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重庆市(康德教育)2021年春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

重庆市(康德教育)2021年春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以下是重庆市(康德教育)2021年春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重庆市(康德教育)2021年春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

共23题,约11590字。

  2021年春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试卷语 文

  语文测试卷共 8 页,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2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 题。

  材料一

  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 “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 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 “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诗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谓词的多义性有相通的地方,诗歌可以借助词的多义性以取得多义的效果,然而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按照词汇学的解释,词义是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的反映,是由使用这种语言的群体在使用过程中约定俗成的。由于语言中词的数量有限,不可能一对一地表示复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义词。然而,不管一个词有多少种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确定的,可以在词典里一一注明。而且这些意义都是社会性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而诗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这种多义性不同。诗人不仅要运用词语本身的各种意义来抒情状物,还要艺术地驱使词语以构成诗的形象,在读者头脑中唤起种种想象和联想,激起种种情感的波澜。诗人写诗的时候往往运用艺术的手法,部分地强调着或者改变着词语的意义,赋予它们以诗的情趣,使一个本来具有公认的、确定的意义的词语,带上复杂的意味和诗人主观的色彩。而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以及呈现在他们脑海里的形象,虽然离不开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生活经验、思想境界、心理气质和文艺修养互不相同的读者,对同一句诗或一句诗中同一词语的意义,可以有不同的体会。同一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完全一样。可见,诗歌的多义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一首含义丰富的诗歌,好像一颗多面体的宝石,从不同的角度可以看到光的不同折射和色的不同组合。

  另外,在词汇学里讲词的多义性,是把同一个词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意义加以总结,指出它的本义和引申义。如果孤立地看,一个词固然有多种意义,但在具体的时候,一般说来,一次只用其一种意义,歧义是一般情况下使用语言时需要特别避免的毛病。但是在诗歌里,恰恰要避免词义的单一化,总是尽可能地使词语带上多种意义,以造成广泛的联想,取得多义的效果。中国古典诗歌的耐人寻味,就在于这种复合的作用。“诗无达诂” 这句话,如果理解为诗是不能解释的,那么这句话当然是错误的。如果从诗的多义性上理解,这句话倒也不无道理,由于中国古典诗歌具有多义性,读诗的时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人们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这是很自然的。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多义性》)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把吴均的诗句“寒风扫高木”中的“高木”换成“高树”,单从概念上看也是可以的,但这样就改变了意境,没有了叶子越来越少的空阔感。

  B. “木”与“树”是同一个概念,但“木”潜在的“木头”“木料”“木板”等形象,更多地让人联想到树干而排斥了叶子,所以会暗示着落叶。

  C. 从词汇学角度看,一个词语的意义是确定的,而且具有社会性;但在诗歌中,词语被诗人艺术地驱使, 其意义变得不确定,具有极强的主观性。

  D. 古人说“诗无达诂”,意思正是说诗歌具有多义性,因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和理解,并不是说诗歌不能解释。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林文所说的语言“概念中的意义”,和袁文所说的“词语本身的意义”大体上是相同的,都是指“客观事物或现象在人们意识中的概括的反映”。

  B. 林文所说的“暗示性”,和袁文所说的“多义性”分别概括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不同属性,但二者并非毫无联系,前者应该是造成后者的原因之一。

  C. 林庚对古诗中“木”字的理解独到而深刻,但这并不意味着诗歌作者主观上就是表达那个意义,也并不意味着其他读者不可以做出不同的解读。

  D. 林文和袁文分别选取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暗示性和多义性作为论题,虽然角度不同,但都从宏观上进行把握,对相应的文艺理论做了系统阐释。

  3. 这两则材料对我们阅读古典诗歌有什么启示?请综合两则材料的内容简要作答。(4 分)

  4.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请简要分析。(6 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8 题。

  白 光

  鲁 迅

  陈士成一见榜,便先在这上面寻陈字。陈字也不少,似乎也都争先恐后的跳进他眼睛里来,然而接着的却全不是士成这两个字。

  他似乎被太阳晒得头晕了,脸色越加变成灰白,从劳乏的红肿的两眼里,发出古怪的闪光。这时他其实早已看不到什么墙上的榜文了,只见有许多乌黑的圆圈,在眼前泛泛的游走。

  隽了秀才,上省去乡试,一径联捷上去,……绅士们既千方百计的来攀亲,人们又都像看见神明似的敬畏, 深悔先前的轻薄,发昏,……赶走了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重庆市(康德教育)2021年春高一(下)期末联合检测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