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我们一直在努力

2020年广东省高三二轮语文强化训练试题(一)

2020年广东省高三二轮语文强化训练试题(一),以下是2020年广东省高三二轮语文强化训练试题(一)的部分内容,查看相关试卷解析请添加QQqun。2020年广东省高三二轮语文强化训练试题(一)

共22题,约12830字。

  2020年广东省高三二轮语文强化训练试题 (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根据《论语》记载,孔子很少言及“利”的问题,偶或有之,也常常与“义”对举。例如为人们所熟知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等。在他的影响下,后世儒家将义利之辨看作一个重要问题,重义轻利成为儒家思想的基本倾向。

  与前人相比,孔子及其门人在使用“义”这一概念时,有如下几个特点:第一,强调“义”对于个人道德行为的重要性。这里的个人,主要是君子,一般指士及士以上阶层中的个体。如“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能够“行礼”的,当然是贵族。第二,在君臣关系层面,突出臣下这一方面的“义”。这并不是说,孔子把君臣关系看作一方对另一方的单向的、绝对的服从。因为孔子明确讲过:“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如果将君主看作贵族阶层的一个成员,则君主也要讲“义”,所谓“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使臣以礼”为君主之“义”,“事君以忠”为臣下之“义”。

  第三,从现代哲学的角度看,作为抽象的价值标准,《论语》中的“义”虽然也具有“公正”等含义,但在多数情况下,却只有形式意义而无内在规定性。例如,“君子义以为上”,就是君子应该让自己的行为具有正当性,否则其他的好品质都将失去依据。但什么是“正当性”,在不同语境、不同条件下,具体答案和标准又是不一样的。

  尽管在孔子之前,义利关系问题已经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到了孔子那里,义利才真正对举而言,并且具有了对立的意味。最著名的莫过于《论语•里仁》篇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重义轻利是孔子价值观的基本取向。但需要指出的是:第一,“义”与“利”对立的背后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涉及“义”的问题时,君子和小人多指社会地位和社会身份。君子“知书达理”,因而可以“喻于义”;小人见识短浅,自然只能“喻于利”。后世儒家虽然明知君子和小人的区别,有称德和称位两种方式,但常常本能地择取其中的道德含义。第二,孔子的义利之辨,主要从个人的道德行为着眼,主张个人在_面临选择之时,应舍利取义。这里的“利”,指的是私利。而在政治层面,孔子并不反对“利”。《论语•尧日》记载,子张问孔子“何如斯可以从政”,孔子说“尊五美,屏四恶”。其中,“五美”的第一条就是“惠而不费”,也就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很显然,孔子在此处所说的“利”,主要指公利。

  由于在《论语》中,孔子并没有明确区分公利与私利,因而给后人的直观印象就是孔子反对言利。这导致许多孔门后学在政治思想层面将“义”与“利”严格地对立起来。

  孔子的政治理想是恢复周礼,而实现的途径则在于希望君子通过修身律己而获得政治感召力,进而引导社会建立良好的秩序。因此,孔子的义利之辨首先着眼于君子对私利的克服。这种主张具有高度的理想性。然而,后世理学家由此发展出一种普遍性的认识,即把大多数政治和社会问题归结为人心问题,似乎人心端正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显然是严重脱离实际的。由此可见,我们在弘扬儒家重义轻利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还必须注意并克服其与现买脱节的负面因素,进而做到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摘编自王超《孔子义利观探本》)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强调“义”对于个人道德行为的重要性,这里的个人属于社会的中上阶层。

  B.在君臣关系层面上,孔子认为君主“使臣以礼”为“义”,臣下“事君以忠”为“义”。

  C.孔子的“义”大多没有内在规定性,只要认为自己的行为具有正当性就是“义”。

  D.孔门后学将“义”和“利”对立起来,是由孔子没有明确区分公利和私利造成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通过引用孔子的名言引出了本文作者讨论的话题——孔子重义轻利的义利观。

  B.文章善于条分缕析地分析问题,如第二段和第三段,这样便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C.文章并没有孤立地讨论孔子的义利观,而是将其与前人比较并指出其对后世的影响。

  D.文章讨论话题时一分为二,指出儒家的重义轻利的优秀文化传统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孔子不但将义利对举,还使二者有了对立的意味,“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是最具代表性的句子,能反映孑L子的义利观。

  B.孔子时代,君子和小人是就社会地位和身份而言,但后世儒家常常选取其中的道德含义,即以道德高下来区分君子和小人。

  C.孔子主张个人在面临选择时,应舍利取义,这里的“利”是私利;孔子同时主张“惠而不费”,在政治层面不反对公利。   

  D.后代理学家把大多数政治和社会问题归结为人心问题,认为人心端正了,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是主观唯心主义认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一6题。  

  材料一

  据《日本新华侨报》报道,中国游客近年来的“爆买”现象有所减弱,深度探索日本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的“体验型”观光人气高涨。

  从狂扫国际奢侈品,到重视产品内涵和附加值;从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等“从众型”观光,到注重享受当地风土人情等个性化体验……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对“快餐式旅游”已经不再感兴趣。他们开启了新型的出境游玩消费模式,渐渐地从“数量型消费”转向“

赞(0)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答案树 » 2020年广东省高三二轮语文强化训练试题(一)