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陕西省西安市高中2021届高三第一次仿真考试语文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高中2021届高三第一次仿真考试语文试题,以下是陕西省西安市高中2021届高三第一次仿真考试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陕西省西安市高中2021届高三第一次仿真考试语文试题

共23题,约14730字。

  西安市高中2021届高三第一次仿真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开拓人类知识的边疆听起来似乎过于“阳春白雪”,这和我们并不专门从事研究的普通人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其实,知识的融通不仅仅关乎人类知识的生产与创新,更通过教育的渠道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对于人类知识的过分分化,政治学家本尼迪克特•安德森表现出强烈的不满。在《椰壳碗外的人生》一书中,安德森诟病于工业革命以后自然科学精细化发展的需要使得大学的学科加速专业化与职业化,这割裂了各个学科之间沟通的话语,窒息了思想的潜力。与之相反,安德森的名著《想象的共同体: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恰恰得益于他跨学科的阅读与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这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小屋》、本雅明的《历史哲学论纲》和奥尔巴赫的《摹仿论》都曾在不同层面上给予他启发。

  安德森不仅认为打破知识壁垒的跨学科教育会真正激发一个人的思想活力,他还给出了教育领域“知识融通”的具体方案,比如在课程中增加多学科的参考书目、强化任何一个科目中“思想史”部分的教学、倡导在写作中省去不必要的专业化术语、力求通俗化等。

  不过,虽然安德森强调跨学科,但他也承认各个学科内部确有自身的一套相对稳定的学科逻辑和规则。古尔德“求同存异”的知识融通理念希望能够实现知识壁垒的打破,却又不至于像威尔逊的方案那样消弭掉学科的独立性,这究竟如何落实于教育中,其实始终是一个困扰巨大的难题,而这些思想家提出的理想化改革方案往往也需要更宏大的制度层面的支撑。

  这一难题也堪称围绕着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一条主线。美国现代高等教育的建设起于对德国式的专业化、研究型大学理念的借鉴,然而,历代的美国教育思想家们也都不希望摈弃强调综合素质培育的文理学院传统。

  19世纪末,查尔斯•艾略特校长在哈佛大学开展的“自由选课”制度,主张放弃一切限制和组织,完全根据学生意愿自由选课。艾略特希望这既能够保证学生可以接触足够宽广的知识面,也可以让他们根据自身的偏好选择专业的发展路径。然而这样的模式却迎来了猛烈的批评,许多主张通识教育的学者认为学生选课依然按照自己的喜好而缺乏系统性的规划,这样的自由选课仍然只能为他们带来碎片化的知识。虽然此后在哥伦比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改革中,教育家们努力地克服这一问题,但正如学者李猛对此的评论,如何在浩如烟海的课程中梳理教育的线索、铺设知识的阶梯始终是一个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谈论的实现知识融通的难题还是集中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部,如果换成古尔德、威尔逊等人所谈论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怎样真正在教育中实现知识的有机融合则会成为一个更大的难题。

  一些国家对此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例如,法国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哲学的重视一直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关注。法国的高考首日都会进行哲学考试,考生会根据自己报考专业的类型分为不同的组别并分配到不同的题目,如文科组、经济社会组、科学组和技术组等,这些题目本身既属于哲学的基础问题,同时也照顾了各个组别的特性。武汉大学于2018年开始开设《人文社科经典导引》、《自然科学经典导引》两门面向全校本科生的基础通识课程,学生可同时精读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经典。

  1869年,艾略特在接任哈佛大学校长的演说中讲道:“究竟语言、哲学、数学还是科学提供了最佳的心智训练?通识教育主要应该是人文的还是科学的?这样一些无穷无尽的争论,今天对我们来说,毫无实践教益。我们的大学不承认文学与科学有任何真正的对立,也不赞同在数学与古典、科学或玄学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狭隘选择。这些我们都要,而且要达到最好。”

  这是一个教育家理想主义式的宣言。尽管如何实现知识融通的问题看似依旧悬而未决,但一百年后,这项事业依然值得被继续。因为它不仅仅是关乎人类的知识能够更好地解释“天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更关乎每一个人能通过教育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摘自刘亚光《学文科还是学理科?从“文理对立”到“知识大融通”》)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各个学科之间缺少沟通话语,窒息了思想的潜力,使得大学的学科加速专业化与职业化。

  B.知识壁垒的打破,容易消弭学科的独立性。

  C.相比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内部的知识融通,在教育中实现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更难。

  D.哈佛大学不承认文学与科学有任何真正的对立,也不赞同在数学与古典、科学或玄学之间做出非此即彼的狭隘选择。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用安德森、古尔德和威尔逊三个人的例子进行对比论证,阐述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和艰难性。

  B.”阳春白雪”喻指开拓人类知识边疆的行为过于理想化。

  C.本文重点阐述知识圆融的问题,同时也指出避免知识碎片化、梳理教育线索、铺设知识阶梯的重要性。

  D.教育改革需要更宏大的制度层面的支撑,本文论述显然有意回避了政府的责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只有每个普通人都行动起来,推动自己的专业往精细方向发展,人类知识的边疆才能得以开拓。

  B.完全根据学生意愿自由选课,做法似乎很美好,但结果并不尽如人意,所以,教育需要一定的强制性。

  C.如果没有跨学科的阅读与知识的融会贯通,一个作家就很难完成一部皇皇巨著。

  D.知识大融通的要求与“术业有专攻”的说法其实并不矛盾。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以数字方式发行的、有法定支付能力的货币,属于央行负债,具有国家信用,与法定货币等值。

  中国人民银行推出的数字人民币名称为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指的是数字货币,EP指的是电子支付,即数字货币和电子支付工具。此次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注重替代M0(流通中的现金),在功能、属性上与纸币相同。商业银行对央行提供100%的准备金,央行给予商业银行等额的数字货币,再由商业银行对居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陕西省西安市高中2021届高三第一次仿真考试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