的脚步越走越坚定,绿色之路也越走越宽广,生态文学迎来难得的历史机遇。.生态文学作家当以更多洞察、体验和激情,以更好的表达,探寻生命万物之关系,表达对美丽中国的畅想,助推人类生态文明建设。

  (摘编自李青松《生态文学绿意盎然》,2020年4月3日《人民日报》)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生态文学是由生态意识催生的,它突出作家置身自然的体验和感受,以传播生态文明为使命和责任。

  B.早期生态文学多采取第一人称叙述视角,报告文学作品较多,近年来,小说带给人们的惊喜更多。

  C.生态文学作家整体关照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进行了剖析与反省,为解决生态问题指明了研究方向。

  D.生态文学虽然不能直接改变生态状况,但是改变人们的思维和观念乃至现在的生活方式是有可能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主体部分先剖析生态文学所呈现的特点,进而阐明生态文学对于生态建设的作用,思路清晰,说服力强。

  B.文章在剖析生态文学特质时,从文学形式、作品内容、创作理念三个方面依次展开,逻辑上呈逐层递进关系。

  c.文章第四段采用举例论证,通过列举蒋巍、陈启文、李云峰等人的作品,有力地支撑了本段首句提出的观点。

  D.文章末段承接,上文,指出生态文学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点明了生态文学“绿意盎然”在文中的另外-重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再现人与自然的现实关系是怎样的,描述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是生态文学作品创作中应追求的境界。

  B.生态文学作家如果没有自觉的使命感和担当精神,就很难全面观照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进展,助推生态文明建设。

  C.生态文学作家与其他类作家不同,他们会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观照,关注人类普遍精神生态。

  D.生态问题关涉深层文化,因而,从生态问题中来,到人的灵魂中去的生态文学,对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出原文相关的信息,然后与选项比较。

  (2)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作答时注意把握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等。

  (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原文中找到依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城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且遇火即可燃烧,俗称可燃冰。可燃冰分布广泛,占用体积小,蕴含能量大。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研究发现,1立方米可燃冰最多可分解为164立方米甲烷,是一种清洁环保、燃烧值高的新型能源,燃烧过程中不会产生有害气体,燃烧后只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会留下固态残渣,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可燃冰储量巨大,所含有机碳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通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安徽省芜湖市示范高中2020届高三5月联考语文试卷(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