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第三次周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第三次周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以下是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第三次周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第三次周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共22题,约10950字。

  2020-2021学年下学期第三次周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民族“礼”的萌芽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巫术仪式和祭祀文化。先民们希望通过巫术仪式和祭祀活动表达自己的虔诚,获得天神的庇护,免灾致福。在红山文化遗址中,发掘出大型的祭坛、神庙和石冢,那时人们已经开始举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礼,源于天地之道,礼的正当性和合法性体现在对天地之序的遵循上。顺承天道来治理人情,这是礼文化基本的发生逻辑。礼把因血缘宗亲关系形成的长幼、远近、尊卑等级与社会关系比对、联系起来,从而形成社会差序格局的文化符号系统。礼既是社会治理体系,更是行为规范体系;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祭祀天地、军旅征战、婚丧礼仪、到衣食住行和待人接物,全部都深深地烙上了礼的烙印,成为人们不可须臾而离之的东西。

  “乐”的发生逻辑源于效法自然和谐之道。因为“仁近于乐”,乐就不单纯是艺术的形式,而具有了德育功能。在儒家看来,真正可以称得上“乐”的,必须是风雅中正的德音。乐文化,通过与礼文化形成功能相异却取向相合的张力结构,而通达礼文化之精神内核,并与其相得益彰。

  礼乐文化兴于三代。从《周礼》《仪礼》《礼记》的相互印证可以清晰地看到,西周时期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已经非常完备,衣、食、住、行、婚丧、朝聘、祭祀、征伐等都纳入了礼乐制度,无论是天子、诸侯、公卿、大夫、士还是普通百姓,均需依礼行事,以求上下相安、万民和谐。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周公对礼乐文化的整合使礼乐获得了统一的形制,这对于礼乐文化的流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真正把夏尊“天命”、商信“鬼神”的文化传统带入了“明德慎罚”的“礼乐文明”。

  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社会失序,在当时的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文化焦虑。在礼乐废弛的现实面前,孔子释仁入礼,提出了内仁外礼的伦理模式。“仁”是儒学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既不是先验的,也不是外在于生命、生活的绝对道德律令,而是现实的、具体的、主体性人的生命意向活动本身。孔子说:“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因为有“仁”这个儒家的最高价值成为礼乐文化的价值支撑,以仪式礼仪为重的礼乐风貌向世俗伦理发生了转型。一方面,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在整理三代之礼的基础上,删诗书、修礼乐,重新解释和挖掘礼乐文化的精神意蕴,最终升华了礼乐在天人关系、日常生活、人际交往、理想人格等方面蕴含的普遍原则,把礼乐思想中蕴含的以人为本的价值立场、为政以德的价值追求、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规范昭明于世。另一方面,为人们“循礼”寻找内在动因,从而奠定了一整套基于个体生命可感知的而不是外在于人的生命体验的价值依据。

  礼乐文化不是宗教文化而是世俗文化、生活文化,其重点始终不离人们现实的、感性的生活图景。朝聘、乡射、冠、笄、婚、丧乃至揖让进退、洒扫庭院都有礼可循,正如朱熹所言“耳闻目见,无非是礼”。正是这种把文化活动融于日常生活中,把个体生存旨趣融入整体性的价值诉求中的文化实践形态,成就了礼乐文化即礼乐生活的规整有序的生活画卷,并且从日用不觉的生活实践的空间维度延展到赓续不辍的时间维度,成就了独属于中国人的礼乐风景。

  (节选自李焱《从“事神”到“爱人”——融入世俗生活的先秦礼乐文化》)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原始社会的巫术仪式、祭祀文化是中华民族“礼”的萌芽,礼渗透于社会生活之中。

  B.在儒家看来,真正可以称得上乐的必须是风雅中正的德音,乐就是进行道德教化。

  C.夏尊“天命”、商信“鬼神”,夏、商两代没有礼乐文化,直到周代才开始有礼乐文化。

  D.礼乐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融入文化活动,因而成为规整有序、日用不觉的生活实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追溯先秦礼乐文化的历史演进过程,论述了先秦的礼乐文化是世俗文化、生活文化的观点。

  B.文章从萌芽、发生逻辑等方面论述礼既是社会治理体系,更是行为规范体系的观点,思路清晰。

  C.文章介绍了礼乐文化的兴起、衰微,并论述了孔子释仁入礼,提出内仁外礼的伦理模式的作用。

  D.文章引用朱熹的话语,论述了中国礼乐文化从生活实践的空间维度延展到时间维度的重要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礼乐文化的核心价值从“事神”渐变为“爱人”,生发出独属于中国人的文化形式。

  B.中华民族礼文化、乐文化都效法自然和谐之道而产生,二者相辅相成,组成礼乐文化。

  C.以五礼为核心的礼仪制度,西周时期就已完备,是追求上下相安、万民和谐的重要制度。

  D.先秦礼乐文化由重仪式礼仪转变为重世俗伦理,是因为“仁”成为礼乐文化的价值支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记者①: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探测器“万里走单骑”结束月球任务返回地球,成功着陆于内蒙古四子王旗着陆场。您能否带我们简单回顾一下,嫦娥五号探月之旅是如何一路“过关斩将”? 期间经历了什么?

  裴照宇②:嫦娥五号从2020年11月24日发射以来,经历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进行月面着陆,开展了月面采样、月面上升、与轨道器进行交会对接和样品转移,之后轨返组合体进行环月等待飞行,然后又进行了两次月地入射、月地转移、高速再入地球,大概算下来是11个(飞行)阶段。

  记者: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面工作期间,只用19个小时就完成了月面自动采样,比预期要顺利一些。回头看整个过程,您觉得它实际的操作难度是要高于还是低于预期?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下学期第三次周考高二年级语文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