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以下是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共23题,约13900字。

  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

  2021.5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到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包括器物层面的赶超、制度体系的完善,也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

  文化的主体是人,传承的载体也是人。我国传统思想文化根源在社会生活,是人们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的集中体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落到实处,关键是要靠人。

  靠有担当的文化人。正所谓,“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文化要发展,就需要一群有担当的文化人,能够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为亿万人民、为伟大祖国鼓与呼。他们应该对文化热爱而执着,最懂人民对文化的所需所盼,最会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智慧,用创意激活经典、融入时代,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精品,在潜移默化中以文化人,在砥砺前行中引领风尚,在润物无声中培根铸魂。既不忘本来,又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就能让优秀传统文化从过去延伸到未来。

  靠有绝技的手艺人。活跃在民间的大批手艺人,正是文化的传承者,让风俗习惯、美食服饰、艺术表演、刺绣雕刻等代代相传。无论是口头文学创作的“吴歌”,还是有“寸锦寸金”之称的南京云锦,无论是被誉为“古代的交响乐”的西安古乐,还是原生态、传千载的民歌民谣,民间的文艺形式跳动着文化传承的脉搏。不可忽视的是,随着城镇化、市场化、网络化等的发展,不少老技艺因种种原因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全面落实“非遗”保护政策刻不容缓。

  靠有情怀的开拓者。推动文化发展繁荣,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要善于通过市场化的方式不断发展,把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让文化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文化产品和服务。无论是文化产品的市场开发,还是文化服务的拓展,抑或是为经济发展注入文化韵味,我们都需要善于运用市场化的手段推动文化发展繁荣。

  靠有坚守的本地人。优秀传统文化绵延不绝,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大批为当地文化保护传承出力发声的有识之士。他们有的甘守清贫,为手艺、绝技代代相传殚精竭虑;有的顶住压力,为文物遗存的当下命运奔走呼号;有的倾其所有,为传统文化发扬光大默默奉献。能够坚守的本地人是推动文化发展繁荣的有生力量,懂得尊重他们的首创精神,善于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就能够让文化发展在每个地方找到现实落点,使文化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

  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将激发“以文化人”的精神力量,助力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

  (摘编自李广春《文化传承创新关键靠人》

  材料二:

  置身于经济全球化的中国,文化问题一直萦绕于国人的心头。这根源于在经济全球化这个舞台,随着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文化日益成为民族走向世界的突出标志。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一个民族如何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展示给世界?又如何以海纳百川的心胸接受他者文化?如何在文化的交互激荡中既守护住自己的传统又拥有创造的活力?这些问题归结到一点,是如何处理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问题。

  文化传承的意义实际上在于对“传统”的认同。人作为一种目的性存在,正是通过文化划定了人性的圆周,因此文化就是人实现自己目的的具体展开方式。不同族群的“文化展开方式”就构成了“传统”。文化传承之所以必要,就是因为只有在传承中,文化成果才能积累,后人才能在前人文化实践的结果上开始新的征程。文化传承,态度尤为重要,这首先需要对我们自己的文化心存敬畏,有发自内心的真诚,而不是以急功近利的心态去对待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明也是人民创造的。对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我们应该多一份尊重,多一份思考。”“要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研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改革开放近40年来,国人感叹我们的文化被经济绑架了,文化被推向市场进行了过度的开发。今天,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起点,我们需要克服对传统文化的浮躁功利心态,以对民族历史与未来负责的态度去继承文化传统,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中开显出所蕴藏的解决当代人类难题的重要启示。

  文化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实践的内在要求,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实质。唯有文化的不断创新,才会为人类的社会生活注入源头活水,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凝聚力的重要基础,是各类创新不竭的精神动力。”文化创新要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因为人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守住圆满的结局只能意味着生命的停滞,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不断创新、不断超越。人人崇尚创新,国家才有光明前景,社会才会充满活力。面向未来,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自觉反思:中华文明对于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可能贡献是什么?中国可以向世界输出的主流价值观又是什么?对于这些问题的有效回答,唯有在文化创新中才能找到确切的答案。基于文化创新的使命感,我们既需要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课题给予关注,又需要对关系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进行积极探索。文化创新成为民族文化生命力和凝聚力得以延续并发挥作用的根本保证。

