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四月考试语文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四月考试语文试题,以下是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四月考试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四月考试语文试题

共20题,约12800字。

  高二下学期四月考试语文试题

  说明: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28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用文学讲述中国故事,是时代赋予文学的历史使命。作家需要以实践作答,将其落实到笔头上,用优秀的作品说话。否则,“用文学讲述中国故事”就可能成为一个喊得很响却难有着落的口号。用文学讲述中国故事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其关键是尊重文学的天性。

  “故事”冠以“国”字号,就要求大气、宏观。所以有评论家认为,相对于“个人叙事”“日常生活”和“私人生活”,中国故事应该更偏向于一种全新的、宏观的视野。这一观点固然很有道理,然而在具体创作中,作家所关注的往往是个体生命,很少有作家在叙述故事时只关注故事的框架是否足够宏大,视野是否足够开阔,再大的叙事格局也要落在具体而鲜活的生命上,所以如何刻画出鲜活生动的形象才是关键。以孙犁的《铁木前传》为例,作品关注的是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属于典型的中国故事。从审美角度看,这部作品的魅力在于作者的生命叙事。不管是木匠黎老东、铁匠傅老刚,还是他们的子女六儿、九儿,都十分鲜活。

  文学中的生命不同于哲学中的生命,哲学中的生命理念是对生命活动意义的体认,而文学中的生命理念则是对生命自身状态的体认。文学中的生命叙事是作家对自身生命状态的表达,既包括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一面,也不排除对现实困境、精神创伤的宣泄。在文学活动中,体验生命的现实状态、领悟生命的奥义、在感性层面增强叙事的张力,是文学家讲述中国故事的关键。

  文学的价值来源于生活,人物所具有的生命感、生命气场,才是散发强大艺术感发力量的源泉。生命感来自人的内在,其中凝聚着生命的张力。生命气场则来自人物的独立和个性,能够与同质化的生活形成鲜明对比,所以最容易被读者认同和接受,也最能引发其共鸣。正如英国美学家鲍桑葵在《个体的价值与命运》中所言:“最真实的个人情感是最普遍的。”

  与现实生活一样,文学中的每个生命个体都不是孤立、封闭的,他们身上都带有时代的印记。从这个角度讲,时代精神就蕴含在生命叙事之中,这一点已经为成功的文学作品所充分证实。例如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就是讲述中国故事的标志性作品,这部作品格局广阔,堪称表现农村生活的巨幅画卷,民族之魂、人文之髓、人性之杂都凝聚在主人公白嘉轩、鹿子霖和他们的后代,还有鹿三、黑娃、田小娥、朱先生、冷先生等一批有代表性的人物个体生命之中。

  对作家来说,时代为创作提供动力和资源,也给予作家一种紧迫感。讲好中国故事,就是讲好这个时代里的生命故事。在文学创作中,作家面对的现实生命体十分复杂,但人性深处的复杂仍然有一种共同的趋向,那就是向善、向上、向自由、向光明。此外,讲好中国故事,还取决于作家对时代、历史、祖国、民族之间关系的微妙调节。美国著名小说家奥康纳说:“艺术需要一种外部世界与内部世界的微妙调节,无须改变它们各自的本质,它们就能通过对方彼此看见。”

  中国故事蕴含着中国人民的特殊经历,这尤为突出地表现在中国人在充满复杂和变化的现实中,面临生存和精神问题时的承受状态和解决方式。对于文学而言,中国故事既是源泉,也是内容。讲好中国故事,不仅能够推动文学重新进入中国变革与复兴的进程,也能呼唤作家融入现实、直面生活,深入解剖中国的社会肌理,展现中国人的真实生活和精神欲求。

  (摘编自洪兆惠《在生命叙事中彰显时代精神》)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作家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不要去关注故事的框架和视野,而要把重点放在对个体生命自关注上。

  B.文学生命理念与哲学生命理念的体认对象不同,前者侧重生命活动意义,后者侧重生命自身状态。

  C.作家在面对变化复杂的现实时,由于生存和精神问题等的困扰,可能会有对现实困境、精神创伤的宣泄。

  D.作家之所以要讲好中国故事,是因为时代对其施压,并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动力和故事资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文章第一段先指出用文学讲述中国故事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点明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B.文章立足于用文学讲述中国故事中的生命叙事,并运用具体事例阐释了作家应如何实践。

  C.文章引用鲍桑葵的话,有力论述了故事中人物的生命感凝聚着生命张力,并能引起读者共鸣。

  D.文章结尾既指明了中国故事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又强调了作家讲好中国故事的现实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中国故事固然不同于个人叙事,但创作时,它的叙事格局也要落在具体而鲜活的生命上。

  B.尊重文学的天性,离不开作家对生命现实状态的体验、生命奥义的领悟等方面。

  C.时代精神蕴含在生命叙事中,这一观点在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里得到充分证实。

  D.文学家只要把握好创作与时代、历史、祖国、民族之间的关系,就能讲好中国故事。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3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4~6题。

  种包谷的老人

  这地方叫落溪坪,有三十来户人家。

  七月半,落溪坪的人们动手搬包谷。

  刘三老汉的包谷,是队长刘诚喜带了人去帮忙搬的。开始,只去了三个男子汉,以为一次就能担回来。哪里知道,在坡上一清点,就连三十个男子汉一次也未必能担完。在那包谷林旁边,刘诚喜他们惊愕得好一阵也说不出话来。略一停,他搬好一挑,就回到坝子上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黑龙江省哈尔滨九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四月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