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第三模拟)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第三模拟),以下是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第三模拟)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第三模拟)

共23题,约18340字。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第三模拟)

  本试卷共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评卷人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光明日报开设的《新书访谈录》栏目,选取近期出版的高质量新作,带着公共议题、大众视角向学者、作家、译者、编者提问,以访谈的形式介绍新书的精华内容,完整呈现作者的所思所想。

  葛剑雄:复旦大学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从事历史地理学研究,2020年出版专著《黄河与中华文明》。光明悦读:您在新书中说,“一条大河对早期人类起最大作用的一般不是它处在高海拔地区的上游,而是中游、下游。中华文明的摇篮产生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绝不是偶然的”,那么,大的河流就必然产生重要的文明吗?

  葛剑雄:近年来,我着重研究思考了大河与人类发展的关系;大的河流就必然产生重要的文明吗?但亚马孙河并没有;都说文明离不开河流,但也有例外,希腊文明是依赖海洋的。书中讲的大河与文明的关系是比较具体的,从本质上讲,人类对水、土地等环境的需求是具体的,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了水就有了一切、大河一定能孕育出大的文明。

  为什么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呢?黄土高原、黄河冲击的平原有一个特点,就是土壤疏松。而当时的长江流域,植被过于茂密,有很多森林沼泽,当时人类的生产力水平还很低,没有很好的生产工具来开垦耕地黄河流域恰恰没有茂密的森林,在当时比较适合人类发展农业。此外,早期的黄土高原是很平坦的,上面有大的源,原始植被没有被破坏,没有什么水土流失,就像《诗经》里描写的“周原腆腆,董茶如饴”。

  光明悦读:是要通过一些具体的分析还原当时的景象吗?

  葛剑雄:历史地理学要复原当时的情况,回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当时的地理环境,才能正确地理解历史。通过分析比较大河的各种要素,我们可以肯定,黄河中下游地区不仅在当时的中国,在当时的北半球中间,也是最有利的发展环境。耕地面积超过了尼罗河三角洲、两河流域的所谓“新月形农耕带”,而且黄河中下游地区土地是连成一大片的,形成了中国统一的地理基础。文明的产生离不开大的地理环境,而黄河是这个地理环境中重要的因素。人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自然环境,就会取得好的发展成果。

  (摘编自《以考古之光照亮文明深处与细节——中国考古与历史主题新书访谈》,《光明日报》2020年11月28日)

  材料二:

  黄河流域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拥有灿烂的历史文化,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符号化象征,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黄河对于华夏民族与中华文明意义何在?我们该从什么角度去全面理解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关系呢?最近读葛剑雄先生新著《黄河与中华文明》,对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关系有了更为全面的理解。

  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去展示不同区域的人地互动的差异性,是该书的重要特色。正如谭其骥先生所言:“历史好比演刷,地理就是舞台;如果找不到舞台,哪里看得到戏剧!”书中主要是从黄河流城地质地貌,到分迷支流水系,再谈黄河流域的文明变迁与人地互动,将黄河流域内的地里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系统化,让读者去自己体会。同时,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河流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性并非在于干流主河道。相反,日常生产生活、繁衍生息的地方往往是大大小小的支流及其流战环境,黄河干流不是黄河流域的全部,相对而言,支流提供了更为稳定的开发环境。因此,在对地理环境的介绍中,该书以黄河干流流路为视角,自两向东分述沿线支流水路,对黄河上中下游分别介绍,特别是对较大的流域,例如涅水、渭水,以及河道平原、银用平原等,理解它们的环境特点与差异。此外,该书重视吸收现代调查数据与最新研究成果,让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黄河沿钱的关键水文及历史文化特征。例如书中引用了2017年出版的最新黄河流域基本地理洞支数据。介绍沿线基础地理情况,是了解黄河流域自然环境多样性的重要内容,是深刻理解黄河流城孕育文明、促进文明演化的重要基础。

  (捕编自《黄河,中华民族一首读不完的诗篇——读葛剑雄先生《黄河与中华文明)》,(文汇报)2020年11月27日)

  材料三:

  黄河,古称“上河”“九河”,到了汉代被称为黄河,有“四淡”(当时认为黄河、长江、淮河、济水是最大的四条河流)之宗之称。在中国历史上,黄河一直占据至高无上的地位,它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人类沿河而居。《黄河与中华文明》便是一本凝练黄河文明的集大成者。在书中,作者在梳理黄河地理全貌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为黄河文明诞生发祥、黄河治理以及黄河的重要性提供了充分论证。书中既有翔实的科学数据,又有理论高度,并有专业地理绘图和多幅壮丽航拍图,可谓是一部具有科普性的理论专著。

