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1年高考全国卷地区3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1年高考全国卷地区3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以下是2021年高考全国卷地区3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2021年高考全国卷地区3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共22题,约18850字。

  2021年高考全国卷地区3月联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题。

  秦汉时期是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期。在这一过程中,可以看到区域文化、民族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的作用。而大一统政治格局对于中国文化基因的大致构成以及历史作用的实现有重要意义。另外,由于历史文化条件的复杂,文化基因的变异是可能的。

  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的融并,新石器时代遗存的考古收获,使得我们对于远古文化的多元及多源的复杂性有所认识。《禹贡》“九州”说,是对不同风格区域文化的体现。李学勤在《东周与秦代文明》中划分了七个“文化圈”:中原文化圈,北方文化圈,齐鲁文化圈,楚文化圈,吴越文化圈,巴蜀滇文化圈,秦文化圈。经历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这些“文化圈”的形态和规模有所变化,区域文化风格也发生了历史演进。秦兼并列国,建立统一的秦王朝,使秦文化成为后来辉煌的汉代文化的基础。大致在汉武帝时代,秦文化、楚文化和齐鲁文化融并而一。以“汉”为代表性符号,以“辉煌的汉代文化”为时代标志的文化体系出现在世界东方,并体现了长久影响后世的基本风格。

  北胡南越及其他民族文化的历史作用。秦始皇实现统一,有北河经营和南海置郡的重要战略动作,使得秦朝版图超过了兼并六国的空间规模。而北胡和南越及其他非中原民族的文化因子,也因统一政治格局的形成,影响了中土文化。

  丝绸之路交通与东西文化交流。在张骞之前,已经有草原和海洋两条主要路径沟通了中原文化与域外的联系。经秦而汉,张骞“凿空”,丝绸之路得以正式开通。外域文化影响中国最为典型的例证,是佛教的传入和普及。佛教自汉代传入后,全面影响了中国社会意识。

  秦汉大一统政体确定之后,秦王朝继承了秦文化在西北少数民族影响下较少为礼教拘束、比较急进暴烈的特征。“秦戎翟之教”“秦与戎翟同俗”等说法,指出了这一传统。秦文化的另一特点,是实用主义的倾向。秦始皇焚书,医学、数术之学以及农学等有实用价值的著作并不禁毁。《韩非子•显学》强调:“明主举实事,去无用;不道仁义者故,不听学者之言。”秦代这一鄙视理论思辨和文化教育的风格在汉代得以拨正,但对“实用”原则的坚持,在社会文化的许多层面得以长久继承。

  汉代大一统后,应时代需求,对先秦文化成就进行了全面的整理和全新的解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提升了儒学的地位,这一文化史走向的重大变化影响中国社会两千年之久。文化史进程中事态百变,曲折莫测。除了暴动、篡夺、侵灭、灾变导致的社会动荡之外,其他重大事件的发生,也可能冲击原有秩序,而文化传统也会遭遇破除。

  文化基因的变异,有些可以理解为“颓坏”“沦变”,有些也体现出历史的进步。五四运动前后较早觉醒的先进知识分子对专制政治、国民麻木性情等方面的批判,也是一种积极的反抗。当然,这种以“变”适应新的世界潮流的追求,也是能够在中国文化基因最初的构成内容,如《周易》所谓“乾道变化”“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理念与志向表达中,发现原生根由的。

  (摘编自王子今《中华文化基因的秦汉形成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汉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化基因,此时期的政治格局对于中国文化基因的构成意义重大。

  B. 汉武帝时代,以秦文化为主体,融合楚、齐鲁文化,形成了具有时代标志的文化体系。

  C. 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受非中原民族文化、外来文化等影响,有的甚至成为重要因子。

  D. 秦汉文化前后相因,秦文化中放犷、激进暴烈的特征以及实用主义的弊端得以革除。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列举《禹贡》和李学勤的观点,为论证秦文化、楚文化、齐鲁文化的融并服务。

  B. 文章提出“形成期”观点后,大致按时间顺序阐述了中华文化基因在扬弃中形成的过程。

  C. 文章论证文化基因变异时,秉持基因中积极因子起主导作用的观点,具有思辨性。

  D. 文章立足“大一统”的政治格局,深入阐述秦汉两代对中华文化基因的积极影响。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历史文化条件的复杂决定了文化基因的变异可能,并且这些变异呈现出两极发展的状态。

  B. 在中华文化形成过程中,“胡服骑射”与“鉴真东渡”都对中华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C. 汉代重视理论思辨、文化教育,全新地解说先秦文化成就,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健康发展。

  D. 中华文化主流思想中与时俱进的品质,实则是中华文化基因的当代反映,是历史的进步。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秦汉时期形成了中国文化基因”曲解文意,中华文化基因并不是在秦汉时期就已形成,秦汉时期只是形成过程中的一个时期。“此时期的政治格局对于中国文化基因的构成意义重大”错,原文是“大一统政治格局对于中国文化基因的大致构成……有重要意义”,选项缺少“大致”这一限制性词语。

  B.“汉武帝时代”错,原文第二段 “大致在汉武帝时代”。“以秦文化为主体”于文无据,文中没有相关内容。

  D.曲解文意。根据原文第五段可知,文章只是指出汉代拨正了秦代“鄙视理论思辨和文化教育的风格”,但“实用”原则在社会文化的许多层面被长久继承。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下题。

  材料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团队与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构建了世界上首个天地一体化量子通信网络。

  量子密钥分发主要有光纤和自由空间两种实现方式。科研人员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与“墨子号”量子卫星成功对接的基础上,构建了世界上首个集成700多条地面光纤量子密钥分发(QKD)链路和两个卫星对地自由空间高速QKD链路的广域量子通信网络,实现了星地一体的大范围、多用户量子密钥分发。整个网络覆盖我国四省三市32个节点,包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2021年高考全国卷地区3月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