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以下是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约12760字。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1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

  语文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屈原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达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我们所习见的门栓、棍子、桅杆等,就都是这个样子,这里带着“木”字的更为普遍的性格。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落下的绝不是碧绿柔软的叶子,而是竈宰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我们仿佛听见了离人的叹息,想起了游子的漂泊;这就是“木叶”的形象所以如此生动的缘故。它不同于“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中的落叶,因为那是春夏之交饱含着水分的繁密的叶子。也不同于“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中的黄叶,因为那黄叶还是静静地长满在一树上,在那蒙蒙的雨中,它虽然是具有“木叶”微黄的颜色,却没有“木叶”的干燥之感,因此也就缺少那飘零之意,而且它的黄色由于雨的湿润,也显然是变得太黄了。“木叶”所以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属于爽朗的晴空而不属于沉沉的阴天,这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至于“落木”呢,则比“木叶”还更显得空阔,它连“叶”这一字所保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日暮风吹,叶落依枝。”恰足以说明这“叶”的缠绵的一面。然则“木叶”与“落木”又还有着一定的距离,它乃是“木”与“叶”的统一,疏朗与绵密的交织,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的形象。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物象是客观的,它不依赖人的存在而存在,也不因人的喜怒哀乐而发生变化。但是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这时它要受到两方面的加工:一方面,经过诗人审美经验的淘洗与筛选,以符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美学趣味;另一方面,又经过诗人思想感情的化合与点染,渗入诗人的人格和情趣。经过这两方面加工的物象进入诗中就是意象。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即是意象中那个意的内容。

  一个物象可以构成意趣各不相同的许多意象。由“云”所构成的意象,例如“孤云”,带着贫士幽人的孤高,陶渊明《咏贫士》:“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云”则带着春天的感受,罗隐《寄渭北徐从事》:“暖云慵堕柳垂条,骢马徐郎过渭桥。”“停云”却带着对亲友的思念,陶渊明《停云》:“霭霭停云,蒙蒙时雨,八表同昏,平路伊阻。”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

  (摘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诗人从屈原开始,大多把“木”这一意象运用于秋风叶落的场景中。

  B.“高树多悲风”中,繁茂枝叶随风而动的饱满画面暗示的是诗人满腹的不平。

  C.读者在“洞庭波兮木叶下”中读到离人叹息、游子漂泊,是因为诗句形象感人。

  D.诗歌意象是诗人对客观物象加工后的成果,融入了诗人的审美经验和人格情趣。

  2.根据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鉴赏者,既要认识语言概念中的意义,也要明悟语言形象中潜在的力量。

  B.“树叶”意象在古代诗歌中少见的缘故是“树叶”与“叶”形象近似,而诗歌语言讲究简明。

  C.“雨中黄叶树”中的“叶”缺少了飘零之感,颜色也显得太黄了,少了诗歌应有的自然之美。

  D.鉴赏古代诗歌意象美,既要抓住物象客观特征,也要去体会意象中融入的诗人主观思想感情。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证明材料中“同一个物象,由于融入的情意不同,所构成的意象也就大异其趣”这一观点的是(3分)

  A.“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与“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中的“菊”。

  B.“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与“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中的“草”。

  C.“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与“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中的“梅”。

  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与“最是虚心留劲节,久经风雨不知寒”中的“竹”。

  4.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4分)

  5.诗歌“丰富多彩一言难尽”之美,主要源自诗歌语言的暗示性,请结合材料一、二分析如何去深人诗歌语言的暗示性。(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材料一:

  林冲棒打洪教头

  施耐庵

  不觉红日西沉,安排得食果品海味,摆在桌上,抬在各人面前。柴进亲自举杯,把了三巡,坐下叫道:“且将汤来吃。”吃得一道汤,五七杯酒,只见庄客来报道:“教师来也。”柴进道:“就请来一处坐地相会亦可。快抬一张桌子。”林冲起身看时,只见那个教师入来,歪戴着一顶头巾,挺着脯子,来到后堂。林冲寻思道:“庄客称他做教师,必是大官人的师父。”急急躬身唱喏道:“林冲谨参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湖南省五市十校教研教改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