  人类择水而居,但并不是越长越大的河流,就越能孕育出伟大的文明。作者在书中指出,黄河被称为哺育中华民族的伟大母亲,黄河流域被称为中华文明的摇篮,“与其适宜的气候环境、富饶的黄土地、悠久的人文历史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黄河从源头到入海口基本上都属于温带,尤其是中下游地区有优良的土地资源”,深厚广阔的黄土层,取水也十分便利,所以人类才能在此发祥繁荣。从山西芮城西侯度人类活动遗址,到陕西蓝田猿人遗址,再到半坡母系氏族文化,国内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有近一半都分布在黄河流域,其数量和延续性都是其他地方无法相比的。在这里,遂人氏人工取火,伏羲氏训养家畜,神农氏教民稼稿,尧舜禹禅让,夏商周扩展,秦汉唐开拓,宋元明清迁移融和,让火药、指南针、造纸、印刷术和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华文明从黄河流域逐渐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促进了全人类的进步。而黄河纵横出的“几”字,更像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黄河的表征不仅仅是一条大河,还是黄土地、黄帝、黄皮肤以及传说中的中国龙。这一切黄色表征,把这条流经中华心脏地区的浊流升华为圣河,让它成为百川之首、四海之宗。

  (摘编自秦延安《蜿蜓在大河上的光芒》,《西安日报》2020年11月13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人类择水而居,越长越大的河流越能孕育出伟大的文明,中华文明的摇篮产生在黄河中下游绝不是偶然的。

  B.黄河中下游地区在早期人类历史时期具有北半球最有利的地理环境,比较适合发展农业,有利于文明产生。

  C.在材料一的人物访谈和材料二的书评中,都提到了研究黄河与中华文明关系的方法和角度——气候环境研究。

  D.材料一对葛剑雄的访谈中关于大河与人类发展关系的阐述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材料三的主要论证方法相同。

  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相对干流而言,黄河的支流为早期人类提供了更为稳定的开发环境,对其生产生活、繁衍生息更重要。

  B.从地理环境的角度展示不同区域的人地互动的差异性,可以让读者更全面理解黄河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C.材料二和材料三都是《黄河与中华文明》的书评,材料二关注内容,材料三侧重评价,但都是叙评结合。

  D.黄河纵横的形状象征着黄土地、黄帝、黄皮肤以及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国龙”,因此成为百川之首、四海之宗。

  3.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采用设问的方式提出问题,重点阐述了《黄河与中华文明》从地理环境角度分析问题的重要特色。

  B.引用谭其襄先生的话是为了证明地理环境研究对理解历史的重要性,表达对葛剑雄写作角度的赞同。

  C.《黄河与中华文明》以黄河支流流路为视角,分述支流水路,特别重视较大流域的地理环境特点与差异。

  D.采用总分结构,以“主要”“同时”“此外”为标志性词语关联行文思路,介绍了书中主要内容,层次清晰。

  4.材料三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思路?请作简要分析。(5分)

  5.黄河流域为什么能成为中华文明发祥地?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5分)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越长越大的河流越能孕育出伟大的文明”说法绝对。结合材料—“但不能简单地认为有了水就有了一切、大河一定能孕育出大的文明”、材料三“人类择水而居,但并不是越长越大的河流,就越能孕育出伟大的文明”可知,“越长越大的河流越能孕育出伟大的文明”错。C.偷换概念,“气候环境研究”错误,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是围绕“地理环境”展开讨论的。D.“……运用了对比论证,和材料三的主要论证方法相同”错误,材料三的主要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唐古拉,窗玻璃上的霜花

  冯文超

  躺在唐古拉铁路工人的房间里,感觉身子一点点往上飘,缺氧的反应使头又闷又胀。房间里倒不大冷,电暖气嘶嘶地响着,再吸上点氧气,就迷迷糊糊睡着了。第二天清晨睁眼,见窗玻璃上结出片片洁白的霜花。久违了,这冰清玉洁的玻璃霜花!禁不住高兴地叫了起来,顿时忘记了这高海拔给人带来的不适。

  霜花结得不是太多,玻璃的空白处是大海一样的深蓝——那是唐古拉天空深邃的颜色。这样的衬托反而使霜花显得更加独特别致。它们就像是一片片被海水冲激起的海藻,纤毫毕现。在我黑土地的家乡,冬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考场仿真演练卷(第三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