  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前行的两个轮子,二者缺一不可,不可偏废。无论是一个民族还是一个人,其前行中都有“显性”和“隐性”两个标识性的文化维度:显性的文化维度是“创新”,而隐性的文化维度则是“传统”。“创新”为文化成长注入了不竭的动力,并表征着文化主体的存在价值,印证着主体的生命与自由。“传统”则匡正着我们前行的脚步,让我们对于“为什么上路”有一种自觉意识,不至于“离经叛道”。在此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建构人的文化世界需要“瞻前顾后”:“顾后”为的是守住“初心”,心系人的精神家园;“瞻前”为的是拓展人类文化“新世界”,增宏生活的意义。因此,置身于当代生活的每个人,面对已有的文化都是“一身兼二任”——既要“承传”又需“创新”。

  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创造是每个中国人的历史责任。从这一文化建设的使命要求来看,同样需要坚持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统一,需要在文化传承与创新之间达成一种“必要的张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我们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首先就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要自觉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植根的文化沃土,我们需要在继承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努力培育民族新文化,以展示时代风貌;其次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不同文化的交流激荡中,致力于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和谐共生,努力开创未来世界文化的新境界。

  (摘编自《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辩证统一》)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既包括器物层面的赶超、制度体系的完善,更离不开中华文化的发展繁荣。

  B.不少老技艺面临着失传的风险,城镇化、市场化、网络化等的发展是其中的原因。

  C.文化的不断创新是为人类社会生活注入源头活水、民族的传统文化焕发出生机和活力的唯一条件。

  D.把文化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就能让文化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有力支撑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化传承必要的原因是只有在传承中,文化成果才能积累,后人才能在前人文化实践的结果上开始新的征程。

  B.隐性的文化维度匡正着我们前行的脚步,让我们自觉意识“为什么上路”,不至于“离经叛道”。

  C.中国的文化人,能够感国运之变化,对文化热爱面执着,会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智慧,用创意激活经典、融入时代,创作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精品。

  D.两则材料都以“文化传承创新”为话题,前者侧重文化继承与创新的方法,后者侧重分析传承创新的意义及其关系。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文化传承与创新表现的一项是(3分)

  A.李子柒在社交平台分享田园风光和美食制作的视频,向世界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无数外国人爱上了中国。

  B.《国家宝藏》节目通过电视呈现的手段让文物“活起来”,用年轻人的语言和他们沟通,引起年轻人的共鸣。

  C. 021年河南春晚舞蹈《唐宫夜宴》以隋唐歌舞人俑为原型,融合现代科技手段,完美呈现大唐盛世,获得空前好评。

  D.近年不断有人提议在原址重建圆明园,再现这一“万园之园”杰出精美的建筑景群,重现昔日盛世繁华与荣光。

  4.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二第二段论证的严密性。(4分)

  5.面对传统文化,怎样做才能真正让文化传承创新?你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请结合材料,从国家角度提出措施。(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回望

  杨海蒂

  在遥远的陕北之北,在苍莽的黄土高原,在浩荡的黄河岸边,有一座独具魅力的历史文化名城——吴堡,吸引着我在一个月内连去了两次。

  最初知道吴堡,因为作家柳青。吴堡是柳青的故乡。对于中国当代文学,柳青和他的现实主义杰作《创业史》,具有引领价值和旗帜意义。

  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前往榆林市吴堡县张家山乡寺沟村,那里是柳青故居所在。刚到村口,一幅用柳青说过的话制作的标牌映入眼帘:“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心头一颤,驻足,凝眸,五味杂陈。青春年少时,我经常抄写这段话于笔记本扉页,那时候,何曾想过有朝一日竟能在先生故里拜谒先生。

  柳青祖辈,原是大户人家,然而,柳青和兄长背叛了他们的家庭、阶级,弃绝“维新”,追求革命,投奔延安。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山东省聊城市2020-202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高二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